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府……哪个将军府?”人群中有人低声问道。
他旁边的女子嫌弃地看了他一眼,说道:“在京城的还能有哪位将军!自然是击退了胡人,骁勇善战的王少嶂王将军了。”
“那位应该就是将军府的管事许妈妈了吧?”
……
有好奇的,低声嘀咕道:“这王将军也好吃这甜食?”
“我们将军府自然不只将军一个主子。”许妈妈瞥那人一眼,“我们家小姐之前在越州待了一段时日,就好这一禾塘的甜食。回京以后仍然念念不忘,幸好沈老板把店开到京城来了。”
周围的人一听,这糖水能让将军府的贵人都赞不绝口,味道定然差不了。
这时,又有人问道:“那您买这么多,到时候还得跑一趟,把碗还回来?”
沈初禾解释道:“凡在本店购买的糖水,加三文,可以赠送一个定制的竹筒杯。这样连糖水带着竹筒杯一起拿回家,就无需特地再跑一趟了。”
何佑娣很是机灵,在听到沈初禾提起“加三文”的时候,就跑进店里去寻竹筒杯了。
沈初禾话音刚落,何佑娣就跑回到了原位,把两个不同雕刻设计的竹筒杯递到了沈初禾手里。
一男子听到竹筒的价格,忍不住提出质疑:“三文?这去京城外随便寻个竹林,就能免费做的东西,居然还要收费!”
“我们一禾塘这竹筒杯和寻常的竹筒杯是不同的。”沈初禾面不改色地说道,“这上面的雕饰是我托一擅丹青的大师所作,再由我进行设计,最后请木庄的老师傅雕刻上去的。”
没错,这个擅丹青的大师,就是裴之聿。
前几日她去看金宝和元宝的时候,裴之聿刚好也在,于是沈初禾就顺道请裴之聿帮忙了。反正有现成的高手,何必再费力去找别人?
沈初禾接过两个竹筒杯,把它们展示在众人面前。
众人抬头看去。
左边的竹筒杯,雕着春日,景山群芳争妍的美景。万物隐于桃李之间,远处角觞亭的轮廓在花枝掩映下若隐若现,风一吹过,仿佛能嗅到竹筒上的花香。
右边的竹筒杯,则刻着玄台湖的景致。湖面微波荡漾,岸边柳枝低垂,远处石桥横跨,几只飞鸟掠过水面,惊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沈初禾笑道:“景山看花,玄台泛舟,这一杯一筒,盛的是京城的春与夏。”
人群又开始议论纷纷,不过这次,对这竹筒杯,全是夸赞。
“这做得确实好!”
“是的,不仅好看,拿回去还能用。”
……
刚才那男子噤了声,不再说话。
一个人挤不进人群,只能在外围挥着手,着急地喊道:“沈老板,我们府上要十碗红糖姜撞奶,和十碗红豆芋圆牛乳……再来五碗柿柿如意!用你们的竹筒杯打包带走。”
沈初禾望去,那人正是裴之聿的小厮文正。
裴之聿和王少筠在京城都是有名的大人物。
虽然在武昭国,士农工商的阶级壁垒没有那么严格,但京城人多眼杂,倘若他们首接现身,参与一禾塘的开业活动,很容易落人口舌。
文正见沈初禾看见他了,更加卖力地挥着手。
今天他出门的时候,大人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买到新品“柿柿如意”。
可怕什么来什么,偏偏在路上遇到了点事,耽搁了一会,幸好最后还是赶上了。
见文正和许妈妈带着人,一下子打包了这么多走,围观的人也按耐不住了,都纷纷冲进一禾塘排起队来。
训练有素的伙计们见到这大阵仗,也没有手忙脚乱,很快就投身到了各自的工作中。
沈初禾站在门口,感激地说道:“真是感谢你们今日特地来捧场。”
许妈妈笑道:“这是应该的,我们家小姐只恨自己不能亲自到场。”
文正也说道:“是呀是呀。”
文正觉得他们家大人派他来,不仅是为了给沈老板捧场,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人真的馋那个新品了……
“沈老板!”
沈初禾心中奇怪,难道还有人要来?
她抬头望去,远远就瞧见了,走过来的两批人。
“沈老板,开业大吉!”
朱掌柜挥挥手,叫他身后的伙计,端了一个黄花梨小匣上来:“这是我们东家送您的贺礼。”
沈初禾打开盖子一瞧,竟是一个小巧玲珑的鎏金算盘。
她见到这个迷你的金算盘,很是喜欢:“谢谢你们东家,有心了。”
池南雪的侍女碧儿见了,也不甘示弱,叫后头的人把东西抬上来。
沈初禾仔细看了看,那正是一扇紫檀小插屏。
它尺余高,做工精细。屏框被精心打磨过,看上去温润圆滑。素绢的屏面上绣着青白二色的祥云纹,云间隐约可见两只神气的仙鹤。屏风右下角还绣着“一禾塘”三个小字。
碧儿说道:“沈老板,这是我家小姐特地为您准备的贺礼。虽然她不能到场,但心意却全在屏风上了。”
这屏风小巧精美,配色低调,放在一禾塘内也不突兀。
沈初禾连忙感谢,让何佑娣去把杜平他们叫出来搭把手,一起把屏风搬进店里去。
临走的时候,朱掌柜和碧儿都买了些糖水。
朱掌柜舀着竹筒里的红糖姜撞奶,非常满足地和酒楼的伙计们一块离开了。
他心中默默地想,怪不得上次东家趁他走了以后偷吃,原来这糖水的味道这么好!
到了下午,一禾塘的所有的糖水基本上都售罄了。
店里的伙计们你擦桌我拖地的,一块打扫卫生,很快就把一禾塘收拾得干干净净。
“初禾姐,今天生意太好了,半个时辰不到,今日份的周边都被换完了。”何佑娣说道,“特别是那个香囊,不少客人问,明天能不能多送一些。”
沈初禾也没料到,这种类型的周边到了京城,居然还能这么受欢迎。
看来她得赶紧处理,周边后续的供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