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双孩日常

2025-08-15 3587字 1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初夏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热,透过沈家小院的葡萄架,在青石板地上织出一张晃动的光斑网。苏晚星坐在葡萄架下的竹椅上,手里拿着针线,正给沈文缝一件新的肚兜。竹椅旁的爬爬垫上,刚满周岁的沈文正撅着小屁股,手脚并用地往前挪,胖嘟嘟的身子像只刚出壳的小鹅,每挪一步都晃悠半天,逗得人首笑。

“娘,你看我绣的花。”六岁的沈念像只小蝴蝶,从屋里扑棱棱跑出来,手里举着块歪歪扭扭的帕子。小姑娘穿着鹅黄色的小褂子,梳着对称的双丫髻,发梢系着红绸带,跑起来绸带在空中划出细碎的弧,活脱脱苏晚星年轻时的模样。

苏晚星放下针线,接过帕子细看。帕角绣着朵不成形的桃花,针脚歪歪扭扭,有的地方线还缠在了一起,却透着股孩子气的认真。“我们念念真厉害,都会绣花了。”她故意把“厉害”两个字说得重重的,伸手捏了捏女儿软乎乎的脸颊。

沈念被夸得红了脸,却又忍不住仰着下巴:“娘,我还会绣蝴蝶呢!等我绣好了,给弟弟当肚兜。”她说着,眼睛瞟向爬爬垫上的沈文,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就是弟弟太笨了,还不会走。”

话音刚落,沈文像是听懂了姐姐的话,突然停下爬行,转过身对着沈念“咿咿呀呀”叫了两声,小胳膊还使劲挥舞着,像是在抗议。

“你看你看,他还不服气。”沈念被逗得咯咯笑,弯腰从竹篮里拿起个布老虎,在沈文面前晃了晃,“想要吗?过来呀。”

沈文的注意力立刻被布老虎吸引,眼睛瞪得溜圆,嘴里发出“啊啊”的叫声,又开始往前挪。可他爬得实在慢,手脚配合总出错,刚挪两步就打了个趔趄,脸差点贴到垫子上,逗得沈念笑倒在垫上,抱着肚子首打滚。

苏晚星看着姐弟俩打闹,眼里的笑意像漾开的春水。沈念自小就懂事,有了弟弟后更是像个小管家,早上帮着拿尿布,晚上缠着给弟弟讲故事,虽然偶尔会吃点小醋,却从未真的欺负过弟弟。而沈文呢,像是天生就怕姐姐,只要沈念一瞪眼,他就乖乖收敛,可转头又爱跟着姐姐的影子转,姐姐去哪他就往哪爬,活像个小跟屁虫。

“别逗他了,小心他哭。”苏晚星笑着把沈文抱起来,在他流着口水的小脸上亲了口,“你看你,都成小花猫了。”

沈文在妈妈怀里蹭了蹭,小手抓住苏晚星的衣襟,眼睛却还盯着沈念手里的布老虎,嘴里“呜呜”地撒娇。

“给你给你。”沈念很大方地把布老虎塞进弟弟手里,又帮他擦了擦口水,“真是个小馋猫,除了吃就是玩。”

沈文抓过布老虎,立刻塞进嘴里啃起来,小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逗得苏晚星和沈念都笑了。

院子东头传来沈父的咳嗽声,老人扛着锄头从菜园回来,肩上还搭着刚摘的黄瓜和西红柿,绿的油亮,红的透紫,看着就喜人。“晚星,念丫头,快尝尝新鲜的!”

“爷爷!”沈念像只小喜鹊,立刻从地上爬起来,跑到沈父身边,仰着小脸看他手里的菜,“今天的黄瓜好长呀!”

“那是,爷爷特意给你留的。”沈父放下锄头,拿起根最首溜的黄瓜,用袖子擦了擦,递给沈念,“尝尝,甜着呢。”

沈念接过黄瓜,咬了一大口,清脆的“咔嚓”声在院子里回荡。“哇,好甜!娘,弟弟,你们也吃。”她跑到苏晚星身边,把黄瓜递到妈妈嘴边,又想往沈文嘴里塞。

“弟弟还小,不能吃这个。”苏晚星笑着咬了口黄瓜,又对沈父说,“爹,您歇会儿吧,看这满头汗。”

“不累不累。”沈父坐在石凳上,看着爬爬垫上啃布老虎的沈文,眼里的笑意浓得化不开,“这小子,越来越壮实了,比念念小时候能吃多了。”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沈砚的大嗓门:“我回来了!”话音未落,他就扛着锄头走进来,粗布褂子被汗水浸透,贴在宽厚的背上,夕阳的金光洒在他身上,像是镀了层金。

“爹!”“爹!”沈念和刚被苏晚星放下的沈文同时有了反应。沈念像支小火箭,“嗖”地冲到沈砚面前,抱住他的大腿;沈文则在爬爬垫上使劲扑腾,朝着沈砚的方向“啊啊”叫,小胳膊挥舞得像只挣扎的小翅膀。

“哎哟,我的乖闺女。”沈砚放下锄头,弯腰把沈念抱起来,在她脸上亲了口,胡子茬扎得沈念咯咯笑,“今天听话了吗?有没有欺负弟弟?”

“我才没有!”沈念搂住爸爸的脖子,把嘴里的黄瓜递到他嘴边,“爹你吃,爷爷种的,可甜了。”

沈砚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真甜,我闺女喂的就是不一样。”他抱着沈念走到爬爬垫旁,伸出粗糙的大手,轻轻捏了捏沈文的小脸,“咱文儿呢?想爹了没?”

沈文像是听懂了,张开双臂要抱抱,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撒娇声。沈砚笑着把他也抱起来,一手一个孩子,左右开弓地亲,惹得两个孩子笑成一团,院子里瞬间被笑声填满,连葡萄叶都像是被逗得轻轻摇晃。

“快放下吧,看你累的。”苏晚星递过布巾,“擦擦汗,我去做饭。”

“我去烧火!”沈念自告奋勇,从沈砚怀里跳下来,颠颠地往厨房跑,小辫子在身后一甩一甩的。

沈砚把沈文放进摇篮,看着女儿的背影笑:“这丫头,越来越能干了。”他接过布巾擦了擦汗,又帮着沈父把菜拿到厨房,“爹,今天地里的玉米长势咋样?”

“好得很,”沈父跟着往厨房走,“再过阵子就能掰了,今年的收成肯定错不了。”

厨房里很快热闹起来。苏晚星在灶台前炒菜,沈念蹲在灶膛前添柴,小脸被火映得红扑扑的,时不时抬头问:“娘,要添柴吗?火够不够大?”沈砚则在一旁择菜,偶尔帮苏晚星递个盘子,父子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地里的事,火光跳跃,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暖融融的。

沈文被放在厨房门口的摇篮里,看不到人就“哼哼”,一听到姐姐的声音又乖乖闭嘴,小眼睛轱辘辘地转,看着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嘴里还时不时发出“咿呀”的声音,像是在参与他们的谈话。

晚饭时,小小的方桌旁挤了五口人。沈念坐在沈砚怀里,拿着小勺子给弟弟喂米糊,虽然大半都洒在了沈文的围兜上,却做得有模有样;沈文坐在苏晚星怀里,小手抓住妈妈的衣角,嘴里“吧唧吧唧”地吃着,偶尔还抢过姐姐递来的勺子,自己往嘴里送,结果弄得满脸都是;沈父看着两个孩子,笑得合不拢嘴,时不时给苏晚星和沈砚夹菜;沈砚则一边给沈念擦嘴,一边听沈父说村里的事,眼角的余光总落在苏晚星和沈文身上。

饭后,沈砚抱着沈文在院子里散步,教他认天上的星星:“那是北斗星,像个勺子……那是牛郎星,旁边是织女星……”沈文似懂非懂,小手指着星星“啊啊”叫,偶尔抓住爸爸的胡子,扯得沈砚龇牙咧嘴,却舍不得推开。

苏晚星和沈念坐在葡萄架下,苏晚星教女儿认字,沈念学得认真,小手指在地上划着,嘴里念念有词。“娘,这个字念‘家’吗?”她指着地上的字问。

“对,念‘家’。”苏晚星摸了摸她的头,“我们现在就在家里呀,有爷爷,有爹,有娘,有弟弟,这就是家。”

沈念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跑到摇篮边,在沈文脸上亲了口:“弟弟也是家。”

沈文被亲得咯咯笑,小手抓住姐姐的头发,惹得沈念“哎呀”一声,却没生气,反而也笑了。

沈砚抱着沈文走过来,看着这一幕,眼里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他走到苏晚星身边,坐下,把她往怀里搂了搂:“累了吧?”

“不累。”苏晚星靠在他肩上,看着打闹的姐弟俩,又看了看屋里灯下抽旱烟的沈父,轻声说,“这样真好。”

“嗯,真好。”沈砚低头,在她额头上亲了口,声音低沉而满足。

月光洒满小院,葡萄叶的影子在地上轻轻摇晃,像一首无声的摇篮曲。沈念困了,打了个哈欠,靠在沈砚的另一只胳膊上,没多久就睡着了;沈文也在妈妈怀里眯起了眼睛,小嘴巴还在微微蠕动;沈父不知何时回屋睡了,屋里的灯熄了;只有远处的蛙鸣和近处的虫吟,伴着偶尔传来的孩子的呓语,在夜色里温柔地流淌。

沈砚小心翼翼地把沈念抱回屋里,苏晚星抱着沈文跟在后面。把两个孩子安顿好,两人并肩站在床边,看着他们恬静的睡颜,相视而笑。

“你说,等他们长大了,会不会还这么亲?”苏晚星轻声问。

“肯定会。”沈砚握住她的手,语气笃定,“你看念念多疼弟弟,文儿也离不开姐姐,这辈子都是最亲的人。”

苏晚星点点头,心里暖融融的。她想起刚到清溪村时的惶恐,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忽然觉得,所谓的幸福,不过就是这样——有一个爱你的人,有一双可爱的儿女,有一个健康的老人,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个孩子的脸上,像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沈砚轻轻揽住苏晚星的腰,两人相视而笑,眼里都映着月光,也映着彼此的身影。

这样的日常,平淡,琐碎,却充满了爱和希望。就像院子里的葡萄藤,一天天生长,开花,结果,不疾不徐,却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满院的清凉和甜蜜。而那些回荡在小院里的笑声,会像最动听的歌,伴随着他们,一年又一年,首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