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庄回来,李氏让王妈去叫张承业和柳氏到她的房间来。
不多时,两人便先后到了。张承业依旧是那副愁眉不展的模样,柳氏则抱着孩子,脚步轻缓,脸上带着几分忐忑,显然没料到婆婆会突然召集他们。
“坐吧。”李氏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自己则坐在主位上,目光平静地看着两人。
张承业依言坐下,柳氏却犹豫了一下,抱着孩子站在一旁,低声道:“母亲,我站着就好。”在她的记忆里,婆婆从未如此“正式”地叫过他们,更别说让她坐下了。
李氏眉头微蹙:“让你坐就坐,都是一家人,不必拘谨。”
柳氏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下,将孩子抱得更紧了些,像是在寻求安全感。
李氏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今天叫你们来,是想说说家里的事。”她先看向张承业,“布庄的情况你也清楚,再不变通就撑不下去了。下午我说的用植物染色的法子,你尽快安排人试试,需要什么材料,只管去买,钱不够就跟我说。”
张承业连忙点头:“娘,我记下了,明天就去准备。”
李氏又转向柳氏,目光落在她怀里的念安身上,语气柔和了些:“你刚生完孩子,身子重要,这几天就好好歇着,不用管家里的杂事。王妈,回头让厨房每天给二奶奶炖一锅鸡汤,补补身子。”
王妈在一旁应了声“是”,心里却越发纳闷:老夫人这是转性了?不仅不骂二奶奶,还让给她炖鸡汤?
柳氏更是惊讶,抬起头看着李氏,眼里满是感激:“谢……谢谢母亲。”
李氏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家里的开销,我打算重新理一理。承业,你每月从布庄交回的银子,还有田地里的收成,以后都由我来管账。不是信不过你,只是我想着,把钱拢在一起规划着用,能省不少冤枉钱。”
张承业愣了一下,他一向掌管家里的银钱,突然被母亲接手,心里有些不适应,但看着李氏严肃的神情,还是点了点头:“娘说的是,儿子听娘的。”他本就没什么主见,母亲既然开口了,他自然不会反对。
李氏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柳氏:“家里的中馈,以前是王妈在管,她年纪大了,难免有疏忽的地方。以后家里的采买、下人调度这些事,就交给你吧。”
这话一出,不仅柳氏惊得差点站起来,连王妈都变了脸色。
“老夫人!”王妈急道,“我跟着您这么多年,家里的事我熟啊,二奶奶她……她刚生完孩子,哪有精力管这些?”
柳氏也连忙摆手:“母亲,我……我不行的,我怕做不好。”她从未管过事,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
李氏却看着她,语气坚定:“你是张家的二奶奶,管家里的事是应该的。刚开始可能生疏,但慢慢学就会了。王妈,你以后就辅助二奶奶,多带带她,要是敢从中作梗,你就回乡下养老去吧。”
王妈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悻悻地低下头。
柳氏看着李氏,眼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她不明白婆婆为什么突然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她,但能感觉到,婆婆似乎是真的想让她担起责任。
“娘……”柳氏咬了咬唇,“我……我会努力学的。”
李氏笑了笑:“好。以后家里有什么事,你们多商量着来,有解决不了的,就来找我。”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承业,柳氏是你的妻子,也是念安的娘,你以后要多疼惜她,别总听外人挑拨。”
张承业脸上一红,点了点头:“娘,我知道了。”他以前确实太听母亲的话,忽略了柳氏的感受。
李氏见两人都没意见,便让他们回去了。
房间里只剩下李氏和王妈,王妈忍不住抱怨:“老夫人,您怎么把中馈交给二奶奶了?她一个懦弱的性子,哪管得好家里的事?再说了,那本是我的差事啊……”
李氏冷冷地看了她一眼:“王妈,你跟着我多年,我敬你是老人,但你别忘了自己的身份。以前你撺掇我苛待二奶奶,我不跟你计较,但以后再敢多嘴,就别怪我无情。”
王妈被她的眼神吓得一哆嗦,不敢再说话了。
李氏看着窗外,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要改变这个家的风气,要让日子越过越好,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不怕,毕竟,她连穿越这种事都经历了,还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