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美食商机与暗流

2025-08-17 1206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开春后,张家在县城的布庄分店顺利开张,生意火爆。李氏却没闲着,她发现县城里的吃食大多粗糙,点心铺子卖的无非是桃酥、麻花,口味单一。这让她动了心思——何不利用现代的美食知识,开家新式点心铺?

她先让柳氏试着做些改良的点心。用田庄新收的糯米做麻薯,裹上捣碎的花生芝麻馅,再滚上一层椰蓉(这椰蓉是托商队从海边捎来的);把普通的面粉发酵后,加入牛奶和蜂蜜,做成松软的小蛋糕。

第一批点心做好时,张承业尝了一口麻薯,眼睛都亮了:“娘,这东西又软又糯,比镇上的糕子好吃多了!”

李氏让伙计送了些给相熟的商户品尝,反馈极好。王掌柜更是拍板:“老夫人,我绸缎庄的客人要是买够一定价钱,能不能用您的点心当赠品?保准比送布料边角料受欢迎!”

就在李氏筹备点心铺时,瑞丰祥那边却出了动静。马掌柜病好后,不知从哪请来个南方的“高人”,说是能染出比张家更鲜亮的“七彩锦”,还在店门口挂出幌子,宣称三月初三要举办“染布大赛”,邀请全县商户围观,明摆着要跟张家一较高下。

张承业气不过:“娘,这马掌柜分明是故意找茬!咱们要不要应下?”

李氏翻看着手头的染材清单,头也没抬:“他要比,咱们就接。不过不是比谁颜色亮,是比谁的料子更适合做衣裳。”

她心里清楚,马掌柜所谓的“七彩锦”大概率是用了化学染料,看着花哨,却可能对皮肤有害。而她早己准备好后手——用红花、紫草、蓝草等天然染料,染出渐变的“水波纹”布料,不仅颜色柔和,还透着自然的光泽。

三月初三这天,县城的集市格外热闹。瑞丰祥门口搭了高台,马掌柜穿着新绸缎袍,得意洋洋地展示着他的“七彩锦”,红的像火,紫的像茄,引得不少人惊呼。

轮到张家时,李氏让人抬上一匹浅蓝色的布料,阳光照在上面,竟能看出由浅到深的水纹渐变,摸起来比普通布料更柔软。

“这叫‘流波锦’。”李氏站在台前,声音清亮,“用七种植物分层染色,不伤布、不刺激皮肤,做夏天的衣裳最舒服。马掌柜的七彩锦是好看,可诸位摸摸看——”她让人递过一小块样品,“是不是有些发硬?贴身穿怕是要扎得慌。”

众人一摸,果然如此。有个常做针线活的妇人道:“是啊,好料子得又软又透气,光好看有啥用?”

马掌柜的脸一阵青一阵白,强辩道:“你胡说!我这料子……”

话没说完,突然有个穿青布衫的汉子冲上台,举着一件刚做的七彩锦褂子:“大家别买!这料子掉色!我婆娘给我做的褂子,穿了一天就染得里衣都是红的,脖子都痒起疹子了!”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马掌柜慌了神,想把人赶下去,却被众人围住质问。眼看场面失控,他只能灰溜溜地让人拆了台子。

这场比试,张家不战而胜。“流波锦”成了县城的新宠,连县太爷的夫人都派人来订做。而李氏趁机开起了“巧味斋”点心铺,麻薯、蜂蜜蛋糕、椰丝卷日日售罄,连带着布庄的生意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