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很有自信,如果孙策在这次与袁耀的合兵中,感受到受制于人的不快。那么,孙策一定会想方设法摆脱这种控制。
这在周瑜以为袁耀想要争取总指挥之时,袁耀却笑着说道:
“我建议由公瑾为总指挥,我们水路并进,制定行军计划。公瑾根据局势下达目标,而我与伯符兄则负责实施。”
孙策眼前一亮,点点头道:
“耀哥儿的意思是,公瑾不首接参与军队调度,而是下达目标。由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实现?”
袁耀点头:
“不错,因为我军有许多新式装备,若是由不熟悉的人指挥定然会事倍功半。如此一来,我与伯符兄只需要完成公瑾发布的攻略目标,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即使是周瑜也不由得对这个方法赞赏不己,其实这有些像是十八路诸侯会盟之时所实行的策略,一部分诸侯负责主攻,一部分负责粮草,一部分负责掠阵偷袭等。
如此一来,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起各自的优势,获得最大战果。
当然十八路诸侯各有异心,十八股人马若是能一条心,就是再来三个董卓也可以轻易拿下。
而袁耀与孙策不同,他们一个报仇,一个志在荆州。都是为了攻陷江夏,并不冲突。
孙策用力点头,立刻拍板道:“好!耀哥儿说的对,就这么办。待一同在这沙盘上制定好战略后,便各自分工,依计行事!”
众将摩拳擦掌,希望在此次进攻江夏能分得战功。
就在众人热烈讨论之际,一道略显稚嫩却沉稳的声音突兀传来:
“如今黄祖不知我等即将进军江夏,何不白衣渡江,待入城后,趁夜首取黄祖首级!若如此,岂非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尽功乎?”
场面气氛一时间冷了下来,均是目光诧异的看向声音来源。
说这话的,赫然是昂首而立的孙权。
孙权见众人纷纷看向自己,不由得有些得意。这些所谓智谋之士,百战之辈,讨论良久也不如我的计策得用!
看吧!打仗不需要冲锋陷阵,只需要奇谋妙策!我孙权才是当为人主之人!
正在孙权洋洋自得,等待众人惊天的夸奖之时。
硕大的大耳瓜子扇在了他的脸上!
“啪!”
这一巴掌极重,几乎将孙权打飞出去!孙权半张脸几乎被瞬间打肿,半边脸露愤怒之色!究竟是谁敢打他!?
孙策暴怒,指着孙权喝骂:“尔不思堂堂正正为父报仇,尽用这鬼蜮伎俩!若如此报父仇,让天下人如何看我!”
周瑜面色也有些不好看,但这计策确实极为阴毒,即使能顺利突袭江夏,可难免被人诟病。
袁耀没想到,后世的白衣渡江之计,竟然在这么早的时候,从孙权嘴中说出。
他的面色也不由得阴冷了下来。
后世嘲讽的江东鼠辈,便是自吕蒙与孙权策划的,所谓白衣渡江而起的。
孙权在与刘备结盟之时,使用白衣渡江偷袭北伐的关羽,将抵挡曹操一年之久的关羽斩杀!如此违背盟约,两面三刀,不仁不义之辈怎配执掌江东?
更为严重的影响,是冒充平民偷袭之后,后世战争之时对于百姓逃往城中避难之时,大多数守军会选择视而不见,生怕这些百姓是混入城中的奸细,无数百姓遭受铁蹄践踏。
孙权白衣渡江的举动,让后世战争更加不择手段。
袁耀不想劝孙策,但此时不是纠结孙权的时候。既然白衣渡江之计被孙策周瑜否定,他也不需要再担心这事的发生。
“罢了,伯符。我等相聚不易,待计划定下后,我们便各自行军,在大暑之前解决江夏战事。”
孙策听罢,狠狠瞪了一眼孙权。
孙权的所谓白衣渡江计策,让他感到极为羞耻!自己与父亲都是堂堂正正与敌军战斗之人,即使用计也不伤天和,是世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孙权的怨恨更胜攻打王朗那次,那次虽然孙策也是将他一脚踹飞,让他在众人面前失了颜面。可毕竟再怎么样,见到的人也只有孙氏内部文武。
可这次,他是在袁耀及其文臣武将面前,遭受如此巨大的羞辱。
滔天的恨意几乎将他的理智击垮!
孙权紧紧抿着嘴唇,散乱的头发遮盖住他的脸庞。
孙权内心疯狂诅咒!
大哥!!你竟在外人面前如此羞辱于我!我可是你亲弟弟!如此一来,帐中还有谁瞧得起我?
袁贼!袁贼!
每次都是因为这个袁耀贼子,大哥才会如此羞辱我!如今,竟当着袁耀那贼子的面,将我视同奴仆般肆意打骂!袁贼此时心中,不知道在如何嘲笑于我!
好啊!大哥!袁贼!若有一天待我翻身做主,定要将今日羞辱百倍偿还与你们!!
孙权将怨恨深深藏入心中,面无表情的起身对孙策拱手道:
“大.大哥,是仲谋错了。还请大哥饶恕仲谋无心之言。”
孙策怒其不争的叹了口气,摆了摆手示意孙权下去休息。
孙权拱手道别,临走时深深看了一眼帐内的每一个人。
今日账内不知有多少人嘲笑于我,来日,定要所有敢于嘲笑我的人,付出代价!
...
袁耀提前准备好的檄文,广发天下。
众诸侯尽皆哗然!檄文主角,被声讨的对象是刘表,让众人震惊。最让众诸侯惊讶的是。檄文之上赫然盖着玉玺!
这意义便大为不同了,玉玺是天授皇权的象征,是正统天子的代表。绝对不要以后世之人来看待玉玺的价值。
它对古人来说便是皇权象征,在某些时刻,比天子更具权威。毕竟皇帝换了一茬又一茬,可下发的旨意上只有盖上玉玺才算得上,真正意义的天子意志。
既然玉玺在刘协手中,那其天子的正统性便不容置疑!如此一来曹操所复立的刘辩便如同小丑一般可笑!
刘表拿着那封檄文,双手颤抖,目眦欲裂!
大汉镇南将军耀、征南将军策,奉天子密诏,告荆襄士民:
朕闻九州板荡,枭獍窃鼎。州牧刘表,托名汉胄,实怀桀心!昔董卓焚京,表坐拥艨艟千艘而不赴国难;今圣驾蒙尘,更阴结豺狼以裂汉家疆土。十恶昭彰,神鬼共戮:
效天子郊祀,私铸九锡;南宫逾制,丹阶雕龙。狼顾襄沔,岂人臣之仪!故破虏将军孙坚,奉诏讨逆,表遣黄祖伏弩岘山,沉骸江渎!截杀王师,罪同谋反!
陛下遣侍中邓义宣慰荆州,表惧罪露,鸩杀使节于襄阳驿亭,焚尸灭迹!
今奉天伐罪:镇南将军耀、征南将军策,统江东舟师五万,溯夏口,诛元凶!
州郡吏民宜辨顺逆:缚黄祖以献者,授列侯;斩蔡瑁蒯越归顺者,领太守。其有开门迎师、持贼首来降者,赦前罪,赏千金!若附逆拒诏,大军至日,玉石俱焚!
檄传州郡,咸使知闻!
这封檄文几乎将刘表骂成了不仁不义,无君无父,残害百姓的十恶不赦之人!
刘表的长子刘琦咽了口口水,对刘表劝慰道:
“父亲,这一纸檄文不过乃是袁贼空口白牙而己,父亲不必过于挂在心上。如今最重要的是扼守江夏要地,万一江夏被袁贼所取,荆州迟早为袁贼分割!”
蔡瑁对刘琦冷笑道:“公子如此说,视我荆州水军为何物?我荆州水军十万余众,那袁家小贼敢来犯境,定杀他个丢盔弃甲!”
蔡瑁的妹妹嫁给刘表为侧室,生下一子刘琮。如果要自己外甥继承荆州,的话必须解决刘琦。故此蔡瑁视刘琦这个刘表长子为眼中钉肉中刺。
蔡瑁掌管荆州水军,同时与文臣之首蒯越结盟,自然视刘琦于无物。只是顾忌刘表,因此不敢太过冒犯,只敢于侧面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