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之聿领了命令,便准备生火。
他见屋内的柴火不够,便在檐下劈了些,拿了进来。
沈初禾侧眼看他一眼。
裴之聿轻车熟路地点了火,把火引放入灶膛,轻轻吹着气,然后往里头添着细柴。
沈初禾颇感意外,没想到他还挺靠谱。
她回过头继续捣着碗里的老姜。
越捣越感觉不对劲。
这是她第一次做姜撞奶,望着这一层姜汁,应该是够了吧?她闻着这辛辣的味道都感觉要痛哭流涕了。
于是她又把碗里的姜,减了一半出去。
沈初禾把姜汁滤出,然后静放沉底。同时不忘提醒裴之聿,把煮好的牛奶拿出来放凉。
然后,在裴之聿满怀期待的目光中,她把热牛奶从一约莫一尺高的地方冲入姜汁碗中。
“可以了?”
沈初禾反手抄起木盖,盖住了碗口:“再等个半刻钟。”真是个大馋小子,瞧把他急的。
裴之聿就这么等啊等,终于等到了姜撞奶凝固。
“我不知道味道如何,你不嫌弃的话尝尝吧……”沈初禾还没说完。
他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勺。
下一秒,沈初禾就看到裴之聿的表情有些僵硬。
沈初禾望着被硬控了三秒的裴之聿,有些着急:“你没事吧?”
“没事,就是……有点辣。”裴之聿拿起勺子还想继续吃。
沈初禾觉得他的评价很委婉,虽然她又减了些姜出去,但应该还是放多了。
她拿起碗就想把它倒了:“不好吃的话,就不要吃了,我再重新试试。”
裴之聿拦下了她,把碗拿了过来:“好吃的,我喜欢吃辣,我口味重。”
听到这话,她心里蓦地一颤。
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似是也落进了她的心里,溅起了一层层涟漪。
前世,无论是在比赛中,还是其他活动中,沈初禾都习惯了百分之百的成功,但这是第一次有人告诉她,原来失败,也值得被肯定。
而且沈初禾哪里看不出来,裴之聿其实最喜欢吃甜的。
她平复了心情,说道:“那我再重新试试?”
“好。”裴之聿吃完,利落地把碗放回去,顺手将碗擦洗了一番。
沈初禾这次吸取了教训,只用了一勺的姜汁。
并且她在滚烫的牛奶里提前化了一些红糖进去。
她端着牛奶,再次把它冲入姜汁碗中。不知为何,这次她有信心得多。
半刻钟后,沈初禾打开了木盖子。
红糖姜撞奶的表面光滑如镜,瞧着倒像是豆腐花,颜色偏奶黄,带了些红糖的褐色。
若是要放在铺子里售卖,可能还需再加点什么装饰一下……
“你尝尝?”沈初禾试探地问道。
裴之聿微微颔首。
把红糖姜撞奶端了起来。
他用勺子轻轻划开,撇了一半进另一个干净的碗里:“你也尝尝。”
随后就不再废话,舀了一勺细细品味起来。
口感丝滑,奶香醇厚带着细丝丝的甜味,后头,姜汁的辛辣才略微返了一些上来。
裴之聿简洁了当:“好吃。”
沈初禾闻言,心中有些雀跃,也尝起了另一半。
确实还不错!难道她真的真的是甜品天才吗?!
最后,沈初禾又做了几个成功版的姜汁撞奶,给大丫端去了一碗。
大丫看书看累了,正躺在床上发呆。
沈初禾轻轻敲了敲大丫的房门,便推门而入。
她轻声道:“给你做了红糖姜撞奶,可以驱寒,你要尝尝吗?”
大丫见姑姑端了好吃的来,原本还病怏怏的,立马高兴了起来。
“尝,当然尝!”
大丫接过碗,舀了大大一勺送进嘴里。
都不用嚼,只轻轻一抿,醇厚的奶香混着一些姜的辛辣,就在她嘴里化开。
“好吃好吃!香中带甜,甜中有辣,好吃得不行。”
沈初禾轻轻一笑。
上了学堂以后果然不一样,大丫说起话来都像个小夫子一样了。
沈初禾叮嘱道:“那你吃完觉得不舒服的话再休息一下。别看小人书了,累眼。”
大丫听话地点点头。
傍晚,雨终于停了下来。
沈丰田他们也到了家。
沈初禾把红糖姜撞奶端了上来,给他们祛祛寒。
“这是我研究的新品,现在这个时候吃,最合适不过了,你们尝尝。”
沈丰田一尝。
确实别有风味,连他这种不爱吃姜的都能接受。
“今天一禾塘生意怎么样?”沈初禾问道。
“哎!”何氏叹了口气,“今儿个天凉,这雨又是断断续续的,开头没卖多少出去。”
沈初禾了然,她猜到会是这样,刚想开口安慰……
何氏又道:
“不过,中午的时候雨下得最凶!困住了不少行人。我们铺子门口也有避雨的。”
“后面,是佑娣提议,叫他们进来避雨,于是店里的人便多了起来。”
“有些刚好饿了的,也买了些冰粉尝尝。”
“最后虽然有些剩了,但也不多,大家分了分,都处理完了。”
何佑娣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虽然店里的事原本不该她多嘴,但她见一禾塘生意不好,心里也着急,这才……
沈初禾听完有些意外,没想到这看似唯唯诺诺、腼腆的孩子,也开始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
秋桐书院,斋舍。
李闻舟听着窗外连绵不绝的雨声,心里却烦躁得紧。
面前的书翻了又翻,却一个字都读不进去。
今日天突然转凉。
书院的院长怕学生们的衣物不够,特批了一天假,叫他们回家去取。
李闻舟也回家了。
听闻他娘近日总是头疼,于是心里也常常记挂。
谁知,他刚进了家门,就遭了李母一顿痛骂。
“秋闱在即,你不温书,居然还有心思跑来跑去?”
“没有,我是……”
李闻舟还没说完,便被气愤的李母关出了门外。
连衣物都没取上,便垂头丧气地回了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