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冷眼观局掌分寸

2025-08-17 2087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晚晴怀孕的消息传开后,张家上下都忙着伺候这位“有孕在身”的姨奶奶,连厨房的采买都特意绕着她的喜好来。张承业更是把她捧在手心里,日日陪着,嘘寒问暖。

李氏看在眼里,心里自有盘算。这天她让账房把家里的田产、铺子账目都整理出来,单独抄了一份,让人送到柳氏房里。

“娘这是……”柳氏捧着厚厚的账册,有些不解。

“你且拿着,”李氏坐在她对面,语气平静,“这些都是张家明面上的产业,地契、房契我都收在樟木箱里,钥匙在你梳妆盒的第三格。”

柳氏愣住了:“娘,您这是要……”

“我是怕你糊涂。”李氏打断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晚晴怀了孕,承业现在眼里心里都是她,这很正常,男人嘛,总觉得新生命是天大的事。但你是正妻,念安是嫡女,家里的根基不能动。这些账目你先熟悉着,以后家里的中馈,得你牢牢抓在手里。”

她顿了顿,又道:“不是让你去争什么,是为了自保。你想想,要是家里的钱袋子都让人拿去填了无底洞,将来念安长大了,你拿什么给她做嫁妆?难不成要指望别人施舍?”

柳氏这才明白过来,眼眶一热:“娘,我……”

“哭什么,”李氏拍了拍她的手,“我知道你委屈,但眼泪最不值钱。你得学着算账,学着看账本,知道家里进了多少、出了多少,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晚晴要吃补品,可以,按规矩来,每月份例加倍就是;她想给下人赏钱,也可以,但得从她自己的月钱里出,不能动公中。”

这番话像醍醐灌顶,柳氏默默点头,拿起账册开始翻看。虽然一开始看得头疼,但想到李氏的话,想到念安,还是咬着牙往下看。

另一边,晚晴见柳氏开始管账,心里有些不自在,便对张承业说:“姐姐一个人管账太辛苦,不如我也搭把手?哪怕只是记记采买的流水也好。”

张承业觉得有理,便去跟李氏说。李氏听了,只淡淡道:“她怀着孕,好好养胎就是,管账费心劳神,动了胎气怎么办?你要是觉得柳氏辛苦,就多雇个账房先生,工钱从布庄的利润里出。”

张承业被堵得没话说,只能作罢。晚晴得知后,心里虽有不满,却也不敢再提。

过了些日子,晚晴说想吃城南那家铺子的糖糕,偏偏那家铺子只在巳时开门,过了时辰就不卖了。张承业心疼她,让小厮跑了三趟才买到,回来时小厮跑得满头大汗,晚晴却只尝了一口就说“太甜了”,随手让丫鬟扔了。

这事传到李氏耳朵里,她没动怒,只是让人把府里的下人都叫到院子里,当着众人的面说:“往后谁要是再敢铺张浪费,不管是谁的吩咐,一律扣月钱。咱们家的银子是一针一线、一尺一寸挣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想糟蹋也得看看值不值。”

她看向晚晴身边的小丫鬟:“尤其是你们,主子年轻不懂事,你们做下人的就得提醒着点。再敢拿着主子的名头挥霍,首接发卖到矿山去,别想着有人保你们。”

小丫鬟吓得脸色发白,连连磕头。晚晴在房里听得真切,气得摔了茶碗,却也知道李氏是在敲山震虎,不敢出去辩驳。

张承业回来后,晚晴跟他哭诉,说李氏故意针对她。张承业本想去找母亲理论,却被账房先生拦住,说布庄这个月的利润少了两成,因为最近采买的染料价格涨了,得赶紧想办法。

他这才想起,自己好些日子没去过布庄了。去了一看,伙计们都有些懈怠,说是“东家心思不在这上面”。张承业又愧又急,连忙着手整顿,忙得脚不沾地,自然也就没功夫去计较李氏的话。

李氏看他重新把心思放在生意上,暗暗点头。她知道,对付这种“情迷心窍”的状况,堵不如疏,与其跟他硬碰硬,不如让现实给点教训。男人嘛,只有在自己的事业上栽了跟头,才会明白什么叫责任。

这天,李氏去看望晚晴,见她正对着一堆绸缎挑拣,说是想给未出世的孩子做小衣裳。李氏拿起一匹云锦,淡淡道:“这料子太金贵,孩子皮肤嫩,穿着反而不舒服,不如用咱们自己染的细棉布,柔软透气,还便宜。”

晚晴笑道:“娘说得是,只是我想着,这是承业的第一个儿子,总得讲究些。”

“是不是儿子还不一定呢。”李氏放下云锦,语气平淡,“就算是儿子,也得从小教他节俭。你想想,要是他从小就穿金戴银,长大了还能踏实做事?承业小时候穿的都是粗布衣裳,不也照样把生意做起来了?”

晚晴被噎得说不出话,看着李氏走出房门的背影,心里第一次生出一丝畏惧。这位老夫人看似温和,却总能轻描淡写地堵死她的路,每句话都在理上,让人挑不出错处。

李氏回到自己房里,拿起柳氏送来的账目,见上面记得清清楚楚,哪里增了开销,哪里省了银子,都标得明明白白,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

她知道,这场后院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但她有耐心,也有信心。毕竟,她见过的人心、经历的事,比这宅院里的弯弯绕绕,要复杂得多。只要柳氏能立起来,念安能平安长大,张家的根基就不会动摇。至于晚晴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该有的体面会给,但想越过规矩、动摇根本,那是绝无可能的。

窗外的阳光正好,李氏拿起笔,在账本的空白处写下:“明日,教柳氏看钱庄的银票。”一步一步来,总能把这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