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他颁布了一则《求贤令》。
其中有言“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当年祖宗秦穆公在岐山雍水创业的时候,拳打晋国脚踢戎狄,诸侯排队喊大哥。
可是自从出了厉公、躁公、简公、出子西代败家子搞事,魏赵韩抢走咱河西地盘,诸侯把秦当野人,耻辱啊!
有谁能让秦国雄起?我给他高官,分他土地,说到做到!
秦孝公这份求贤若渴之心很快传遍了中原。
有个年轻人看到了这份求贤令之后,来到了秦国。
他是卫国人,名叫公孙鞅。
公孙鞅早年间是在魏国就业的,是在魏国相国公叔痤手下担任中庶子。
公叔痤还是非常赏识公孙鞅的。
只是还没来得及举荐呢,自己就病重要死了。
在公叔痤病危的时候,对魏惠王说道:“大王啊,公孙鞅可是个奇才啊,你要是要用他,就让他任国相,要是不用他,那就必须杀了他!别让他投奔其他国家啊!”
魏惠王:神金,你这说的也太夸张了。
他根本不以为然。
后来,公叔痤又对公孙鞅说:“你快逃走吧!为了国家我己经跟魏王说了,要么用你要么杀你!”
公孙鞅听完,只是笑了笑,说道:“别瞎寻思了,大王既然不听你的话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
公孙鞅看人还真准。
魏惠王只是当他是个小卡拉米,根本没怎么在意他。
因此,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来到了秦国。
公孙鞅怀里抱着李悝《法经》入秦,通过宠臣景监,连续三见孝公。
第一次见面,公孙鞅跟秦孝公谈“帝道”,主要是讲述尧舜之道的。
秦孝公听着听着,首接开始打呼噜了!
第二次见面,公孙鞅跟秦孝公谈“王道”。主要是儒家的仁政。
秦孝公听着听着,首接说公孙鞅太迂腐!
第三次见面,公孙鞅跟秦孝公谈“霸道”,主要是如何富国强兵。
秦孝公首接吭哧吭哧膝行向前,朝着公孙鞅的面前凑,然后两人一连热情交谈了好几天,终于达成了共识!
变法!
秦孝公在朝堂上刚提出要变法。
立刻就有旧贵族和权臣跳出来反对了。
旧贵族甘龙、杜挚反对变法,称“利不百不变法”“法古无过”!
公孙鞅首接在朝堂上怒喷:“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他的意思是,治理国家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
要使国家富强就不能拘泥于过去古代的制度!
商汤、周武王就是因为没有遵循古代法度而成就了王业,夏桀、商纣就是因为没有改变旧的礼制而导致了灭亡!
于是。
秦孝公坚持力排众议,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颁布了《垦草令》作为变法序幕。
垦草令主要的内容就是,刺激农耕,抑制商业,削弱贵族特权,让他们也要种地务农!
在正式变法之前。
公孙鞅在咸阳城南门口立了一块木头。
并且公然宣布,只要有谁能把这块木头搬到北门去,首接赏给十金。
围观群众都觉得很奇怪,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也不敢掺和。
公孙鞅首接又把赏金提高到了五十金。
有个平民终于忍不住了,首接就把这木头扛起就走,从南门扛到北门去了。
他搬完之后,当场得到了五十金的赏钱!
秦国热搜当即就炸了。
这官府说话还真算话啊!
官方讲信用的观念很快深入人心。
公孙鞅开始正式变法了。
变法主要涉及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多个层面。
首先,在政治上:
其一,废除世袭贵族特权:“宗世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其二,推行郡县制,将整个秦国划分为31个县,县令全部由国君首接任命,这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其三,就是制定了极其严峻的刑法,《秦律》,推行“连坐法”,一个人犯了罪,不要说全家了,就连邻居也要一并论罪!
这社会管控顿时就强化了不少。
在经济上:
其一,废除了井田制,“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这一法令在当时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二,重农抑商,种地多的,免除徭役,商人的地位受到限制。确保了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基础。
其三,统一度量衡,颁布标准的度量衡制度,要求全国进行统一,便利全国经济交流与税收征管。
在军功改革上。
建立了军功爵制度:“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你只有有了战功才有尊荣,你要是没战功,就算有钱人家也瞧不起你。
秦国的士兵们可以凭借斩首数量获得爵位、田宅、仆役。
极大地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可以说当时人头就是昂贵的货币了属于是。
另外,还改革了户籍制度,施行“编户齐民”,把所有的百姓都编入户籍,方便征兵、收税和管理。
这一系列的变法很快就轰轰烈烈地在秦国展开了。
秦国的权贵们当然非常不乐意这次变法。
因为他们的利益严重受损了。
甚至有老贵族痛骂公孙鞅:“卫鞅豺狼也!”
可是秦孝公坚决支持公孙鞅,能怎么办呢?
当然是搞暗中破坏啦!
某日,太子赢驷酒驾闹事,在街上乱闯,撞伤了人。
刚颁布了法令,这就犯事儿了。
太子犯的事儿,是管还是不管?
秦孝公一咬牙,治太子的老师!
于是,太子的两个老师,首接被上了刑——公子虔被割了鼻子,公孙贾脸上被刺了字。
老师们:???
不过贵族们倒是真被吓住了。
还真不留情啊!来真的了!
贵族们自此不再敢肆意反对。
后来,公孙鞅甚至抓捕了反对变法、触犯新《秦律》者七百多人,在渭水河畔首接公开处刑,全部斩杀!
据说当时鲜血染红了渭水,哭嚎声甚至震动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