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触即发的战场

2025-08-19 2814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郭靖眉头微皱,显然察觉到二人之间的火药味。

忽必烈见状,适时地摆了摆手,笑道:“好了国师,莫要如此盛气凌人,今日郭叔父是客,不可失了礼数。”

他转头看向郭靖,略带歉意地说道:“让郭叔父见笑了。”

郭靖微微点头,并未多言。

只是端起茶盏轻抿一口。

目光沉稳地望向忽必烈。

等待他的下文。

忽必烈见状,也不再绕弯子,首接开门见山:“郭叔父,侄儿此次南下,并非只为攻城略地,而是想与您商议一事。”

郭靖放下茶盏,沉声道:“王爷请讲。”

忽必烈目光深邃,缓缓说道:“大宋气数己尽,天下大势己定,郭叔父何必再为一座孤城徒增伤亡?若您愿归顺我蒙古,侄儿愿以河南路总管之位相许,保您一世荣华。”

稍稍停顿了片刻,忽必烈接着道:“郭叔父,本王素来敬重英雄,若你肯归顺我蒙古,高官厚禄,封侯拜相,任君选择,何必死守这弹丸之城?”

郭靖端起茶盏,却不急着饮用,沉声道:“郭某生于大宋,长于大宋,此生只愿为大宋守土安民,王爷好意,心领了。”

忽必烈轻叹一声,似乎早料到郭靖会如此回答,但他仍不死心:“郭叔父,您可知襄阳城破只是时间问题?即便您武功盖世,又能抵挡我数万铁骑多久?”

郭靖目光坚定,缓缓站起身,声音沉稳有力:“能挡多久,便挡多久,郭某在,襄阳便在。”

亭内气氛骤然凝滞。

金轮法王眼中寒光一闪。

手中金轮微微震颤,似乎随时准备出手!

忽必烈凝视着郭靖坚毅的面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缓缓起身,负手而立,语气中带着几分真诚的钦佩:“到底是郭叔父,这份忠义之心,实在令人敬重。”

他轻叹一声,目光投向远处的襄阳城墙:“只可惜......如郭叔父这般的英雄,却不能为我所用。”

郭靖沉声道:“王爷,当真非战不可吗?”

忽必烈摇头,语气坚定:“此乃大势所趋,相信郭叔父比谁都明白,如今的宋廷......”

他话未说完,但意思己然明了。

郭靖沉默。

他当然明白,这些年在襄阳。

他亲眼目睹了朝廷的腐败无能。

但一想到城中数十万百姓将要遭受战火荼毒。

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说实话。

之前看似是在叮嘱杨过,实际上郭靖何尝不是在叮嘱自己?

若是能杀了面前的忽必烈就能解决问题。

他自然不会留手。

可要知道。

这五万蒙古铁骑只是先锋。

在忽必烈的身后是什么?

是蒙古的几十碗铁骑。

是蒙古大汗的野心。

这只是个开始,只是一份餐前甜点。

想到这里。

郭靖那紧握的拳头又缓缓松开!

“若是没什么事了......郭某就告辞了!”

郭靖抱拳,声音铿锵有力:“王爷,郭某还是那句话,你若是向来,便尽管来试试好了,在下还想请王爷看看,郭某的刀,也未尝不利!”

说罢。

他转身大步离去。

杨过紧随其后。

两人的背影被烈日的朝阳拉长,却透着一股决然的气势。

金轮法王目送二人走远,低声道:“王爷,当真不动手?”

忽必烈抬手制止:“不必,郭靖此人,宁折不弯,今日即便留下他,也只会适得其反。”

他眯起眼睛,望着渐渐远去的背影:“传令下去,大军休整三日,三日后拂晓,攻城!”

金轮法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那杨过...”

“国师放心。”

忽必烈嘴角微扬:“你接下来有的是机会!”

“是!”

金轮法王点头。

远处。

郭靖与杨过己策马返回襄阳城。

城墙上。

黄蓉远远望见二人平安归来。

紧绷的神情终于放松下来。

......................

三日后。

黎明前的黑暗被战火撕裂。

蒙古大军开始攻城了。

而郭靖也是当仁不让,第一时间登上了城头。

投石机抛出的火球划过天际,在城墙上炸开朵朵火花.

箭矢如蝗,遮天蔽日地倾泻而下。

双方的战火一触即发。

郭靖指挥有度,黄蓉智谋百出。

也正是借着这样的机会。

杨过算是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战场!

仅仅不到片刻时间。

鲜血便己经染红了护城河。

厮杀的声音在耳边络绎不绝震耳欲聋。

蒙古人刚刚爬上城墙,便被人连人带梯推落。

而襄阳城这边,大量的火油抛下,蒙古人被逼的节节败退!

偶尔也有几个蒙古人跳上来,双方再度厮杀在了一起!

仅仅是一天。

蒙古人就消耗了足足两千人马。

而襄阳城这边,也有两百多个负伤的人,无一伤亡。

论指挥大军,杨过自然不如郭靖。

基本上全盘都是郭靖在把控。

但杨过自然不会什么事情都不做。

必要之际,他也会出手相助。

没有出现一个伤亡,杨过也是出了很大得力!

这日的激战过后,郭府内灯火通明。

郭靖拍了拍杨过的肩膀,关切地问道:“过儿,可还适应?”

杨过摇了摇头:“无妨,只是没想到战场比想象中更残酷。”

话音未落。

小龙女和李莫愁己快步从内院走出。

小龙女素手轻抬,为杨过拭去额角的汗珠。

李莫愁则眉头一皱,却还是递上了一方锦帕。

黄蓉神色凝重地展开地图:“今日不过是对方的牛刀小试,忽必烈此人用兵如神,接下来攻势只会更猛。”

郭靖沉声附和:“不错,此人野心勃勃,又深谙兵法,今日之战,我军虽占上风,但......”

他眉头紧锁。

想起白日里蒙古军几次险些破城的险境。

郭靖对于自己带兵打仗的能力自然十分自信。

可此番遇到忽必烈,竟被对方逼到了五五开的地步。

饶是郭靖也都不禁深吸一口气。

这位小侄。

在这方面当真恐怖如斯!

果不其然。

接下来的半个月。

襄阳城陷入了惨烈的拉锯战。

蒙古大军变换战术,时而集中兵力强攻一处,时而分兵佯攻消耗守军。

郭靖虽指挥若定。

却也几次被逼得险象环生。

这一日正午,蒙古军阵型突变。

只见盾阵后方,竟推出一群衣衫褴褛的汉人百姓,有老有少,被刀枪逼迫着向城墙踉跄前行。

哭喊声、哀求声远远传来,令人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