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版图初成

2025-08-19 3010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1984年的春节,林晚星和沈廷舟是在广州过的。

广州的冬天不似京城凛冽,街边的紫荆花开得正艳,空气中弥漫着糖水和烧腊的香气。他们的第一家加盟店生意火爆,陈志强特意在白天鹅宾馆订了年夜饭,非要请他们夫妻俩“好好搓一顿”。

包厢里水晶灯璀璨,林晚星看着菜单上的“龙虎斗”“烤乳猪”,忍不住咋舌——这些菜在京城想都不敢想。

“林老板,沈经理,我敬你们一杯!”陈志强举着酒杯,红光满面,“要不是你们的模式好,我哪能半年就回本?”

沈廷舟替林晚星挡了酒,笑着说:“陈老板经营得好,我们只是提供了个点子。”

“沈经理太谦虚了!”陈志强哈哈笑,“说真的,你们那个‘统一供货’的法子太妙了,成本降了三成,质量还没话说。尤其是那些进口化妆品,在广州卖疯了!”

林晚星笑了笑,没接话。这些“进口化妆品”自然是从她空间里拿的,沈廷舟找了家小工厂重新包装,打上“晚星百货专供”的标签,既规避了风险,又形成了差异化优势。这是他们能在南方迅速站稳脚跟的秘密武器。

年夜饭吃到一半,沈廷舟的传呼机响了——是李红梅从京城发来的:“上海分店合同己签,下月初可装修。”

“好事。”林晚星看着传呼机上的字,眼里闪着光。这是他们拓展的第五座城市,距离“开遍全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春节后,林晚星把总部设在了京城的西合院,院子里加盖了两间平房,招了十几个员工,有记账的、跑业务的、管仓库的。沈廷舟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连员工的着装都做了规定:统一穿蓝色工装,胸前别着“晚星百货”的徽章。

“有点像部队作风。”林晚星看着列队训话的沈廷舟,笑着打趣。

“军事化管理效率高。”沈廷舟一本正经,转头又叮嘱,“这批从广州运过来的布料,你去抽检一下,别出岔子。”

他现在管着供应链,从采购到运输都亲自把关,比在部队时还严谨。林晚星知道,他是怕有人从货源上动手脚,砸了晚星百货的招牌。

随着规模扩大,林晚星开始琢磨品牌化。她请人设计了logo:一颗五角星嵌在百货大楼的轮廓里,简单好记。又从空间里翻出些后世的营销案例,搞了场“会员制”活动——消费满一定金额就能办会员卡,积分能换商品。

这个点子在当时算得上新奇,引得不少人专程来凑数办卡。赵晓燕在店里看着排成长队的顾客,笑得合不拢嘴:“晚星,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这招太绝了!”

“以后还有更绝的。”林晚星神秘一笑。她正在筹划“店庆促销”,打算用打折、满减这些后世常见的手段,再掀一波消费热潮。

可就在这时,麻烦找上门了。

那天林晚星正在上海考察分店装修,突然接到沈廷舟的电话,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凝重:“晚星,你赶紧回来,出事了。”

“怎么了?”林晚星心里一紧。

“我们从广州进的那批电子表,被查出是走私货,工商局把仓库封了,还带走了两个员工。”

林晚星的脑子“嗡”的一声:“不可能!我们明明跟陈志强签了合同,他说都是正规渠道来的!”

“他跑了。”沈廷舟的声音透着疲惫,“卷着货款跑了,现在找不到人。”

林晚星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这批电子表是她计划在店庆时主推的商品,进了足足五千块,要是被定性为走私,不仅血本无归,晚星百货的名声也会彻底臭掉。

“我马上回去。”她强稳住心神,“你先别急,找张部长想想办法,我这边订最早的机票。”

挂了电话,林晚星的手还在抖。她第一次意识到,商业版图越大,风险也越大。以前小打小闹时,出点问题能靠关系摆平,可现在摊子铺得太大,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回到京城时,天色己晚。西合院门口停着辆警车,几个穿制服的人正在登记仓库里的货物。沈廷舟站在门口抽烟,眉头紧锁,军绿色的工装外套上沾了不少灰尘。

“怎么样了?”林晚星跑过去,声音发颤。

“还在查。”沈廷舟掐灭烟头,眼底布满红血丝,“张部长出面打过招呼,说先不抓人,但货暂时不能动。”

“员工呢?”

“被带去问话了,我托人照看着,应该没事。”沈廷舟握住她的手,“别担心,有我在。”

可林晚星怎么能不担心?她看着被封的仓库,里面不仅有电子表,还有她刚从空间里拿出来的一批布料和化妆品,要是被查出来历不明,麻烦更大。

“必须把这批货弄出来。”林晚星咬着牙,“明天我去找周教授,他认识海关的人,或许有办法。”

第二天一早,林晚星就去找了周教授。老教授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沉吟道:“走私是重罪,想完全脱干系很难。但你们是被陈志强骗了,可以往‘不知情’上靠,再交点罚款,或许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罚款没关系,只要能把货拿回来,把人放出来。”林晚星急切道。

“我带你去见个人。”周教授叹了口气,“能不能成,就看你的运气了。”

他带林晚星见的是海关总署的一位老领导,姓刘。林晚星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又拿出和陈志强签的合同,证明自己确实不知情。

刘老看着合同,又看了看林晚星,突然笑了:“你就是那个在研讨会上说‘连锁经营’的小姑娘?”

林晚星愣了一下,点头:“是我。”

“有点意思。”刘老放下合同,“晚星百货的模式我听说过,是个好路子。年轻人闯事业不容易,这次就当是个教训。”

他顿了顿,继续道:“这批电子表确实是走私的,按规定要没收。但其他货物手续齐全,可以还给你们。员工不知情,教育一下就能放出来。罚款就按货值的三成交吧,算是给你敲个警钟。”

林晚星喜出望外,连忙道谢:“谢谢刘老!我们一定吸取教训!”

走出海关大楼,林晚星长长地舒了口气,后背己经被冷汗浸湿。周教授笑着说:“看来你上次在研讨会上的表现,没白瞎。”

“还是多亏了您。”林晚星真心实意地说。

这场风波虽然有惊无险,但也让林晚星和沈廷舟意识到了供应链的重要性。他们决定不再依赖外部货源,而是自己建厂。

沈廷舟去南方考察了三个月,回来后提交了一份详细的计划:“我打算在深圳建个服装厂,用我们自己的布料,生产‘晚星牌’服装。再建个化妆品厂,把你那些‘进口货’的配方改良一下,做成国产的。”

“你懂建厂?”林晚星惊讶道。

“不懂可以学。”沈廷舟笑了笑,“我找了几个部队转业的战友,他们懂工程,还能帮着管安全。”

看着他眼里的光,林晚星突然觉得,这场风波或许是件好事。它让他们看清了短板,也让他们的合作更加紧密——她负责运筹帷幄,他负责落地执行,缺一不可。

半年后,深圳的服装厂和化妆品厂相继投产。第一批“晚星牌”连衣裙上市时,林晚星特意在王府井总店搞了场时装秀,模特穿着新颖的款式走在T台上,引来了满城轰动。

那天晚上,林晚星和沈廷舟站在百货公司的顶楼,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手里拿着刚印出来的报表——光是这一批连衣裙,就卖了上万件。

“我们做到了。”林晚星靠在沈廷舟怀里,声音里带着激动。

“是我们。”沈廷舟纠正道,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以后还会做得更好。”

远处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勾勒出京城繁华的轮廓。林晚星知道,属于他们的商业帝国,才刚刚显露出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