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上将军出征!

2025-08-16 2438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至于你...年迈多衰,莫要死在行军路上!还是在这沙羡养老吧,哈哈哈!!!”

众人齐声大笑,以邢道荣笑的最为张狂。黄忠的脸憋得通红,几欲吐血。

...

营帐中,除了驻守在流沂城的潘璋,与驻守在右江水寨的甘宁之外,其余武将尽皆在场。

“主公,各郡联军己至沙羡,我军以逸待劳,定能将其击溃!”

诸葛瑾笑容满面,对于此战他十分有信心。陆逊在一旁记录袁耀与诸葛瑾的对话,以做后续战事安排的参考。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会议纪要。

袁耀笑着点头道:

“不错,我军如今看似势力单薄,那蔡瑁定会轻视。只是想胜不难,可完胜蔡瑁,将其部队全歼,却有些难度。”

诸葛瑾眉头轻皱,点点头道:“不错,若是蔡瑁合兵一处,纵使大败,也可以放弃沙羡,顺着水路退回后方。如此一来,围点打援打击荆州有生力量的计策便失效了。”

袁耀叹了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自己现在兵士两万,降卒一万余。若是深入进军,粮草补给定然是麻烦事。

若袁耀狠心,就食与民,一边打,一边收缴各地百姓世家粮草财物。那还可以继续进军占据各郡,可袁耀想要荆州,不是一个对他充满怨恨的荆州。

如果自己这么做了,那和曹操有什么区别?那自己还争什么?

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可以依靠袁氏遗威过完这一世。

既然不能这么做,袁耀与诸葛瑾便另辟蹊径,定下了这个计划:围点打援。

说来简单,便是让荆州能动用的兵马,主动送到袁耀眼前来挨打。打了小的,老的就会来。

这样一来,可比劳师远征要舒服多了,而且也对未来进取襄阳有大作用。

襄阳是必须要拿下的一座雄城,可它的地势实在太难进攻,只能先消耗其有生力量,瓦解刘表的自信与势力才能将其一股拿下。

“报!!北岸出现约五千敌军!上岸后便进入山林,似是埋伏我军后退之路!”

袁耀与诸葛瑾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解,随后哈哈大笑!

“哈哈哈!这蔡瑁还真是托大,尚未开战,便己经筹谋堵住我军退路了!”

诸葛瑾也附和笑道:

“不错,这股军队处于山林之间,补给困难,若是一时未能功成,就是饿死在山林也不稀奇。我军不需出力,只需困守山林,便可全歼敌军!”

就在袁耀与诸葛瑾还没消化完这则情报的时候,又有斥候来报。

“报!!南岸出现敌军约一万人,似是意欲东进流沂城,切断我军水路!”

袁耀和诸葛瑾此刻再也绷不住了,哈哈大笑!一旁的陆逊略微沉思,也明白了这二人为何发笑,也跟着微笑起来。

“这蔡瑁可真是个人才!正愁无法分割他的联军,这下好了。蔡瑁这家伙把肉送到嘴边来了!”

诸葛瑾也是满脸笑意,对袁耀道:

“主公,是否遣人与潘璋将军前后夹击,将南岸敌军剿灭?”

袁耀略微沉思便道:“不必过于心急。蔡瑁既然堵住我军退路,定然就在这几日对夏口进军。

我军只需以逸待劳,将其击溃,两支深入的孤军便如瓮中之鳖,再难逃脱!”

诸葛瑾点头同意,目前大方向的战略都是由袁耀出具,诸葛瑾负责查漏补缺,在关键点上帮袁耀补充好细节。

这就是诸葛瑾的可贵之处,心细如发,知道袁耀心中所想,不会产生上下不齐心的情况。

诸葛瑾略微沉思便道:“流沂城虽有潘将军守卫,可士兵不足三千。公奕(蒋钦字),着你率领本部人马两千,沿水路巡查,若右江水寨与流沂城遭到袭击,可自行出击,助其一臂之力!”

袁耀点头同意,有了蒋钦这支水上的生力军,可以最大幅度保证,流沂城和右江水寨的安全。诸葛瑾做事还是很稳健的。

蒋钦拱手领命:“末将遵令!”

解决完后路问题,剩下的便是即将进攻夏口的蔡瑁了。既然是守城,自然是以逸待劳,只需安排防务即可,何时开战,是蔡瑁说了算。现在着急的是蔡瑁,而不是袁耀。

夏口城依山而建,夏口城墙距江岸仅百米,守军能首接用弓弩封锁江面。

之所以选在夏口驻军,还有一个原因是,夏口位于长江与沔水交汇之处,北上可进取襄阳,顺长江而上,可通荆州各郡。

可谓是荆州命脉般的战略要塞,只要袁耀占据此地,刘表便坐立难安!

...

邢道荣扬起得意的笑容,站在先锋战船最前端,仿佛己看到生擒袁耀、加官进爵的锦绣前程。

他特意披上了最鲜亮的铠甲,将开山大斧横扛在肩头,阳光下斧刃寒光闪闪,倒也颇有几分唬人的气势。

身后,是零陵郡的八千士兵,以及蔡瑁特意拨给他充门面的数十艘大小战船,虽非荆州水军精锐,却也旌旗招展,鼓噪喧天。

“儿郎们!”

邢道荣运足中气,声若洪钟,刻意让声音飘向后方船队观战的蔡瑁等人。

“随本上将踏平夏口!生擒袁耀小儿!让那黄口孺子见识见识,什么叫荆楚豪杰!也让某些不识英雄的老朽看看,什么叫万人敌!”

蔡瑁所在的巨大楼船之上,抚掌大笑:

“好!好一个万人敌!邢将军豪气干云,定能先下一阵!”

他转头对身边众将,尤其是脸色铁青、被勒令留守沙羡的黄忠扬了扬下巴:

“看看!这才是壮士!才是先锋之选!老卒焉能当此重任?”

众将官忙不迭地附和,谄媚之声不绝于耳。

唯有那功曹,目光扫过邢道荣那过于张扬的姿态和略显散乱的船队阵型,眉头锁得更紧,心中忧虑更甚:

骄兵悍将,未战先狂,此乃大忌!袁耀若真如文聘所言弓弩犀利,邢道荣此去怕是凶多吉少。

黄忠紧握刀柄的手背青筋暴起,他虽勇武,可只在长沙当地有些名声,并未参与什么大型战役。

蹉跎半生,一身本领也未得施展的机会。

这次合绞袁耀,是他扬名立万的最好机会,可却被蔡瑁等人轻视,连出战的机会都没有了!黄忠暗生闷气,不去理会在长江上洋洋得意的邢道荣和嘲讽他的蔡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