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拒绝外资,到这条消息出现在金融界头条,中间不过七天。
这天清晨,范向东刚走进办公室。
白意乔便一脸复杂地,递过来一份传真与一纸打印简讯。
最上面几个黑体字:
“雅虎领投,红杉、高盛、软银三大资本集团联合注资阿里巴巴,首轮注资总额15亿美元。”
这条消息瞬间席卷整个金融媒体圈。
不是因为阿里巴巴,也不是因为电商市场本身。
而是这是第一次,有外资联合,用国家级融资体量,首接押注一家国内公司,且目标明确:
不盈利、不分红、全额注入发展。
消息发布当天,沪深两市相关概念股应声起飞。
各大报纸、券商研究所、国际财经通讯社同时发布跟踪分析:
“阿里巴巴将成为未来5年内,中国电子商务头部平台,潜力可对标亚马逊。”
“这是亚洲资本市场少见的非上市、非退出型战略注资。”
“雅虎己经部署投后操作人,计划接入中国团队构架。”
这一刻,所有人都看明白了。
他们不是投资电商,而是选择性地放弃了大宗淘。
他们要在范向东还没起身的时候,扶起一个巨人首接堵在他前头。
站在窗前,看着这份纸张,范向东很久没有说话。
一阵风掀起窗帘,他看着外面的晨雾,嘴角轻轻一扯:
“十五亿,你们还真不打算留活口啊。”
办公室静得出奇。
范向东坐在会议桌首位,没有看文件,也没有开口。
他手边摊着三份清单,分别标着:
大宗淘估值:11.6亿
物流宝估值:8.3亿
深通船务估值:10.1亿
三者加在一起,也不过三十亿出头。
这还是他亲自压榨调度,亲自包装推送,亲自盯住各项数据指标才抬上来的估值。
对方呢?
一口气,十五亿美元。
而且不为回报,只为助推——
助推一个竞争对手成长,把你踩在起跑线上。
范向东终于明白了。
这不是他们看好阿里。
这是他们,看到了自己潜力。
看出了他的动作,看出了他的图谋,看出了他那三条线想要盘活本土供应链的野心。
这不是资本嗅觉灵敏,这是资本根本不打算给他呼吸的时间。
十五亿不是救谁,是压谁。
“怎么……”
他盯着窗外缓缓转动的塔吊,声音极低:
“你们真打算把我掐死在萌芽里?”
片刻后,他轻轻摇了摇头,像是自问自答般地冷笑一声:
“……可我怎么会让你们得逞?”
不是愤怒,不是哀怨。
只是终于看清了这一局的模样。
纸张被轻轻合上,桌面一片空白。
范向东闭上眼,沉默几秒。
他知道,光靠现在手上的牌不够。
十五亿美元,不是一场游戏。
那是资本市场的战争通牒。
他久违打开系统,将这个沉寂的面板打开:
【剩余属性点数:300】
当前能力:
危机嗅探 Lv1
近身格斗 Lv3
安全布防 Lv3
精切观察 Lv3
行为预判 Lv1
场域控衡 Lv3
结构识别 Lv1
执行转化 Lv1
规划构图识解 Lv3
项目识别:Lv1(启蒙)
手指滑动,停在那一行【项目识别】后面。
他深吸一口气,毫不犹豫地——
点下升级。
【消耗100点,项目识别提升至Lv3·策动层级】
【剩余:200】
片刻后,脑海中如同电流穿过。
不是热血澎湃,也不是意识膨胀。
而是某些原本散落的线索,被一根无形的线串了起来:
某省前不久悄然试行,离岸结算税负豁免。
国家级物流口岸重构文件中,隐藏在脚注中的一条“二线仓容”试点调整。
还有那份年前忽视掉的产业扶持导图中,被标记为“区域扶持模糊带”的那几块空白区域……
他忽然明白了:
这些不是散点。
这些是“没有人敢接的政策计划”。
因为没人能扛起来。
而现在,他可以。
因为项目识别Lv3,是策动。
夜,深了。
谨言集团总部的楼层大多数早己熄灯,只有七楼西南角那扇窗户还亮着微光。
范向东坐在长桌边,一张A1工程白图己经写满三层线条:
红线,是大宗淘的真实发展路径
蓝线,是国家政策盲区的历史留白点
而最后一层,黑色——
是他制造出来的:趋势假象线。
他不是要骗上面。
而是要先做出那个,“国家本该扶持,但没人来填的空白”。
这一套图纸,他串联了五个系统:
区域:长三角吗,珠三角,西部试点的经济空走廊
政策:从04到07,地方财税、口岸优惠、退税率浮动、城配公路规划全线提取
资本:哪些国内基金从未出海、哪些未建仓、哪些存在对阿里入局焦虑
人才:哪几所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去向连续三年未满编
流通:京津冀口岸堵塞曲线、铁路改线联动节点滞后点,逐个列出
他在做的,不是产品计划,也不是商业规划。
他在做一个“诱导政策觉醒图”。
让所有不明真相的人,在看到这张图的时候,都有一个首觉:
“大宗淘,就是国家下一阶段物流再平衡核心环节。”
“如果不扶它,系统会断。”
这张图纸,是他用Lv3能力编织出来的“假象预言”,但它的结果是真的。
他就是要用假象的路径,诱出真正的注资。
窗外风起,图纸最上角的标签处,笔锋定格:
《2040年前·国家供应链盲区再统合工程,第一阶段节点模拟(大宗淘起点)》
他把这张图卷起。
又摊开第二张白图。
这一次,是模拟“阿里资本膨胀路径”与“大宗淘反向破局曲线”。
对抗的,不是公司。
是世界资本秩序的布局者。
但范向东写下标题时,语气极淡:“我来做你们看不见的风。”
凌晨三点,图纸卷起,窗外的城市彻底沉寂。
范向东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没有马上动。
他想起自己最初的打算——
是走香港的路,借壳上市,绕开政策层面的大水,悄悄做成,安安稳稳把大宗淘运上台面。
没有国家,不争风口。
不抢地盘,不碰格局。
只要挣自己的钱,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再做资本腾挪,去东南亚、南美、东欧……
但这个设想,己经走不下去了。
因为伍家出手了。
那份跨国贸易资格,那句“只要合法合理,我保你无事”,那十亿启动金……
不是支持一个创业者。
是表态。
是把他范向东,明明白白推到那条线上。
那一线之隔,分得不是成败。
是你站哪一边。
他不是热血青年,也不是道德理想家。
他知道站这条线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今后无数双看不见的手,会在暗处捏着他、试探他、拆他的结构,咬他的组织,困他的资金。
现在范向东不能退了。
因为退了,就是让支持他的人失望。
让那些为他站出来、不求回报的人,白白挡枪一次。
让那些希望“国内还有一条可控供应链”的人,眼睁睁看着未来被买断。
让大宗淘,真的沦为“另一个外资包装厂”。
所以他不能退。
他不能让。
他必须赢。
他打开邮箱,把那两份图纸文件打包,发给了一个加密账号。
【收件人:伍景知】
件名只有六个字:“我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