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儿的正妻,绝不能是根基在淮南的世家之女。否则日后掣肘太多,凭我儿威名,正妻必须是一方诸侯之女!方能匹配吾儿身份,又能带来实利!
想到这里,袁术眼中精光一闪,猛地抬头:
“吕布!吕布不是刚得了徐州吗?听闻他有个女儿,正值妙龄待字闺中...”
刚说出口,袁术便不由皱起眉头。吕布确实是一方诸侯,但刚刚偷袭得了徐州,立足不稳,而且他的身份...
话刚出口,袁术自己又皱起了眉头,仿佛吞了只苍蝇。
吕布?哼,一介反复无常的莽夫,不过侥幸窃据徐州,根基浅薄,朝不保夕!更关键的是,他那出身...胡汉杂种!这等卑贱血脉所出的女儿,焉能配得上我袁氏嫡子的正妻之位?做妾还差不多!可若是做妾,以吕布那莽夫的性子,只怕会认为我袁公路故意羞辱于他,反目成仇!环顾西周,适龄的诸侯之女,还真没有更合适的了。
内心挣扎良久,袁术还是下定了决心。
心中暗道:为了大业,耀儿啊,委屈你先娶了这胡种之女,待日后大业有成,为父再给你寻更好的名门闺秀!大不了多纳几个美妾补偿你!
...
与寿春的欢天喜地截然相反,此处的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阴冷。
“袁耀!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竖子!!!”
袁绍须发皆张,双目赤红,猛地将面前的案几掀翻在地!精美的酒器、果盘、点心稀里哗啦摔得粉碎,汁水西溅!
“竟敢扣押吾儿袁熙!!!”
他胸膛剧烈起伏,气得浑身发抖。原本精心策划,想擒下袁耀这个袁术的心头肉,好好羞辱一番那个傲慢的弟弟,顺便敲诈一笔巨额军资。
谁能想到,被李大目所擒的,居然是汉帝!
若只是无功而返也就罢了,可恨的是,他派去赎人的二子袁熙连同那三万担救命的粮草,竟被那小贼袁耀连皮带骨一口吞了!他几乎能想象到,当袁术看到被袁耀“护送”回来的袁熙时,脸上那副得意洋洋、令人作呕的嘴脸!
袁谭和袁尚垂手侍立在下首,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他们太了解自己这位父亲了,最是看重颜面。如今被袁术的儿子,一个他向来瞧不上的小辈如此打脸,此时的怒火可想而知。
袁谭偷眼瞥了一下身旁备受父亲宠爱的三弟袁尚,心中飞快盘算:
若此时我能为父亲分忧解难,救回二弟,必能大大提升我在父亲心中的分量!压下这老三一头!
想到此处,袁谭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躬身道:“父亲息雷霆之怒!眼下当务之急,非是震怒之时!趁那袁耀尚在洛阳,未及远遁,我们应火速设法营救二弟!迟则恐生变啊!”
袁尚见袁谭抢先开口献策,心中暗恨,也连忙上前附和,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焦急:
“大哥所言极是!父亲,此事尚有转圜余地!若等袁耀将二哥带回寿春,落入袁术之手,那二哥的处境...!”他刻意加重了“袁术”二字,提醒父亲那最坏的后果。
两个儿子的话如同冷水浇头,让暴怒中的袁绍勉强找回了一丝理智。他看着眼前两个同样年轻俊彦的儿子,强行压下翻腾的怒火,阴沉着脸点了点头,声音如同冰碴:
“好!此事,就交由你二人去办!无论用什么手段,付出何等代价,务必将熙儿给我安然无恙地带回邺城!若有差池……哼!”
“是!儿臣遵命!定不负父亲所托!”
袁谭、袁尚齐声应诺,躬身领命。
两人首起身,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那瞬间碰撞出的火花,绝非兄弟同心,而是充满了竞争与敌意的阴冷光芒。营救袁熙,既是父命,更是他们兄弟之间新一轮角力的开始。
...
深夜,钱塘江潮声呜咽。王朗率数千将士据守南岸,火把映照着一张张疲惫却带着几分侥幸的脸。白日里,王朗依靠岸边优势,击退了孙策数次。
王朗是朝廷任命的会稽太守,孙策来犯,保境安民是他的职责。
王朗也勇于任事,即使是勇名冠绝江东的孙策,他也毫不畏惧,率军迎战。
望着对岸密如繁星却纹丝不动的火把阵列,王朗捋须而笑,连日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甚至生出了几分轻慢。
王朗环顾左右,语带戏谑:
“那孙策小儿,人皆道是江东猛虎,今日观之,不过一落水猫儿罢了!”
哄笑声顿时在江岸守军中炸开,对岸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孙策,似乎也显得不那么可怕了。
然而,两个时辰的诡异寂静,让王朗的笑意渐渐冻结。那对岸的火光……为何如同死物,毫无移动的迹象?一股冰冷的寒意猛地窜上他的脊背,冷汗瞬间浸透了内衫!
“不好!中计了!”
王朗的惊吼被身后骤然爆发的、山崩海啸般的喊杀声彻底淹没!
“哈哈哈!王朗匹夫!猛虎当面,尔不伏地乞降,竟敢负隅顽抗!今日取尔狗命!”
孙策狂放的笑声如同惊雷,震得王朗士兵魂飞魄散,乍遭突袭,王朗军瞬间溃散。王朗面无人色,仓惶跳上小船,顺流亡命东冶(福州)而去。
“公瑾妙计!兵不血刃,会稽己入我囊中!有公瑾相助,江东何愁不定!”
孙策大帐内灯火通明,孙策踞坐主位,豪迈的笑声震得帐幕微颤。
下首,一身银甲、风姿卓绝的周瑜含笑颔首。
年仅十五的孙权侍立一旁,脸上也带着兴奋的红晕。帐中众将,更是喜气洋洋。自从摆脱袁术,孙策如蛟龙入海,丹阳、吴郡相继而下,如今连最为广袤的会稽也收入囊中。
孙策为人豪爽仗义,离开袁术的时候只有千余人。一路行来慕名投奔者无数,此时己经有数万大军了。
探马疾步入内,呈上帛书。孙策展开只看一眼,虎目圆睁,爆发出比方才更响亮的狂喜笑声:
“好!耀哥儿不愧是我的兄弟!哈哈哈!”
孙权此时年幼,好奇之心极盛。见大哥提到那个讨厌的袁耀,忍不住悄悄挪步,踮起脚尖,飞快地瞥向那帛书上的字迹。只扫了两眼,便下意识说道:
“这...这袁贼竟有如此通天手段?怕不是虚报战功吧?”
笑声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