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项目推广的村庄里,顾宸和顾阳看着农作物在新算法辅助下茁壮成长,满心欢喜。但他们并未满足于此,而是召集了农户们,打算进一步扩大项目影响力。
“乡亲们,大家看这阵子咱们田里的庄稼,在传感器和新算法的帮助下,长得多好。”顾宸站在田边,指着郁郁葱葱的农作物说道。
一位农户笑着回应:“是啊,娃们,多亏了你们,俺今年可盼着有个大丰收呢!”
顾阳接过话茬:“大叔,我们也希望能帮到更多乡亲。所以想问问大家,周围村子有没有对咱们这项目感兴趣的?咱们可以一起推广,让更多人受益。”
另一位农户挠挠头说:“俺倒是听说隔壁村有人打听这事儿,就是他们怕麻烦,不太敢尝试。”
顾宸立刻说道:“这有啥麻烦的,我们全程帮忙安装、调试,还会定期过来查看数据、提供种植建议。就像在咱们村一样,大家一起把这好事儿传开。”
这时,一位年纪稍长的农户担忧地说:“娃们,这推广出去,要是效果没在咱村这么好,人家不得怪咱嘛。”
顾阳连忙解释:“大爷,您放心。我们的项目是经过多次试验和优化的,只要按照我们的指导来,肯定能有好效果。而且,我们也会不断改进,有问题随时解决。”
经过一番讨论,农户们纷纷表示愿意帮忙宣传。顾宸和顾阳趁热打铁,与农户们商量起具体的宣传方案。
“要不俺们先在隔壁村办个小型的宣讲会,把咱这项目的好处和实际效果给他们讲讲?”一位热心的农户提议道。
顾宸点头赞同:“这个主意好!我们可以带上一些数据资料和照片,让大家更首观地看到成果。阳阳,你负责准备这些资料,我联系隔壁村的村长,确定宣讲会的时间和地点。”
“好嘞,哥。我这就去整理资料,争取把项目展示得清清楚楚。”顾阳说道。
与此同时,在顾家坳,沈曼焦急地等待着客户对样品的反馈。终于,客户打来电话。
“沈曼啊,你们这批样品我们收到了,设计和工艺确实有亮点,利用边角料做装饰很新颖。但价格方面,还是希望你们能再降一些,不然在市场上竞争力还是不够。”客户说道。
沈曼心中有些无奈,但还是努力争取:“老板,我们己经在原材料和工艺上想办法降低成本了,现在这个价格真的很接近底线了。您看能不能再考虑一下,我们保证后续会不断推陈出新,给您提供更有特色的产品。”
客户沉默片刻后说:“这样吧,沈曼,我也不想失去你们这么好的合作伙伴。你们再降3%,我这边就跟你们签长期合同,而且订单量会比之前增加20%。”
沈曼思索了一下,这确实是个不小的诱惑,但降价也会带来一定压力。她决定先和代工妇女们商量一下。
“姐妹们,客户那边有回复了。他们对样品挺满意,就是还希望咱们再降3%的价格,不过会给我们增加20%的订单量,还签长期合同。大家觉得怎么样?”沈曼召集代工妇女们开会说道。
张婶皱着眉头说:“沈曼啊,再降价利润可就真不多了。但这订单量增加,也挺的。”
一位年轻的代工妇女说道:“沈姐,我觉得可以试试。虽然利润薄了点,但量大了,说不定总体收入也不会少。而且长期合同能让咱们生意稳定些。”
另一位妇女则担忧地说:“可要是订单量增加,咱们产能跟得上吗?别到时候交货出问题。”
沈曼认真听着大家的意见,说道:“姐妹们,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产能方面,我们可以先估算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再考虑招人或者让大家多辛苦点,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至于利润,我们也得精打细算,看看能不能从其他方面再节省一些成本。”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决定接受客户的条件。沈曼立刻给客户回电话:“老板,我们同意您的价格要求,希望咱们合作愉快。”
客户笑着说:“好,沈曼,就等你这句话。我马上安排合同事宜,尽快发给你。”
挂了电话,沈曼又开始忙碌起来,和代工妇女们一起估算产能,制定新的生产计划。
“姐妹们,订单量增加,咱们得合理分配任务。张婶,您经验丰富,负责指导大家刺绣工艺,确保质量。小李,你统计一下目前的原材料库存,看看还需要采购多少。”沈曼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工作。
“沈姐,放心吧,俺们肯定把活儿干好。”张婶说道。
“好嘞,沈姐,我这就去统计。”小李回应道。
在忙碌的同时,沈曼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她想到可以尝试自己采购原材料,减少中间环节。于是,她开始联系一些原材料产地的供应商。
“喂,您好,请问是XX丝绸厂吗?我是顾家坳做刺绣代工生意的,想问问你们这边丝绸的价格和采购量要求……”沈曼在电话里与供应商沟通着。
然而,首接与产地供应商合作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运输成本和质量把控。
“沈姐,产地离咱们这儿挺远的,运输费用会不会太高了?而且万一原材料质量出问题,退换货也麻烦。”一位代工妇女担忧地说道。
沈曼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所以我们得和供应商好好谈谈运输费用的分担问题,质量方面,先拿少量样品检测,确保没问题再大量采购。”
在沈曼努力解决代工生意问题的同时,顾宸和顾阳在隔壁村的宣讲会也在紧张筹备中。
“阳阳,资料准备得怎么样了?宣讲会可就剩两天了。”顾宸问道。
“哥,差不多了。我把数据资料整理成了简单易懂的图表,还选了一些咱们村农作物生长前后对比的照片,肯定能让他们一目了然。”顾阳说道。
“好,到时候讲解的时候,一定要通俗易懂,让大家都能听明白。还有,准备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万一有人提问,咱们得应对自如。”顾宸叮嘱道。
“放心吧,哥。我都准备好了。这两天我再熟悉熟悉资料,保证宣讲会顺利进行。”顾阳自信地说道。
终于,宣讲会的日子到了。顾宸和顾阳带着设备和资料,早早地来到隔壁村。
“哇,这么多人啊!看来大家对咱们这项目还挺感兴趣的。”顾阳看着聚集的人群说道。
顾宸笑着说:“这是好事,说明大家都想把地种好。咱们一定要把项目讲清楚,让大家放心。”
宣讲会上,顾宸先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和原理:“乡亲们,我们这个项目是利用智能传感器收集农田的各种数据,再通过算法分析,给大家提供精准的种植建议,帮助大家提高产量、减少成本……”
接着,顾阳展示了数据图表和照片:“大家看,这是咱们村使用项目前后农作物的生长对比,效果一目了然。而且,操作很简单,我们会全程指导大家……”
讲解结束后,村民们纷纷提问。
“这传感器坏了咋办?”一位村民问道。
顾宸回答:“大叔,我们有专业的团队负责维护,一旦出现问题,会及时来修理。而且,我们也会教大家一些简单的故障排查方法。”
“这项目得花多少钱啊?”另一位村民关心地问道。
顾阳解释道:“费用方面大家不用担心,我们申请了科研推广基金,会给大家提供补贴,实际花费很少。”
经过耐心解答,不少村民表示愿意尝试。
“行,俺相信你们这些娃,俺们村也试试这项目。”一位村长模样的人说道。
“太感谢您的支持了!我们一定会把项目做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顾宸和顾阳兴奋地说道。
晚上,顾家的煤油灯会议气氛热烈。顾宸和顾阳讲述了宣讲会成功,隔壁村愿意合作的好消息,沈曼则分享了代工生意与客户达成新合作以及准备首接采购原材料的计划。
“孩子们,你们都干得不错!宸儿、阳阳,宣讲会成功是个好开端,后续要做好隔壁村项目的落地工作。曼儿,和客户达成新合作不容易,首接采购原材料要谨慎,把控好质量和成本。”顾明远说道。
“爸,我们知道了。接下来会和隔壁村对接好,确保项目顺利开展。”顾宸说道。
沈曼也说道:“爸,我会小心谨慎的,争取把代工生意做得更好。”
一家人在煤油灯下,继续讨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顾宸和顾阳在隔壁村的项目落地能否顺利?沈曼首接采购原材料又会遇到哪些问题?未来充满了未知,但他们充满信心,准备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