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重阳节,社区组织老人去郊外的采摘园活动。林晚星穿着沈廷舟给她新买的冲锋衣,颜色是鲜亮的红色,衬得她气色极好。沈廷舟背着双肩包,里面装着水、纸巾和降压药——人年纪大了,这些东西成了出门必备。
“慢点,台阶滑。”沈廷舟扶着林晚星,一步一步走下公交车。他的膝盖不太好,医生说要少走路,可每次社区有活动,他都陪着来,说“你一个人我不放心”。
采摘园里热闹得很,老姐妹们见到林晚星,老远就打招呼:“林姐,你家老沈又跟来了?真是模范丈夫!”
林晚星笑着摆手,眼角的皱纹挤成一朵花:“他是怕我偷吃园子里的草莓。”
沈廷舟在一旁听着,也不辩解,只是默默从包里拿出湿巾,递给她:“先擦擦手。”
大家说说笑笑地走进草莓棚,绿油油的藤蔓间点缀着红彤彤的果子,空气里都是甜丝丝的味道。林晚星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摘着熟透的草莓,沈廷舟就跟在她身后,手里拎着小篮子,时不时提醒她:“这个太青,再找找。”
“你看这个,多大!”林晚星举起一颗通红的草莓,像个孩子似的炫耀。
“嗯,真大。”沈廷舟接过草莓,放进篮子里,眼神里满是宠溺。
摘了满满一篮草莓,两人找了个树荫下的石桌坐下。林晚星拿起一颗草莓,递到沈廷舟嘴边:“尝尝,甜不甜?”
沈廷舟咬了一口,点了点头:“甜,比超市买的甜。”
“那是自然,刚摘的嘛。”林晚星自己也拿起一颗,慢慢吃着,“还记得咱们在红旗生产大队的时候吗?那时候哪吃过草莓啊,能吃上野山楂就不错了。”
“记得。”沈廷舟望着远处的田野,眼神有些悠远,“有一次你上山砍柴,采了一兜野山楂,酸得你龇牙咧嘴,还硬说甜。”
“那不是怕你笑话我嘛。”林晚星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再说了,后来你不是偷偷给我买了块水果糖吗?”
“你还记得。”沈廷舟笑了,那时候他攒了半个月的津贴,才买了那块水果糖,藏在口袋里,一首等到见了她才敢拿出来。
老姐妹们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聊起年轻时的事。有人说当年怎么排队买布,有人说第一次骑自行车摔了多少跤,有人说家里的黑白电视是整个胡同的宝贝。
“还是现在好啊。”王大妈感慨道,“想吃啥有啥,出门有车坐,手机上点一点,东西就能送到家。”
“可不是嘛。”林晚星点头,“我孙子说,现在买东西都不用带钱,刷脸就行。”
大家笑着感叹时代变得快,沈廷舟在一旁静静听着,突然说:“再快,日子也得一天一天过。”
林晚星看了他一眼,心里明白他的意思。不管时代怎么变,柴米油盐的日子,总得用心去过。
下午回家的时候,路过小区门口的快递柜,沈廷舟停下脚步,对着屏幕刷了刷脸,柜门“咔哒”一声弹开,里面是儿子寄来的进口奶粉。
“这玩意儿真方便。”沈廷舟拎着奶粉,还在感叹,“以前寄封信都得跑十里地,现在买东西从国外寄过来,几天就到了。”
“你呀,学着点吧。”林晚星笑着说,“不然孙子又该说你是老古董了。”
回到西合院,林晚星把草莓洗干净,装在盘子里,给隔壁的老周头送了一盘。老周头正在院子里摆弄他的收音机,里面放着京剧。
“老周,尝尝新鲜草莓。”林晚星把盘子放在石桌上。
“哟,谢谢林大姐。”老周头放下收音机,拿起一颗草莓,“今天去采摘园,累着了吧?”
“不累,就是老沈的膝盖又不舒服了。”
“让他少走路,不行就买个轮椅,现在的轮椅可高级了,电动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他不爱用那些,说自己还能动。”林晚星笑了,沈廷舟就是这么个倔脾气,不服老。
回到家,沈廷舟正在厨房忙活,把早上买的排骨放进砂锅里炖着。林晚星走过去,从后面轻轻抱住他:“辛苦了。”
“不辛苦,给你补补。”沈廷舟转过身,在她额头亲了一下,“你去歇着吧,等会儿就好。”
林晚星没动,就靠在他背上,听着锅里咕嘟咕嘟的声音,心里暖暖的。年轻时总觉得日子过得慢,盼着快点过上好日子;老了才发现,日子其实过得很快,快得来不及细品,就己经走过了大半生。
晚饭时,砂锅里的排骨汤冒着热气,林晚星盛了一碗,递到沈廷舟面前:“多喝点,补补膝盖。”
“你也喝。”沈廷舟给她夹了块排骨,“今天摘草莓累着了。”
两人慢慢吃着饭,电视里正在播放新闻,说晚星集团又捐建了一百所希望小学。沈念星出现在镜头里,穿着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正在和孩子们一起升旗。
“这小子,越来越像你了。”林晚星说。
“像你才好,有魄力。”沈廷舟看着屏幕里的儿子,眼里满是骄傲。
晚饭后,沈廷舟去洗碗,林晚星坐在沙发上翻报纸。看到一篇报道,说首都大学要举办建校百年庆典,邀请了各界校友回去参加。
“咱们去吗?”林晚星问。
“你想去就去。”沈廷舟擦着手从厨房出来,“我陪你。”
庆典那天,天气很好。林晚星和沈廷舟坐在台下,看着熟悉的校园,心里感慨万千。当年的白杨树更粗了,教学楼重新翻修过,却还是原来的样子。
校长在台上讲话,提到了学校培养的优秀校友,其中就有林晚星的名字。“……林晚星校友,用她的智慧和担当,诠释了新时代企业家的精神……”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林晚星有些不好意思,拉了拉沈廷舟的手:“别听他们瞎吹。”
“说得对。”沈廷舟握着她的手,“你就是最好的。”
庆典结束后,两人在校园里慢慢走着。走到当年的图书馆门口,林晚星停下脚步,仿佛还能看到年轻时的自己,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褂子,站在这里,等着沈廷舟从部队回来。
“那时候,我总在这里等你。”林晚星轻声说。
“我知道。”沈廷舟点头,“所以每次来,我都走得很快,怕你等急了。”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林晚星看着沈廷舟花白的头发,突然觉得,所谓岁月静好,不过就是这样——有人陪你走过青春,有人陪你看遍风景,有人陪你把平淡的日子,过成诗。
离开学校的时候,沈廷舟扶着林晚星的胳膊,一步一步走得很慢。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年轻时那样,紧紧依偎在一起。
“回家吧。”林晚星说。
“嗯,回家。”沈廷舟点头。
家里有炖好的粥,有暖好的茶,有他们一起经营了一辈子的,最普通也最珍贵的家常日子。而那些属于七零年代的记忆,那些关于奋斗、关于爱情、关于时代的故事,都化作了岁月里的回响,温柔地陪伴着他们,走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