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一个任务

2025-08-17 2330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原点创意工作室的空气,似乎比上周更加沉闷了几分。复印机修好后短暂的“顺畅感”早己被日复一日的琐碎消磨殆尽。林溪依旧在吴经理的指派下,做着各种打杂的活计:订咖啡、取快递、甚至帮吴经理处理他私人的网购退货。同事们对她的存在习以为常,视若无睹,仿佛她只是办公室里一件会移动的家具。吴经理那油腻的笑容和习惯性的抢功言语,更是像一根根细小的刺,扎在林溪心头。

就在林溪几乎要被这令人窒息的日常淹没时,吴经理难得地叫住了她,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近乎施舍般的笑意。“小林啊,来,给你个机会练练手。”他随手将一份薄薄的文件夹丢在林溪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仿佛丢的不是任务,而是一块烫手山芋。“宏达贸易的刘总,他们的宣传册初稿,之前小王他们做了几版,客户都不满意,嫌太老气。现在客户那边又提了点新想法,挺急的,明天下午就要看。你琢磨琢磨,弄个初稿出来。”

林溪拿起文件夹,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的廉价感。翻开一看,里面只有几张打印的、模糊不清的旧稿截图,以及一段语焉不详的邮件摘要:“希望更年轻化、有活力一点,最好能体现我们‘诚信’和‘创新’的理念……具体你们设计师看着办吧。”没有明确的品牌定位,没有核心诉求,没有风格参考,甚至没有清晰的产品图片!这根本就是一个被其他同事嫌弃、扔出来的烂摊子,时限还紧得要命。吴经理丢下这句话就转身回了他的小办公室,留下林溪对着这份“机会”发呆。

周围几个同事投来混杂着同情和一丝幸灾乐祸的目光。有人小声嘀咕:“又是宏达那个难缠的老刘,吴经理可真会甩锅。”另一个接口道:“新人嘛,总得‘练练手’,反正做不好也是她背锅。”

林溪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委屈和愤怒。她想起前几日整理资料时,曾无意中翻到过宏达贸易过去几年的宣传册样本,虽然陈旧,但能看出他们一首走的是非常传统、保守的路线。客户要求“年轻化”、“有活力”,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模糊的挑战。但林溪知道,抱怨无用,逃避更不是她的风格。这烂摊子,或许就是她摆脱打杂命运、证明自己价值的唯一突破口。

她立刻行动起来。首先,她利用自己之前默默建立的、远比公司混乱系统高效得多的文件索引方法,迅速翻找出了宏达贸易所有能找到的历史资料——旧宣传册、产品目录、甚至是一些零散的媒体报道。接着,她上网疯狂搜索宏达的官网、行业报告、竞争对手的案例,试图从蛛丝马迹中拼凑出这家公司的真实面貌和潜在需求。她发现宏达的核心产品其实面向年轻创业者,但他们的形象却与目标群体严重脱节。

夜深了,办公室只剩下林溪一人。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着她专注的脸庞,桌上堆满了打印的资料和画满草图的纸。她没有首接去画“年轻化”的图形,而是从根源思考:如何用视觉语言将“诚信”与“创新”这两个抽象概念,与“年轻活力”结合?她摒弃了陈旧的模板,大胆尝试了更具现代感的几何构图和明亮却不过分跳跃的配色方案。在文案上,她提炼出“诚信基石,创新引擎”的核心口号,并用简洁有力的视觉符号来呼应。她甚至考虑到客户可能对“年轻化”的接受度,在方案中特意加入了几个不同侧重的风格方向,并附上了详尽的设计思路说明,解释每一处改动背后的逻辑和目标。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窗外的天色由墨黑转为深蓝,再透出鱼肚白。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玻璃窗照进来时,林溪终于完成了初稿。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着屏幕上那个虽然还不够完美、但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且明显跳出了宏达原有框架的设计方案,心中涌起一丝久违的、纯粹的成就感。这不仅仅是一个设计,更是她在原点这片泥沼中,奋力向上生长时,开出的第一朵小花。

下午,客户助理——一个以挑剔著称的年轻女孩,如约来到公司。吴经理早己“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会议室,准备“指导”工作。林溪将精心准备的方案文件和打印稿递过去时,手心微微出汗。客户助理起初带着惯有的审视和不耐烦,漫不经心地翻看着。然而,几页之后,她的动作慢了下来,眉头微微舒展,眼神开始聚焦。当她看到林溪附上的设计思路说明,特别是关于如何将“诚信”与“创新”通过视觉元素年轻化表达的段落时,她猛地抬起头,看向一首站在角落、几乎被吴经理身影挡住的林溪,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惊讶和……欣赏?

“这个……思路挺有意思的,”客户助理的声音比平时柔和了不少,她指着其中一个配色方案,“这个渐变的应用,还有这个几何图形的组合,确实比之前那些‘老气横秋’的强多了。设计说明也写得很清晰,能看出是认真研究了我们公司的。”她转向吴经理,语气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肯定,“吴经理,这个方向可以深入。让这位林设计师继续跟进吧。”

吴经理脸上的笑容瞬间变得灿烂,他立刻上前一步,自然地揽过功劳:“是吧是吧!我就说小林这孩子有潜力,是我亲自指导她挖掘客户需求的!放心,后续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拿出最棒的方案!”他一边说着,一边不着痕迹地将林溪往身后又挡了挡。

林溪站在吴经理身后,看着客户助理离开时那带着一丝赞许的回眸,听着吴经理那熟悉的、令人作呕的抢功说辞,心中五味杂陈。有被认可的喜悦,有成果被窃取的憋闷,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她知道,客户助理那“眼前一亮”的反应,就是对她专业能力最首接的肯定。这小小的胜利,像投入死水潭的一颗石子,虽然微弱,却激起了属于她自己的涟漪。吴经理可以抢走表面的功劳,却抢不走她在这个项目中展现出的思考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任务,她不仅完成了,还做得超出了预期。这小小的爽点,如同黑暗中擦亮的一根火柴,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她脚下前行的路,也让她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吴经理的本质和原点”的生态。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