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崭露头角

2025-08-19 3112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周教授带林晚星参加的经济研讨会,设在京西宾馆的会议室里。推门进去时,林晚星下意识地理了理身上的蓝色连衣裙——这是她特意从空间里找出来的,款式简洁却料子上乘,在一众灰黑中山装里不算扎眼,却也透着清爽。

“别紧张,就当是来听听课。”周教授低声嘱咐,引着她往里面走。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有头发花白的老学者,有西装革履的干部,还有几个和她一样年轻的面孔,想必也是被前辈带来见世面的。林晚星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刚拿出笔记本,就听到有人叫周教授的名字。

“老周,这边!”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招手,他身边坐着几位气度不凡的老者。

周教授笑着走过去,寒暄几句后,特意指了指林晚星:“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学生林晚星,首都大学经济系的,脑子灵光得很,对市场经济有不少独到见解。”

林晚星连忙起身问好,心跳有些快——她认出其中一位是常在报纸上出现的经济学家,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真人。

“小姑娘年纪轻轻,就对市场经济有研究?”老者笑着问,眼神里带着审视。

“不敢说研究,只是有些粗浅的想法。”林晚星谦虚道,“我觉得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供需平衡,但在当前阶段,更要兼顾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既要放开手脚,又不能盲目跟风……”

她没敢说太超前的理论,只结合着当前的政策,谈了谈自己对个体户、价格双轨制的看法。没想到几句话下来,几位老者都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说得不错。”刚才招手的中年男人点头,“很多年轻人只知道喊口号,你却能结合实际,很难得。”

正说着,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看向门口。林晚星回头,只见一个穿着中山装的高大身影走了进来,面容刚毅,眼神锐利,正是沈廷舟的老领导,那位在后勤部颇有威望的张部长。

张部长显然认识周教授,径首走过来坐下,目光扫过林晚星时,微微顿了一下:“这是……”

“这是沈廷舟的爱人,林晚星。”周教授连忙介绍。

张部长恍然,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原来是小沈的媳妇。听说你们开了家百货公司?生意不错。”

“托您的福,还行。”林晚星没想到张部长会记得自己,连忙道谢,“前几天还多亏了您打招呼,麻烦您了。”

“自家同志,客气什么。”张部长摆摆手,“不过你们也要注意,现在形势复杂,做生意要守规矩,也要懂得保护自己。”

“我们记住了。”

研讨会开始后,林晚星听得格外认真。从宏观经济到微观调控,从国内形势到国际环境,每一个话题都让她受益匪浅。轮到自由讨论时,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举手,谈了谈自己对“连锁经营”的设想。

“……我认为未来的商业趋势,会从分散的个体经营,走向集中化、标准化的连锁模式。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品牌,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证质量,还能让消费者更放心……”

她的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连锁经营”这个词,脸上露出困惑的神色。

“小姑娘,你说的连锁模式,会不会和计划经济冲突?”有人质疑。

“我觉得不会。”林晚星从容道,“连锁经营只是一种商业模式,核心还是服务消费者。就像我们的晚星百货,虽然是个体户,但也在交税,在满足市场需求,这和计划经济的目标是一致的……”

她条理清晰的回答,赢得了不少人的认可。张部长看着她,眼里的赞许更浓了:“小沈这媳妇,确实不简单。”

研讨会结束后,几位老者特意和林晚星交换了联系方式,说以后有机会可以深入交流。张部长临走前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好干,有困难可以找我。”

走出京西宾馆,林晚星还有些恍惚。周教授笑着说:“怎么样?没白来吧?这些人以后都是你的资源。”

“谢谢您,周教授。”林晚星真心实意地说,“要不是您带我来,我哪有机会接触这些。”

“是你自己有本事。”周教授欣慰道,“我只是给你搭了个桥。”

这次研讨会成了林晚星事业的转折点。没过多久,就有国营厂主动联系她,说愿意给晚星百货提供独家货源;工商局的人态度也变了,不仅不再刁难,还时常来“指导工作”,实则是想拉近距离。

沈廷舟看着找上门的合作商,忍不住打趣:“我们家晚星现在成香饽饽了。”

“还不是沾了你的光。”林晚星笑着给他递了杯茶,“张部长一句话,顶我们跑断腿。”

“是你自己争气。”沈廷舟握住她的手,“我就知道你能行。”

借着这股东风,林晚星迅速在西单开了第二家分店。这次她更大胆,不仅卖日用品,还增加了服装区和食品区,甚至在店里设了个小小的休息角,摆了几张桌子和椅子,免费提供茶水——这在当时的百货店里,是独一份的新鲜事。

新店开张那天,张部长和周教授都来了,剪彩时引来不少路人围观。赵晓燕穿着时髦的连衣裙,在店里忙前忙后,俨然一副副经理的样子;李红梅则成了会计主管,把两家店的账目打理得清清楚楚。

“晚星,你这店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赵晓燕笑着说,“昨天还有个广州的老板来问,能不能加盟呢!”

“加盟?”林晚星眼睛一亮,这比她预想的来得还早,“我跟他谈谈。”

她没想到,第一个提出加盟的,竟然是个来自南方的商人。更没想到,这次谈话,让她的连锁经营计划提前提上了日程。

那位广州老板叫陈志强,穿着花衬衫,手里拎着个大哥大,在当时算得上是十足的“大款”。“林老板,你的晚星百货很有想法,我想在广州开一家分店,用你的牌子,按你的模式来,利润分成你七我三,怎么样?”

林晚星沉吟片刻:“分成可以谈,但我有个条件,必须统一管理,统一进货,不能砸了晚星百货的招牌。”

“没问题!”陈志强拍着胸脯,“我听你的!”

就这样,晚星百货的第一家加盟店,在广州开了起来。林晚星特意派了两个信得过的员工过去指导,沈廷舟也跟着去了一趟广州,考察当地的市场和供应链。

回来后,沈廷舟把一本厚厚的考察报告放在林晚星面前:“广州的市场比我们想象的更活跃,个体户很多,价格也更灵活。我们的模式在那里很受欢迎,但也面临不少竞争。”

“竞争才好,有竞争才有进步。”林晚星翻着报告,眼睛发亮,“我打算明年在上海、深圳也开分店,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我们得先建个总部,招些人手。”沈廷舟笑着说,“现在就我们几个人,跑不过来。”

林晚星恍然大悟,她光顾着扩张,却忘了基础建设。“你说得对,这事交给你。”

“放心吧。”

看着沈廷舟认真规划的样子,林晚星心里暖暖的。他虽然是军人出身,却一点也不墨守成规,学习能力强,做事踏实,把后勤、人事、安保这些她不擅长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了她最坚实的后盾。

这天晚上,两人站在西合院的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

“还记得刚来首都的时候吗?”林晚星靠在沈廷舟怀里,“那时候我连出租车都舍不得坐。”

“记得。”沈廷舟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那时候你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褂子,站在首都大学门口,眼睛亮得像星星。”

林晚星笑了:“那时候我也没想到,我们能开这么多百货公司,能……”

“能什么?”

“能这么幸福。”

沈廷舟紧紧抱住她,仿佛要将她揉进骨血里。“以后会更幸福的。”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石榴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们祝福。林晚星知道,她的商业版图才刚刚展开,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只要身边有沈廷舟,她就有勇气去闯,去拼,去创造属于他们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