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 章 选太子妃

2025-08-19 2395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王爷/九哥”罗氏和宋芝芝的声音同时响起。

明煜辰是先帝最小的儿子,排行老九。

因为和宋景珩、宋芝芝一起长大,所以称呼上,没有外人时,她喊他九哥。

罗氏轻步走到榻边,眼中噙着泪光:“相公,伤得可重?”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宋景珩缠着绷带的手臂。

宋景珩握住妻子的手,咧嘴一笑:“不妨事,不过蹭破点皮,过几日又能活蹦乱跳了。”

宋芝芝微笑着说道:“九哥,粮草己经送过去了。”

明煜辰闻言,转身对守在门外的亲卫吩咐:“传令下去,今夜全军加餐,让将士们吃顿饱饭。”

“是!”亲卫的声音明显雀跃起来。

不多时,军营各处传来此起彼伏的欢呼声,火头军的大锅里煮着难得的稠粥,连空气中都飘着米香。

夜半时分,明煜辰独自站在城楼窗前。

远处敌营的火把如繁星点点,他着腰间玉佩,低声自语:“但愿王妃所言非虚……这场仗,能早点结束。”

*

皇宫内!

内殿,烛火摇曳。

太子捏着刚到的八百里加急军报,指节发白。

【战王无残疾,上阵杀敌,粮草不足,恐会战败。】

太子拿着密信,匆匆来到皇后的寝殿。

“好个战王!好个明煜辰!”皇后凤眸含煞,将茶盏重重掷在地上,“装残废这么多年,忽然离开京城,本宫就知道他图谋不轨。

他分明是要借战功收拢军心,民心,朝臣,他的意图昭然若揭。”

太子眼中寒光闪烁:“不如伪造他与楚离国往来密信,用父皇印玺下诛杀令?”

皇后冷笑:“单凭一纸诏书如何取他性命?”

她突然压低声音,“泽儿,舍个幽州城又何妨?你即刻密信楚离三皇子,愿意将幽州城送给他,并许他一个和亲公主,而且娶白茜茜为侧妃,安抚楚离国。”

太子不解:“母后,白茜茜现在是个废人,还是个哑巴,您让我娶她?还有明煜辰如今守着幽州,怎么能轻易送出?”

“你把她娶回去随便扔一个宫里,配上几个人伺候,又没让你和她举案齐眉。

至于明煜辰,戚家军里那几个老将,可是你父皇一手提拔的,让他们带着精锐“奉命回防”

皇后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没了将士的战神,不过是只没牙的老虎。”

太子嘴角扬起一个狠毒的弧度:“知道了,这样天下人都会认为是他丢了幽州,然后再伪造信件,将他钉死在耻辱柱上。”

两人相视而笑,仿佛己看到明煜辰身败名裂的那一日。

皇后轻声道:“待除了战王,你那父皇……也该龙驭上宾了。”

如今朝中大臣皆被软禁在府,府外禁军日夜巡视,防止他们离开京城。

各家产业被以“作军资”之名多数被拿走。

官员也是敢怒不敢言。

还有更荒唐的是,在这边关战火连天的时节,皇宫内却张灯结彩,筹备着太子的选妃大典。

尚宫局的嬷嬷们捧着贵女名册来回穿梭,朱红色的礼单上密密麻麻列着各家闺秀的姓名。

朝中大臣们如坐针毡,府中有适龄女儿的人家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谁都知道,此时入选太子妃,不亚于将全族性命押上赌桌子。

若战王得胜回朝,这龙椅上坐的是谁还未可知。

工部尚书府上,烛火彻夜未熄。

他府中的嫡次女,年十七,在一众闺女中颇有才名。

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当选,他卖掉一个铺子,向药王谷求了药。

“小姐,该用药了。”老嬷嬷捧着药碗的手微微发抖。

工部尚书嫡次女杨清梧凝视着药汁,此药服下后,肌肤会渐渐生出可怖的红斑,一年内不服解药脸上便会溃烂。

她声音轻颤:“女儿喝,女儿不怕丑。”

老尚书背过身去,喉头哽咽:“嗯,孩子,这样总好过……让那对母子拿捏我杨氏满门的性命。”

礼部尚书家的想法完全和这些大臣相反,礼部尚书邢夫人因为之前交代的差事没有办妥,一首不受皇后待见。

如今她拿出自己的嫁妆买通宫里的嬷嬷,将自己女儿的画像刻意美化三分。

为的是一举拿下太子妃之位。

皇后那些老婆婆手里的画像一一对应名册。

她中意的自然是工部尚书嫡次女,听闻这女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长的也是清秀可人,之前她倒从未注意过。

“传本宫懿旨,工部尚书夫人携嫡次女进宫觐见。”

旨意传到工部尚书府上时,工部尚书长舒一口气,幸亏这药吃的及时。

次日!

皇后看到围着轻纱的杨清梧,脸色有些不悦:“见本宫还遮遮掩掩,成何体统?”

杨夫人急忙拉着女儿叩首:“娘娘恕罪!小女清梧近日脸上起了红斑,怕惊扰了娘娘,故而带着面纱。”

皇后己冷声说道:“无事,拿下来看看。”

轻纱飘落的刹那,殿内宫娥齐齐倒吸凉气,只见少女原本如玉的面容上,布满了骇人的红斑,有几处甚至己经溃烂流脓。

皇后嫌弃的挥手:“带上吧!”

太子妃自然不能选一个毁容之人,草草的说了几句,便打发她们回去了。

出了宫门的杨夫人和杨清梧相视一笑,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最终,太子妃之位定给了大学士的孙女~赫知微。

而太子侧妃,则分属楚离国六公主白茜茜与礼部尚书的嫡女邢丹霓。

朝臣们对太子纳楚离国公主为侧妃一事颇有非议,私下里都道这白茜茜来历,明明是敌国细作。

可满朝文武纵然心有不满,却无一人敢当庭谏言,只得在退朝后聚于暗处窃窃议论。

“你说说,皇后与太子此举何等荒唐!那楚离国本是敌邦,如今竟将其公主赦罪接入东宫,还封了侧妃,这与引狼入室何异?”一人压低了声音,语气里满是愤懑。

另一人叹了口气,满面颓唐:“不瞒各位,这官我是一天也做不下去了,实在窝囊!倒不如辞官归乡,落个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