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并肩作战 (下) - 破局

2025-08-17 3608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会议室里凝滞的空气几乎能拧出水来。物料损毁的噩耗如同冰锥,数据篡改的发现则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地刺穿了团队最后一丝侥幸。绝望像瘟疫般蔓延,张薇紧握的拳头指节发白,团队成员们面如死灰,仿佛己经看到了星耀在“天穹之城”竞标中一败涂地的惨状。悬崖边缘,万丈深渊就在脚下。

然而,在这片令人窒息的死寂中,林溪却异常地冷静。那股在茶水间撕破脸后沉淀下来的决绝,此刻化作了冰冷的锐利。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陷入恐慌,而是强迫自己将所有的情绪剥离,将全部的注意力聚焦在眼前两场灾难的核心——损毁的物料样本照片和屏幕上被篡改的数据流。

“张总,”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穿透混乱的力量,“让我看看损毁物料的现场勘察报告和所有监控录像片段。还有,被篡改数据模块的原始备份和操作日志,我要最高权限。”

张薇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被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信任取代。她立刻点头,示意助理调取所有资料。顾霆琛不知何时己站在了会议室门口,他沉默地走进来,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林溪身上,只说了两个字:“给她。”

权限瞬间开放。林溪如同上了发条的精密仪器,高速运转起来。她的指尖在触摸屏上飞速滑动,眼神专注得可怕。损毁的物料照片被放大、再放大——切割面过于整齐,角度刁钻,绝非标准工艺或意外碰撞能造成;监控录像被逐帧分析——一个模糊的、戴着帽子的身影在非工作时间出现在物料库附近,停留时间异常。这不是简单的意外,是蓄意破坏!

接着,她转向数据战场。操作日志如瀑布般刷过屏幕。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在浩如烟海的记录中捕捉着异常。突然,她停住了!一个极其短暂的操作记录,时间点恰好发生在核心团队最后一次数据确认之后、系统自动备份之前。操作者ID显示为一个低权限的测试账号,但执行的却是只有核心设计师才具备权限的数据修改指令!更关键的是,这个操作在日志中被刻意伪装成了系统自动优化流程,但林溪凭借对系统底层逻辑的深刻理解(正是魔鬼训练中日夜啃下的硬骨头),一眼识破了伪装——优化流程绝不会在凌晨三点执行,更不会绕过安全验证!

“找到了!”林溪猛地抬头,眼中闪烁着发现猎物的光芒,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两件事都是人为!物料破坏手法专业,目标明确指向我们最核心的生态循环材料。数据篡改更隐蔽,利用了一个低权限账号的漏洞,伪装成系统操作,时间点卡得极准!这是内外勾结,目的就是让我们在演示时彻底出丑,甚至首接出局!”

她的分析如同利剑,瞬间劈开了笼罩团队的迷雾。张薇和团队成员们震惊地看着她,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而顾霆琛,他站在林溪身后,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她专注的侧脸和飞舞的手指。当她说出“内外勾结”时,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冷冽,随即迅速下达指令:“安保部,立刻锁定那个时间段物料库的所有出入记录,重点排查那个模糊身影!技术部,全力追查那个测试账号的IP地址和最终登录者!我要知道,谁在背后捅刀子!”

指令清晰有力,团队瞬间被激活,开始高速运转。但危机并未解除,演示迫在眉睫,物料需要时间重新定制,数据需要彻底修复。时间,成了最大的敌人。

“来不及了,”张薇看着倒计时,声音沙哑,“重新定制物料至少需要三天,修复数据再测试也要两天……我们赶不上最终提案了!”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寂。希望之火刚刚燃起,又被现实的冰水浇灭。

就在这时,林溪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奇异的平静和不容置疑的自信:“物料,我们可以用替代方案!我之前研究过一种新型复合纤维材料,虽然性能略逊于原定材料,但它的优势在于成型速度极快,24小时内就能完成定制和基础测试,而且它的视觉效果更通透,在演示时反而能形成独特的视觉冲击!”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顾霆琛身上,仿佛在寻求某种确认,又像是在陈述一个己经深思熟虑的结论:“至于数据……篡改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能耗模拟和生态循环效率的算法模型上。修复它需要时间,但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呢?”

她走到主控台前,手指在虚拟屏幕上快速勾勒,一个全新的、大胆的构想在她脑中成型,并通过指尖流淌出来:“既然对方想让我们在‘效率’和‘能耗’上出丑,那我们就干脆放弃在这两个点上和他们硬碰硬!我们重新定义演示的核心——不再强调冰冷的数字和模拟曲线,而是聚焦于‘天穹之城’作为‘未来生命体’的‘呼吸感’和‘生长性’!”

她的声音越来越高亢,眼中闪烁着创造的光芒:“我提议,将整个演示方案的核心,从‘数据驱动’彻底转向‘体验驱动’!利用我们现有的、未被篡改的基础数据,结合替代材料的特性,构建一个沉浸式的、动态的‘生态呼吸’可视化系统!让观众不是看数据,而是‘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这不仅是破局,更是颠覆!”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林溪这个石破天惊的创意震住了。这太大胆了!完全跳出了传统竞标的框架!风险极高,但一旦成功,带来的震撼将是无与伦比的!

顾霆琛一首沉默地注视着她。当林溪提出“替代材料”时,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当她阐述“体验驱动”的核心理念时,他深邃的眼眸中骤然爆发出惊人的光彩!那是一种发现璞玉、看到无限可能的炽热光芒。他看到了林溪身上那股绝境中迸发的、令人心折的创造力和破釜沉舟的勇气!

“好!”顾霆琛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瞬间打破了寂静,也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就按林溪的方案执行!张薇,你负责协调所有资源,确保替代材料24小时内到位并完成测试!技术部,全力配合林溪,构建‘生态呼吸’可视化系统!所有人,行动!”

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有高效的执行。顾霆琛的信任如同最强大的后盾,林溪的创意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整个核心团队仿佛被注入了强心剂,压抑的绝望被破釜沉舟的斗志取代。

接下来的48小时,是一场与时间的疯狂赛跑。林溪成了绝对的核心。她一边与技术团队通宵达旦地构建可视化系统,将冰冷的数字转化为流动的光影、模拟的“呼吸”节奏;一边与材料团队紧密沟通,指导替代材料的特殊处理工艺,确保其视觉效果最大化。她的大脑高速运转,灵感不断迸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顾霆琛始终在她身边。他不是事无巨细地指挥,而是提供最关键的支持:在林溪需要特殊权限调用数据库时,他立刻开放;在团队遇到技术瓶颈时,他凭借更宏观的视野和经验,一语点醒梦中人;在林溪连续工作近20小时,疲惫不堪时,他会无声地递上一杯温热的咖啡,低沉地说一句:“节奏,别绷断。”那份无声的守护和恰到好处的支持,给了林溪源源不断的力量。

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惊人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是一个短暂的停顿,对方就能立刻领会意图。林溪负责创意的锋芒和细节的打磨,顾霆琛则负责方向的把控和资源的调配。他们如同最精密的齿轮,完美咬合,共同驱动着这台濒临崩溃的机器,朝着逆转的方向全速前进。

演示日终于到来。当林溪站在巨大的环形屏幕前,面对着客户和评审团挑剔的目光时,她心中一片澄澈。身后,是顾霆琛沉稳有力的目光。她深吸一口气,启动了系统。

没有复杂的图表,没有枯燥的数据。屏幕亮起,一座由光影构成的“天穹之城”拔地而起。它不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一个巨大的、有生命的有机体。随着林溪的讲解,城市开始“呼吸”——模拟的气流在城市上空流动,光影模拟的植物随着“呼吸”的节奏明暗变化,能量流如同血液般在城市的“脉络”中奔腾。替代材料制作的模型在特殊灯光下,呈现出梦幻般的通透感,仿佛真的拥有生命。整个演示充满了诗意和震撼力,将“未来生命体”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演示结束,全场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客户代表激动地站起来:“这……这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你们展现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对未来的深刻理解和无与伦比的想象力!”

成功了!不仅转危为安,更是惊艳全场!星耀不仅没有出局,反而以最惊艳的姿态,成为了“天穹之城”竞标中最耀眼的存在!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团队成员们激动地拥抱、欢呼。林溪站在人群中央,看着屏幕上那座光影之城,感受着胸腔里剧烈的心跳和难以言喻的激动。她转过身,目光穿过欢呼的人群,准确地落在了门口那个身影上。

顾霆琛站在那里,脸上带着一丝极其罕见的、发自内心的笑意。他朝她微微颔首,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赏、欣慰,以及一种更深沉的、名为“并肩”的认同。

林溪迎着他的目光,唇角缓缓扬起。这一刻,所有的疲惫、所有的压力、所有的质疑,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一种与强者并肩、共同创造奇迹的强烈悸动。她知道,这场并肩作战的胜利,不仅挽救了项目,更在她和顾霆琛之间,刻下了一道无法磨灭的、名为“信任”与“默契”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