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
就在这时,九天之上的天幕再次一震。
一个新的内容出现。
【天幕第三探:诸侯治下子民榜】
看到这一幕后,天下万民和众诸侯都屏住了呼吸,深怕影响到这神圣的一刻。
各路诸侯更是心脏砰砰直跳,期待着榜单上能出现自己的名字。
【诸侯治下子民榜第十名:河内太守王匡,治下子民八十六万余!奖励粮草十万石!武器装备一万套!战马一千匹!】
【诸侯治下子民榜第九名:幽州牧刘虞,治下子民一百二十三万余!奖励粮草二十万石!武器装备两万套!战马两千匹!】
【诸侯治下子民榜第八名:兖州牧曹操,治下子民三百七十九万余!奖励粮草三十万石!武器装备三万套!战马三千匹!】
【诸侯治下子民榜第七名:大汉相国董卓,治下子民三百九十二万余!奖励粮草四十万石!武器装备四万套!战马四千匹!】
【诸侯治下子民榜第六名:徐州牧陶谦,治下子民四百二十万余!奖励粮草五十万石!武器装备五万套!战马五千匹!】
天幕之上,随着一个个诸侯排名出现,一道道金光也是闪烁而出。
金光所携带的奖励全部出现在了上榜诸侯所在辖区的库存当中。
可以看得出来,此次金榜的天道奖励比之上一次领地榜的时候的奖励更加丰厚。
尤其是战马,对于一些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诸侯,那可是稀缺的战略资源。
一般人可弄不来。
就算买来了在运输的路途中,也会有被截胡的危险。
而武器装备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以万套计也是个天文数字了。
在这个只有将领才有资格全副武装的年代,这以万计的武器装备对于众诸侯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将一支兵马全副武装化,由此带来的军队实力的上涨可不是一星半点。
全副武装的军队和穿着皮甲、手持木棍的军队打起来,简直就是毫无悬念。
这次金榜奖励的武器装备和战马都比上次领地榜奖励的黄金有用多了。
毕竟现在是战乱年代,兵马才是最重要的。
和平年代黄金自然比武器装备、战马有用,除非你要造反。
但是战乱年代,黄金说白了跟粪土没啥区别。
像武器装备、战马这些战略物资,在才是真正的千金难买。
轰!
很快,排名靠前的上榜诸侯的名字也一一展现出来了。
【诸侯治下子民榜第五名:后将军袁术,治下子民五百三十四万余!奖励粮草七十五万石!武器装备七万五千套!战马七千五百匹!】
【诸侯治下子民榜第四名:荆州牧刘表,治下子民五百六十五万余!奖励粮草一百万石!武器装备十万套!战马一万匹!】
【诸侯治下子民榜第三名:益州牧刘焉,治下子民六百一十九万余!奖励粮草一百五十万石!武器装备十五万套!战马一万五千匹!】
……
冀州。
邺城。
袁绍神色激动地看着天幕上面的文字,而他三个儿子当中最为聪慧的三子袁尚趁机拍马屁道:
“恭喜父亲!如今那天幕还未出现父亲您的名字,想来这第一名,肯定是非您莫属了!”
看到袁尚率先开口,一旁的袁熙也是不甘落后道:
“不错!父亲,这天下有数的诸侯基本上都出现了,但是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父亲您的名字,想来这第一名的位置非您莫属了!”
闻言,袁绍也是颇为认同地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如今天下大部分有实力的诸侯都已经上榜了。
剩下的诸侯当中,最强的莫过于他和安西王萧玄了。
而他如今坐拥天下第一人口大州冀州,还吞并了青州,坐拥两个大州的他,没有理由不是第一。
至于安西王,所在的地盘都是原先西域还有凉州、并州这种苦寒之地,人口稀少。
虽然地盘面积大,但是论人口数量,那绝对是短板。
在袁绍看来,安西王强就强在他的军事实力和麾下武将的强大,但是其经济实力一定是短板。
不然也不会放任各路诸侯安心发展两年而没有丝毫动静了。
原因就是因为安西王麾下的地盘所产生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他征伐天下。
所以袁绍非常自信,此次天幕的第一名一定是他。
……
兖州。
昌邑。
曹操已经接收到了曹洪传来的消息,州府库存内确实多出了大量的粮草和武器装备。
至于战马,则是凭空出现在了马场。
听到这个消息后,曹操也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多了大量的粮草、武器装备,又可以着手征兵了。
并且曹操也可以借助此次天道奖励的三千战马,组建他心目中一直想要组建的骑兵。
曹操将他想要组建的骑兵称为“虎豹骑”,是一种重骑兵、轻骑兵相结合的特殊兵种。
原先是迫于兖州地区不产马,所以曹操这个想法只能存在于幻想当中,无法落到实处。
如今有了天道奖励的三千匹战马,终于可以真正组建了。
忧的则是曹操排名第八都获得了如此丰厚的奖励,那么排在前面的诸侯又会获得多么丰厚的奖励。
尤其是曹操的老朋友袁绍,在曹操看来本次诸侯治下子民排行榜的榜首,非袁绍莫属。
毕竟冀州乃天下第一人口大州,实在是太富饶了,远非他所在的兖州可比。
本次天幕第一名一定可以获得极为充沛的战略资源,这对于本来就强盛的袁绍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而袁绍强盛的后果就会导致曹操的危险。
毕竟他和袁绍这个盟友关系也只是暂时的,等袁绍一统河北之后,下一步一定是南下。
而袁绍南下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他曹操,也就是说曹袁之间必有一战。
袁绍如今获得如此丰厚的战略资源,只会进一步拉开他和曹操之间的差距。
到时候曹袁真要一战的话,曹操又该如何抵挡?
这些对于极具战略眼光的曹操来说,都是需要考虑的。
想到这里,曹操也不由得叹息一声。
“哎~”
这个叹息声非常明显,曹操麾下众文武也全部听到了。
作为谋臣之首的荀彧看到自家主公情绪不对,出声劝解道:
“主公不必如此,这天幕只是以人口数量进行排列的。我们兖州地盘小并且年年遭受战乱,如今子民稀少也是正常的。”
“而排在主公前面的董贼、徐州陶谦和淮南袁术,虽然治下子民多于主公,但不过冢中枯骨耳,迟早必被主公所擒,不足为虑!”
荀彧话音刚落,一旁的戏志才、程昱等人也是纷纷劝解道。
“文若所言不错,此次榜单虽然奖励极为丰厚,但终归是按子民数量排的,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实力。故主公不必如此挂怀!”
听到众人的劝解后,曹操也是重新打起精神,脸上露出赞同之色,自信道:
“尔等所言不虚,是操着相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排到前面的人都有谁吧。”
荀彧听到这话,立刻说道:
“主公,这排名第一的肯定是袁绍无疑。第二的话应该就是益州刘焉或者是荆州刘表。”
曹操听完此话,立刻问道:
“那安西王呢?安西王应该排名第几?”
荀彧听闻此话,本就对萧玄不喜的他,淡淡道:
“萧玄所占据的地盘虽然广阔,但大多都是荒芜之地,人烟自然是极度稀少的。”
“他所占据的凉州人口不过五十万,并州整个州加起来人口也就六十万出头,更何况他只占领了其中四郡,人口自然是更少。”
“至于原先的西域、现在的西凉,人口也不过百来万,再加上萧玄从洛阳地区掳走的百万人口,萧玄治下的人口撑死四百万。”
曹操听闻此话,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但随即曹操发现了华点,反问道:
“但是据我所说,安西王麾下的兵马数量不下六十万,如果真的只有四百万人口的话,如何能养六十万大军?”
荀彧对于曹操的疑问显然是早有预料,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道:
“主公,首先,萧玄到底有没有六十万兵马,这点就是个未知数,毕竟从来没有人亲眼见过。”
“萧玄的六十万兵马只是众人将他上次讨董之战时带的四十万大军,加上凉州战场岳飞麾下的二十万岳家军,总计得到的萧玄的兵马总数。”
“但是凉州战场我们谁也没有经历过,所谓的岳飞以及岳家军到底有没有二十万兵马,这点就值得存疑。”
“至于萧玄东征所携带的四十万大军,真正在众人眼前得到亮相的不过十万,其余的三十万据说都驻扎在并州,那么这剩余三十万大军得到具体数量就无法得到证实。”
“退一万步讲,哪怕萧玄真的有六十万大军,那也只能说明萧玄此人穷兵黩武,不体恤民生,现在看似强盛一时,其实不足为虑。”
“因为一个只知晓军事而不懂民生的人主,是绝对走不长远的。”
荀彧对于萧玄的感官本来就不好,所以评价也极为锐利。
当然,荀彧也不是那种因为个人喜好而随便胡诌的人,所说的话也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曹操听完荀彧的分析,也是暗自点头,绝对荀彧分析的没毛病。
如果安西王真的如荀彧所讲,是个穷兵黩武之人,那么就不足为惧了。
因为曹操有十足的把握,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一边发展经济、一边发展军事,迟早会超越萧玄。
况且一个穷兵黩武的人,也不配当他曹操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