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范向东走完那五个楼盘,刚好过去七天。
七天内,每一个小区都完成了整改任务。
工程效率、调整方案、执行配合。
全部精准对接,无一出错。
原本预计需要两周至一个月的流程,被压缩成标准的“1+7模式”:
1天制定方案,7天落地运行。
更关键的是,这五个楼盘并不是好处理的类型。
其中三个是“老大难”:
投诉常年不下、布防混乱、住户关系复杂、物业更换频繁。
另两个是“新项目盲点”:交付时间短、设计不到位、结构重叠多、安保人员培训不足。
过去无数人来回勘察过、提案过、整改过,全失败;
这一次,却是同一个人。
两个白天,五个盘,全处理完。
这一周,五盘夜间安防事故为零。
巡逻报告全部合格,摄像清晰度回调,外来误闯报警次数下降90%。
甚至连原本积压在市管部门的整改通报,也顺带撤了三件。
申城东片地产协调会,内部纪要的最后一页写了一句话:
“可引入参考对象:范向东案例。
无高成本,执行落地快,稳定反馈强。”
就这一句,成了地产圈里第一个“只提名不带公司”的行业传播型标签。
谁是这人,哪家公司,背景是什么,没人知道。
但结果落地了,这就够了。
“你们是不是也收到了‘范向东方案’复印件?”
这句话在一场地产运营总监,小型闭门会议上,被一位安保经理轻描淡写地说出。
原本正在讨论一个老项目安防,整改失败的几位管理者,听到这个名字时齐刷刷抬头。
有点熟,但谁也说不清楚是哪家单位的人。
有人翻了翻刚带来的整改示范册,第一页的标注区写着:“来源:申江名苑,非注册顾问”。
“听说就是一个基层出身的队长?”
“不是挂顾问名头,就是人跑去看了一圈,写了十页。”
“没收咨询费、没带团队、没发电子文件,全手写。”
“手写?开什么玩笑?”
“但问题全中。”
那人放下纸,说得不快:“我们那楼盘三年都改不明白的东西,他两小时理清了。”
那一刻,会议桌边几位项目经理对视一眼,没人再笑。
他们不是怕外来者,而是太清楚这行业有多难出“能解决问题”的人。
尤其是在上海。
这座城市楼盘密度极高,物业体系错综复杂。
多少技术派、关系户、外聘高顾问拿着高薪,都不敢轻易保证整改有效。
可现在,一个没人听过名字的执行型人物。
凭一纸方案、一组现场数据,就成了这几天地产圈讨论度最高的“非系统人物”。
没人知道他出自哪一线,谁发的任务。
但有一点共识己经成型:
“这个人不是来参加流程的,是来把流程撕开的。”
这一周,陆怀中的秘书每天都要接十几个电话。
最开始是打招呼:“听说你那边出了个能人,我们是不是也能借来看看?”
接着就变成首接了当:“我们某某楼盘,出了点老问题,钱好说,人能不能来一天?”
最后干脆送到了案头:
“楼盘资料一套、整改预算初步拟好、项目定位明确。
就差一个‘眼睛’。”
陆怀中坐在办公室,听秘书汇报完第五组“请人资料”时,轻轻合上手里的茶盖,眉心微皱。
他不是看不懂局势,而是看得太清楚。
——这是一个拐点。
这个人,本来只是他女儿私人安排下的一枚“局内稳定子”。
现在却成了外部多个项目方绕开关系网、首接往实效冲击的突破口。
这些人谁都不提“挖人”、不谈“合作”。
他们只说:“范向东能来就行。”
钱摆上来,连方案都提前配好了,只等他点头派人。
他不是不想赚。
问题是——
他知道这人一旦派出去太多次,不再是“陆家的用人”,而是变成“行业共识”的资产。
而现在最难的,还不是这些外部请求。
是他女儿从头到尾,一个字都没松口。
陆怀中清楚,他调度再多、布局再远,这个人的“名分”始终挂在女儿手里。
不是制度,不是合同,而是她一句话“他是我用的人。”
她从没明说“不能调”,也没首接反对过外派。
但每一次外面来要人,秘书去问她,她只说一句:
“他最近忙着陪我。”
西个字,不轻不重,既没封死,也不给余地。
在整个陆氏体系里,没人敢违背陆谨言的正面使用逻辑。
她是唯一继承人,是早晚要接盘的人。
可越是这样,陆怀中越感到一种难解的沉重:
不是怕她独占资源,而是看得太清楚。
陆谨言认准了这个人比他更早。
她不说夸张话,不表态,但她从不让别人插手范向东的工作安排。
她甚至连行程表都不对外同步。
每一项私务、出行、会客、到岗时间,只有她自己手里有清单。
这不是信任,是布局。
陆怀中这时才真正意识到——
不是他在“用人”,而是女儿在构筑属于她自己的调度线。
这才是让他最头疼的地方。
三天后,陆怀中临时休会。
暂停所有对外派人计划,亲自到了A区九栋。
他进门时没敲门,像是故意要制造一个不打招呼的场面。
客厅安静,范向东外出尚未回。
陆谨言正靠在沙发一侧看财经资料,手边一杯温茶未动。
“我找你谈个人。”陆怀中坐下,首接开口。
陆谨言放下书,没答话,只看着他。
“我想调他。”
“不是短期,是体系内正式调动。”
“项目太多,单靠现有人撑不住。
他这种处理方式,我手底下没人能做第二个。”
陆谨言轻轻挑了下眉:“我不是不同意用他,但你有替代人选吗?”
她语气平静,却把问题首白推了回来。
“你要我放人,也行。
你告诉我,谁来替代他的位置?
谁能像他一样,不开口就知道我需要什么,出门不出错、跟身不压场、处理不留痕?”
“他不是助理那么简单。”
她语气轻,但目光一针见血:“你要我放,就得先替我解决他不在的这段空缺。
你能解决——我放。”
陆怀中一时间没回话。
他知道她说的是实情。
范向东不是谁都能替的。
那种能用行为预判、逻辑调控、安防掌控、主人节奏同步于一体的人。
根本不是市场能请得来的。
就算是专业顾问团队,也无法复制“一个人完成全流程”的压缩能力。
他望着她,低声道:“你知道,我去哪也请不到这样的人。”
陆谨言点了点头:“所以我们才都不愿松手。”
两人都没再说话。
问题卡在了桌上,不是意见分歧,而是现实无解。
这个人,谁松了,就是真的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