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讨饭寻踪

2025-08-20 5247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刚刚过了春节,病房里只有沈团长孙子一个病人。华子敲门进屋,两女一男三个大人正陪着一个小男孩儿玩儿呢。

沈团长回忆半天才想起来,这个来客就是年前在舞台上演唱《逛新城》的那个小伙子。

“你是想调入文工团的?”沈团长打量着华子警觉地问道。

华子一笑:“您别那么看我,我对文艺不感兴趣。不过我插队之前是省医院的实习大夫,祖传中医。我是冲这孩子来的,这箱子里就是治他病的药材之一。”

沈团长摇摇头:“中医越老越有本事,你这么年轻就算祖传也比不了医院那么多大夫呀。”

华子一指桌上的药盒子:“他们用的不过是马卡西平,丙戊酸之类的西药。副作用都很大,这孩子也就五六岁吧?肾功能还没发育完全,您不怕今后受到影响?”

沈团长的儿媳妇抱起孩子:“大夫,你真的能治这种病?”

华子:“中医把这种病叫做小儿癫痫,严重时会影响大脑,危及生命。我得详细了解一下病情,才能确定能不能治好。”

沈团长:“平常跟好孩子一样,一旦发病就抽,吐白沫子。”

华子:“一般间隔多长时间?”

沈团长的儿媳妇:“半个月左右。”

华子看了看孩子的舌苔:“应该能治得好。我建议你们出院,先回家。这种情况住在这里白花钱。要是信得过我,我可以上门治疗。”

沈团长的儿子说道:“难道你不要钱?”

华子:“当然收费。不过治不好我不要钱!”

沈团长的儿子点点头:“那行,就听你的今天出院。”

华子:“他这次发病是哪天?”

“前天。”

华子掰着指头算计着日子:“五天后你们在家等我,我给你们送药,进行第一阶段治疗。”

沈团长:“谷之华同志,你这么突然上门说是给我孙子治病,不说明你的真实目的我不会让你进我的家门。”

华子:“我说了,我当大夫得赚钱呐。治好了我当然要收费的呀。”

沈团长:“跟你一起唱《逛新城》的唐红旗呢?”

华子:“您说她啊,不是已经调入你们文工团了么?”

“难道你不想回城进文工团?”

华子:“沈团长,就算我想回城那也得回省城啊。虽然那里没什么亲人了,可是我有房子,有我的医疗团队。我会巴结您进文工团么?”

沈团长:“那个叫唐红旗的也没进得来,唱歌跑调。”

华子:“您是老艺术家。我能治得好您孙子的病,您就治不了她的跑调么?一个一天只能挣一两毛钱的女知青,要通过小队一把手,大队、公社一把手,还得通过人事部宣传部,最后卡在文工团一把手您这里了。你不觉得可惜么?在你这就是一句话的事,她可是付出了整个青春!我来您这儿之前去过她家,人已经病得起不来床了。本来我是替她来求您的,可是我听说您的孙子生病了,于是才改了主意。我治您孙子的病,求您治她的跑调。至于让不让她进文工团,还是由您决定。这就是我要的医疗费。”

沈团长:“那你为什么一定要五天以后?”

华子:“我得回去配方制药啊。小孩子用药很麻烦,不甜他不吃。烦了腻了他还是不吃,小身体又娇嫩,得十分谨慎。另外孩子妈妈说他的发病周期大约半个月左右。我给他用药七天,到十五天左右看看是否再次发病。如果不发病,说明我的治疗思路对了,如果还是继续发病,我还得回去继续研究。唐红旗的事也只能作罢。”

沈团长:“原来你是这么想的。这样吧,不用再等十五天,只要她病好了就让她来找我,我指导她练声。”

“呵呵,这就对了!我这箱子里是一百个鸡蛋,本来要当见面礼的。不过现在不行了。回去拿出一个煮熟了,去了皮泡在一杯醋里,等我来了再用。以后每天一次泡一个,一定记住。”

唐红旗听说沈团长要亲自指导她练声,病当时就好了一多半。第二天一早就买了水果去了沈团长家。

华子却去了省城,治疗这种疾病,有几种珍贵的药材如:琥珀、羚羊角、麝香、珍珠母、熊胆粉必须花钱去买,而且要买好的。他不得不向师姑秦忆娥和医院的老师同事求助。

这个沈团长已经有了白头发,臃肿多疑,装腔作势,实在令人生厌。卖身给她,想想都恶心。

可是想想开批斗会挨着他摸着他的唐红旗,还得尽心尽力。

从省城回母猪岭就方便多了,可以坐供销社送货的骡车直接到青松岭,再步行回到母猪岭了。

华子进屋把大包小包放到炕上,满自由问:“哎,唐红旗的事儿办得怎么样?”

华子:“放心。有眉目了,沈团长正指导她练声呢。”

满自由:“唐姐也真是的,天生驴嗓子还非进文工团。要不是你帮忙……。哎,当小白脸儿美坏了吧?”

国咏梅:“满碎嘴子,你还胡说八道。”

华子:“什么他妈小白脸儿?哥们儿这回赔大了!答应给那娘们儿的孙子治病,还得我自已买药。”

国咏梅:“你放心,唐姐那个人大方开事儿。不会让你搭钱。”

华子:“姐姐,这是钱的事儿么?琥珀、羚羊角还有那一点点麝香,花钱都没处买去。是我托人情弄出来的。要不是差唐姐的工作我非一脚踹死那老!”

赵国伟:“兄弟,你这么点儿个小岁数,治这种病,能行么?”

华子把药包一个个都打开:“开始我也含糊啊。不过现在行了,方子是我师姑亲自核对过的。治疗方法是省医院的几个老师帮我琢磨的,十拿九稳!”

满自由:“万一不稳呢?”

华子:“你个窜稀嘴。万一不稳,我把你送去给姓沈的当孙子!”

华子白天照样出工,晚上吃完饭才连夜熬药。三天之后,他把药液满满装进两个军用水壶。随后又包了一包药面儿装在挎包里。

国咏梅:“你要去县城,得提前跟队长请假。万一她不让你去,你好另做打算。”

华子:“现在队里没啥正经活儿,我是去救死扶伤,是帮朋友的忙。她为啥不给假?”

国咏梅:“那你现在就去请假。我来做饭。”

华子和满自由到队部找白凌云请假,白凌云果然冷着大白脸不准假!

他妈的这个大白母猪太不会做人了,现成的人情都不会走。

满自由:“队长,现在队里没啥正经活儿。华子又不是出去挣钱……”

“不挣钱就能随便旷工?啥叫没正经活?队里备耕,哪一样活儿不重要?”

华子:“算了。这假咱不跟她请。大不了算我旷工,走!”

华子拉着满自由出了生产队,打发他回集体户。自已却上了大路出屯子了。

华子走得浑身是汗才来到公社,见到了王书记。

跟领导实话实说,唐红旗卡在了文工团长那里,团长答应指导唐红旗练声,华子答应治好她孙子的病。所以要定期去县城……

“王书记,我还有很多农活没学会。一旦忙于备耕我保证不误工、不请假,好好向贫下中农学习。唐红旗作为知青毕竟为我们公社争得过荣誉,立过功。再说她一个女知青费劲巴力熬到三十岁了,好容易争得这么一个机会。咱得帮忙啊。”

王书记:“呵呵,你是大夫能帮忙,我一个基层干部跟文工团不熟悉呀。”

华子:“我跟队长请假,她拉着大脸不给假。”

王书记:“请多长时间哪?”

华子:“每七天请假一天,大约一个月到一个半月。”

王书记:“加起来不过四到六天。这没问题呀。唐红旗我比较熟悉,应该帮忙。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回去让你们户长交给白队长。”

这么容易!华子断定,这个王书记对唐红旗的身体更他妈熟悉!

唐红旗的美女本钱让她一路绿灯,可是到文工团遇到更年期娘们儿便不灵了。幸亏有华子这个美男小大夫,要不然一切努力付出都白费了。

回到集体户天都黑透了。他奶奶的,得想办法弄一辆自行车,腿都走酸了。

四个知青都在焦急地等着他呢。

华子把王书记的准假条子亮给大家,年轻人一阵欢呼。

华子对国咏梅说:“王书记让你把条子交给白凌云。可是我路上想了想,还是我教给她。”

满自由:“那为啥呀?书记的条子,那就是圣旨!”

华子:“跟她请假她没给,结果书记准假了。那白凌云不难堪么?咱们户长整天围着她表积极打溜须,要是因为这事儿让她难堪,以前的马屁都白拍了。”

国咏梅:“呵呵,你说的是替我着想。话怎么这么难听?”

华子:“唐红旗的事儿你们都看见了。想回城谈何容易?还是咱小流氓好,随遇而安,不求他们。我看他能给我咋的?欺负我就狠揍!”

赵国伟叹了口气:“唉,我要是没爹没娘没家庭,我也不回城,就在农村混下去!可是不回去怎么办?指望这点儿按收入养活那么一大家子,不行啊。”

白凌云没有想到,华子因为一天假竟然跑到公社找王书记。王书记还真给他批了条子!

她问华子:“唐红旗给你什么好处啦?她能嫁给你呀?还跑到王书记那去了。”

华子现在不想跟她置气,可不得不借机敲打她一下。这个娘们太没有自知之明了。

于是说道:“白队长,就冲你这心胸,这辈子也没大出息!你要不是借了唐红旗的光,那处分能取消么?人得知道感恩。连王书记对唐红旗的功劳都交口称赞,你想当官往上爬就不能鼠目寸光!”

白凌云:“谁不想往上爬?我走得正行得端?”

华子:“这话你跟别人说去,跟我小流氓说不着!天底下就算你一个人光明正大,那又能怎样?谁要出息你都挡不住,嫉妒只能弄坏了自已。一样往上爬,集体户那几个知青都比你快!”

白凌云:“他们有啥了不起……”

“没啥了不起,可是论文化,论人品人脉个个都比你强。知青回城找工作没有后台没有人脉,能办得了么?是你一个小队长能挡得住的么?我不得不提醒你一句,他们可都是本县的,在县城随便找一个什么人,你和你爹都惹不起!都是公社干部们的顶头上司。集体户里的知青,谁家的社会背景不比你那窦家王家白景林厉害?”

白凌云:“我又没得罪他们,能给我咋的?”

华子:“别人不说,就说这个唐红旗。如果哪一天你要入党提干,搞不好人家一个电话,你就玩完!文工团交友多宽,什么干部拿不下!”

白凌云大白脸憋的通红,说不出话来了。

沈团长一家终于把小大夫迎进了家门。

这个小大夫治病的法子很特别,他先把那个醋泡了五天的熟鸡蛋捞出来,当着孩子妈妈的面儿放进锅里加上佐料和纸包里的药面儿煮了起来。开锅的时候,甜香四溢!然后他将小米和南瓜一起煮粥,同时把南瓜籽仔细地选出来放在一边晾干。

随后陪着孩子一起吃饭聊天。吃完饭他建议来一玻璃杯甜草汽水儿。

然后从两只军用水壶各倒半杯,兑在一起:“小兄弟,尝尝咱这甜草汽水。喝一口甜一下午呢。”

小男孩尝了一口赞道:“甜!”

华子:“都喝掉!”

小男孩一仰脖子都喝了下去……

华子叮嘱沈团长的儿媳妇,鸡蛋按照他的法子,醋泡五天加药粉煮透,一天吃一个。南瓜小米粥要常年喝,没有南瓜就用纱布包上南瓜籽煮粥。七天后他再来。

沈团长:“这么远的路,你不住下?”

华子:“以后每七天队里才给一天假。我得搭供销社的送货车回去。不然这八十里山路全得靠双腿了。”

沈团长往外送华子悄悄问:“小唐是你未婚妻么?”

华子乐了:“呵呵,不可能啊,我才十九毛岁,她都快三十了。我们那个集体户特别好,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他们都拿我当亲弟弟。他们都想早点回城,真的很不容易。”

沈团长:“你不想进城里工作?”

华子:“暂时不想。说实话我插队的那个地方药材质量特别好。给孩子喝的甜草药液就是我从山里采的,药效好劲道足。”

华子说这话才从沈团长的眼睛里看见一股灼人的,无法抑制的。

他奶奶的,早知道你这么骚,老子还给你孙子治什么病啊。一夜被窝就把你拿下了!

晚上十点多华子才回到集体户。

满自由把饭菜端进西里屋:“兄弟,有王书记的批条了。你犯得着这么辛苦么?”

华子:“哥们儿,大丈夫言而有信。我要是不按时出工,白凌云无所谓,给王书记丢脸。咸葱叶炖土豆,得喝两口解解乏。”

国咏梅和元朝辉披着衣服走过来:“见到唐红旗了?”

华子:“哪有时间呐?我得亲自做药膳,看着那孩子把药喝进去。两个多小时。还得及早赶到供销联社大库赶运货车。”

国咏梅:“小兄弟,你太够意思了。仗义守信,不辞劳苦,这哪是什么小流氓啊?姐给你煮俩鸡蛋。”

赵国伟:“他要是流氓坏分子,天底下还有好人么?七天后我给我爸打电话,让他开货运队的汽车接送你。”

满自由:“户长,是不给老赵和我也煮鸡蛋呐?”

国咏梅:“就剩四个了。”

华子:“留着吧。过些日子我腾出工夫,咱非养几只下蛋鸡不可。大山旮旯必须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