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顺着视野尽头望去。
在蒙古大军的中军阵前。
一名青年将领端坐在一匹雪白的骏马上。
那人约莫二十七八岁年纪,面容俊朗,眉目如刀削般分明,头戴金丝嵌玉的蒙古冠,身披绣金战袍,在一众粗犷的蒙古将领中显得格外醒目!
“那人就是忽必烈?”
杨过眯起眼睛,心中暗自思量。
对于这位忽必烈。
正史之中可是未来的真龙天子。
杨过倒是没有想到,自己倒是在这会儿遇到了这位未来的“刘必烈”!
想到这个称呼。
饶是杨过也都有些忍俊不禁!
“想不到是他......”
比起杨过,郭靖看着忽必烈的时候,眼底流露出了些许凝重。
显而易见,郭靖是认识忽必烈的!
“看旗号,此番乃是忽必烈亲自督战。”
黄蓉低声道:“此人用兵如神,不可小觑。”
杨过闻言,点了点头。
的确。
若没有两把刷子。
又怎么成为未来的元朝皇帝!
只可惜。
这个朝代也就百多年的历史。
后期过于溃烂了!
郭靖沉声道:“不管来的是谁,想要攻破襄阳,先得从我郭靖的尸体上踏过去!”
忽必烈似乎感应到了城楼上的目光,忽然抬头望来。
隔着千军万马,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
杨过清晰地看到。
这位蒙古王子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与寻常蒙古将领的凶悍截然不同。
忽必烈微微抬手,身旁的亲卫立即会意。
不多时。
一名身着红黄相间袈裟的番僧策马而来。
来人正是金轮法王。
金轮法王双手合十行礼:“王爷唤贫僧有何吩咐?”
忽必烈用马鞭遥指城楼,目光落在郭靖身旁的杨过身上:“国师可认得那个青年?”
金轮法王顺着方向望去,眼神骤然一凝,面色微沉:“回王爷的话,那人是杨过。”
“哦?”
忽必烈眉梢一挑:“就是那个在英雄大会上力挫国师的杨过?”
关于英雄大会的事情。
莫说传遍了整个江湖了。
就连身在蒙古的忽必烈也都略有耳闻。
毕竟。
对手是金轮法王,再者金轮法王又是第一次出山,迫切的需要一场交锋来证明自己。
可好巧不巧,他的对手是杨过。
落败下来。
不仅没能一战成名。
反倒是成为了杨过的背景板。
成为了他名扬天下的垫脚石!
此刻,听闻忽必烈的话,金轮法王神色微动。
全天下人都在嘲笑自己。
也正因为如此。
这也成了金轮法王不可多谈的逆龄。
说实话。
若不是面前的人乃是忽必烈。
金轮法王甚至都想痛骂对方一顿了。
但到底是蒙古王爷。
而且还是一位掌握实权的王爷。
饶是金轮法王。
也都不得不忍气吞声。
他深吸一口气,很快恢复如常,沉声道:“王爷何必长他人志气?自英雄大会一战后,贫僧闭关苦修,龙象般若功己突破到了更高境界,早己今非昔比。”
说到这里,金轮法王目光灼灼地盯着城楼上的杨过,语气笃定道:“若再交手,贫僧有十成把握胜他。”
忽必烈闻言,若有所思地着下巴:“有意思,国师既然有此信心,不如待会儿与他再战一场如何?”
金轮法王单手立掌,眼中战意升腾:“正有此意。”
在与忽必烈交谈完成了之后。
金轮法王策马回到阵前,霍都立即凑上前低声问道:“师父,您真有把握对付那杨过?”
达尔巴也满脸担忧地望向师父:“杨过那小子实力可不俗啊......”
英雄大会的阴影不仅笼罩在金轮法王的身上,同样也笼罩在他们的身上。
原因也无他。
杨过的实力,实在是过于强悍了。
强悍到让他们见面也都不得不谈之色变的程度!
“哼!”
金轮法王冷笑一声,袖中金轮微微震颤:“自英雄大会败北后,为师闭关苦修许久,龙象般若功己更上一层楼,莫说是杨过了,就算是郭靖亲至,为师也有一战之力,何况如此一个小小的后辈?”
再说忽必烈这边。
见到金轮法王退去,他朝着下面喊道:“来人!”
“王爷!”
一个蒙古士兵来到了忽必烈的面前跪下询问道。
“让一个传令官去过去喊话,就说我请郭靖一叙!”
忽必烈朝着下属说道。
“是!”
下属闻言,连忙去执行命令!
正在两军对垒的时候。
忽然。
却见一名蒙古骑兵从蒙古大营之中窜出,策马奔至城下,很快便来到了城门口,抬头看着城墙上的郭靖,黄蓉,杨过等一行人。
却见着蒙古骑兵高声喊道:“郭靖郭大侠!我家王爷请您出城一叙!”
城楼上。
郭靖眉头紧锁。
鲁有脚急忙劝阻:“帮主不可!蒙古人诡计多端,恐有埋伏!”
朱子柳也劝道:“郭大侠,小心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郭靖望着城外黑压压的蒙古大军,沉声道:“正因敌众我寡,若能拖延一时,对守城也是好事。”
他转身看向黄蓉:“蓉儿,我去去就回。”
别说是鲁有脚和朱子柳了。
黄蓉也不赞同郭靖出城。
万一要是有个好歹该如何是好?
黄蓉咬了咬唇,突然望向杨过:“过儿,你......能否陪你郭伯伯走一趟?”
她虽知道如此不妥。
但终究放心不下丈夫。
杨过心中暗笑。
如今的郭靖内力充沛,实力浑厚。
莫说忽必烈。
便是金轮法王也留不住他。
再者。
郭靖又没有如同原著之中那般,给“走火入魔” 的原身杨过渡内力。
根本没有半点损耗。
毫不客气的说。
郭靖之所以在原著里面的这会儿出现了岔子。
主要还是因为原身的杨过想要刺杀郭靖,故而被他视作走火入魔,才有了后续的难处。
如今的他正值巅峰。
谁来都得挨一巴掌!
黄蓉这是关心则乱。
不过考虑到黄蓉这是在担心郭靖,他还是郑重地点头:“郭伯母放心,我定护郭伯伯周全。”
“不可!”
郭靖眉头微皱,沉声道:“蓉儿,此行凶险难料,我一人前去即可,何必让过儿也涉险?”
黄蓉还未答话,杨过己笑着摆手:“郭伯伯多虑了,侄儿轻功尚可,若真有不测,第一个溜之大吉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