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章 参加国防科技大学研究院考试1

2025-08-15 1897字 1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宋家老宅的藏书阁,在午夜时分凝成一方巨大的墨池。空气里沉浮着细小的尘埃,那是百年时光碾碎后留下的骨屑。十五岁的宋若槿蜷在厚重的黄花梨木圈椅里,像一枚被遗忘在古卷深处的书签。七天了,从旅行归来的风尘仆仆,到一头扎进这书山字海,指尖抚过兵书发脆的纸页,一种沉甸甸的渴望,如同深埋地底的种子,终于顶开了压在心头的那块巨石。

该做点什么了。

念头一起,便再无法按捺。她推开沉重的雕花木门,吱呀声在静夜里格外刺耳。夜风带着庭院里草木的湿冷气息灌入。穿过曲折的回廊,脚步落在青石板上,轻悄无声。书房的门虚掩着,暖黄的灯光流淌出来。她停在门口,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混着松烟墨的苦香和一种无形的、属于新任族长的巨大压力——那是公司文件、财报和战略规划堆积如山的气息。她抬手,指节轻轻叩在冰凉的门板上。

笃,笃笃。

“进。”里面传来宋若桢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旧沉稳。

她推门而入。十九岁的宋若桢坐在宽大的紫檀书案后,灯光勾勒出他年轻却己显棱角分明的侧脸。案上堆满了摊开的报表、项目书和待签字的文件,几乎将他淹没。他正专注地看着一份厚厚的《宋氏集团海外并购风险评估》,眉头微锁,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案角,一盏简约的金属台灯散发着冷白的光。

“大哥。”宋若槿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穿透了文件的海洋。

宋若桢抬起头,看到是她,眼中锐利的审视瞬间化为温和的关切,只是那关切深处,藏着一抹挥之不去的忧色。“小槿?这么晚还没休息?身体感觉怎么样?”他放下手中的金笔,身体微微前倾。帝京关于宋家小女儿体弱、需在老宅静养的消息,正是宋若槿自己要求他放出去的烟雾。他明白自家小妹的用意,尽管现今帝京乃至整个华国都风平浪静,可周边国家小动作不断。树欲静而非风不止,尤其是西大世家这大树。

宋若槿向前走了两步,停在书案前,没有回答关于身体的问题,而是将一份打印工整的《国防科技大学研究院少年班入学申请书》轻轻放在那堆厚厚的文件上,推到他面前。

宋若桢的目光落在“国防科技大学研究院”那几个加粗的黑体字上,瞳孔微微一缩。他拿起那份薄薄的申请书,逐字逐句地看下去。书房里一时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和他越来越沉的呼吸。

良久,他放下申请书,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椅背,双手交叉放在身前,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抬眼,目光复杂地凝视着自己的妹妹,那眼神里有心疼,有不解,更有深沉的忧虑。

“小槿,”他的声音低沉而慎重,每一个字都斟酌着分量,“战场,不是老宅的后花园,随时都有意外发生。枪林弹雨,不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游戏。”他点了点那份申请书,“那里,是真正的生死之地。你的身体……哥知道你接受了五年严苛的训练也不愿一首处于家人的保护之下,但有些路,比想象中艰难百倍。”他没有怒吼,但那份沉重的担忧如同实质般压在空气中。

宋若槿迎着他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一丝闪躲。她没有辩解自己的身体,而是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从文件堆里抽出一份《宋氏药业第三季度战略简报——军用特种急救包市场拓展分析》,推回到宋若桢面前。

“哥,”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洞悉,“宋家的战场,华国的战场,从来就不止一个维度。父亲在国防部的沙盘前,母亲在装甲集群的指挥车里,你在宋氏集团的并购案和研发实验室里,二哥在这么多年的政事政绩中研究……”她的指尖点在简报上“军用”、“战略”那几个关键词上,“而我选择的战场,在国防科大的实验室里,在未来的基层部队里。这是另一种守护,另一种开拓。我需要去那里。”

宋若桢看着妹妹平静却坚如磐石的眼神,又看看那份指向明确的简报,喉结滚动了一下。他知道父亲和母亲早己知道女儿的决定,并给予了他们军人式的、带着担忧却坚定的支持,只反复叮嘱她“务必保护好自己”。此刻,他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了这个从小体弱、被家族小心翼翼呵护的妹妹,那看似单薄的身躯里,蕴藏着怎样惊人的决心和早己磨砺出的锋芒。

他沉默了许久,书房里只有时钟滴答的声音。最终,他长长地、无声地叹了口气,那叹息里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绪。他拿起那份申请书,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钢笔,拔开笔帽。

“保护好自己,小槿。”他的声音带着兄长特有的沙哑和郑重,笔尖落在监护人签字栏,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宋若桢。“宋氏药业‘体弱静养’的公关稿,我会让他们继续发。”这既是掩护,也是他此刻唯一能给予的支持和守护。

宋若槿看着大哥签下名字,紧绷的肩线几不可察地放松了一丝。她轻轻点头:“谢谢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