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秘方疑云与联手

2025-08-17 1144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点心铺火了没多久,麻烦就找上了门。有个姓黄的点心贩子,不知从哪学了半吊子手艺,做的“仿麻薯”又硬又涩,却打着“巧味斋分店”的旗号低价售卖,坏了不少名声。

柳氏急得不行:“娘,这可怎么办?好多人以为是咱们偷工减料了。”

李氏却不慌不忙,让人在铺子门口贴了张告示:凡在巧味斋购买的点心,若发现口感与往日不同,凭票可双倍退款。同时,她改良了配方,在麻薯里加了些山药泥,口感更细腻,还特意做了带“巧”字的梅花形模具,让自家点心有了独一无二的标记。

这招“以质取胜”果然管用,黄贩子的仿品很快无人问津,还被人告到官府,罚了银子。

可没过几日,张承业又带来个坏消息:给巧味斋供应牛奶的农户,突然说要涨价三成,不然就不卖了。

“这农户以前挺实在的,怎么突然变卦了?”张承业不解。

李氏让小厮去打听,才知是黄贩子在背后挑唆,还许了农户好处。她冷笑一声:“想断我的货?没那么容易。”

第二天,李氏带着柳氏去了县城外的牧场。她看着那些瘦骨嶙峋的奶牛,对牧场主道:“我教你个法子,能让牛多产奶,还能让奶更香浓,条件是你得按原价给我供奶,而且只能专供巧味斋。”

牧场主半信半疑:“老夫人有啥法子?”

“很简单。”李氏道,“用玉米、豆饼混合着青草喂牛,每天让牛多晒晒太阳、多走动,挤奶前用温水擦干净牛身,保证奶水干净。”这些都是现代养殖业的基础知识,却让牧场主听得眼睛发亮。

试了半个月,奶牛果然产奶量增加了两成,奶味也更醇厚。牧场主对李氏佩服得五体投地,不仅按原价供奶,还主动帮着盯紧了其他农户,生怕他们坏了合作。

解决了奶源问题,李氏又琢磨着推出新点心。她想起现代的蛋黄酥,便让柳氏试着用猪油起酥,包上咸蛋黄和豆沙。烤出来的蛋黄酥层层酥脆,咸甜交织,一上架就被抢空。

王掌柜来买布时,尝了一块蛋黄酥,当即拍板:“老夫人,这蛋黄酥我全包了!我绸缎庄的客人买衣裳满五两,就送一盒,保准比送啥都体面!”

两人的合作越发紧密,张家的布和巧味斋的点心,成了县城里送礼的“黄金组合”。连县太爷都在宴客时用了巧味斋的点心,赞不绝口。

这天晚上,李氏对账时,发现布庄的账目有些许出入——有几笔染料的开销,比实际用量多了不少。她心里咯噔一下,叫来负责采买的伙计盘问,伙计支支吾吾,最后才承认,是马掌柜的人给了他银子,让他偷偷记录张家染料的采购清单。

“他想要方子?”李氏眼神一冷,“告诉他,想要可以,拿瑞丰祥的一半股份来换。”

伙计吓得连忙应下。李氏却知道,马掌柜绝不会甘心,这场较量,还远没结束。她看着窗外的月光,轻轻敲了敲桌子——是时候,给马掌柜准备点“回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