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新局初定 隐忧暗生

2025-08-16 4506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在科研项目推广的村庄里,顾宸和顾阳看着正常运行的传感器,并没有丝毫懈怠,而是开始忙碌于后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

“阳阳,今天的数据报表整理得如何啦?这些数据可是关系到农户们的切身利益呢,我们得赶紧分析出它们背后所反映的农田状况,这样才能给农户们提供最准确、最有用的建议呀!”顾宸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分析软件,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仿佛那些数据就是他的全部世界一般。

顾阳小心翼翼地将那一叠厚厚的表格轻轻地放在桌上,仿佛它们是珍贵的文物一般。然后,他抬起头,目光落在了坐在对面的哥哥身上,语气略带疑惑地说道:“哥,这些数据我都己经仔细整理过了,但有一些数据看起来确实有点奇怪。”

他边说边伸出手指,指向表格中的某一行,继续解释道:“你看这里,这块农田的土壤湿度,它的波动幅度似乎比其他几块地要大很多。”说完,他皱起眉头,似乎对这个发现感到有些不解。

顾宸凑过来,仔细看着表格上的数据,眉头微微皱起:“确实不太正常,会不会是传感器出现了故障?我们得去实地检查一下。”

两人立刻带着检测工具来到那块农田。顾宸熟练地爬上支架,对传感器进行检查。

“阳阳,传感器硬件看起来没问题,应该是数据采集算法和实际情况有些偏差。我们得重新校准一下算法,让它能更精准地反映这块地的真实状况。”顾宸从支架上下来,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一边说道。

“行,那我们回学校和团队成员一起研究研究,看看怎么调整算法。”顾阳说道。

回到学校,他们召集了科研团队成员,围坐在会议室里,对着数据和算法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我觉得可以在算法中加入一个动态调整参数,根据不同农田的地形、植被覆盖等因素,自动优化数据采集的权重。”团队里的一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顾宸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这个思路不错,但实现起来可能有些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而且,我们要确保调整后的算法不会对其他农田的数据采集造成影响。”

“要不我们先建立一个模拟模型,把不同类型的农田数据输入进去,测试一下调整算法后的效果?”另一位同学建议道。

“这个方法可行,这样我们可以提前预估算法调整可能带来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顾阳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大家分工合作,开始建立模拟模型,输入数据进行测试。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合适的算法调整方案。

“大家辛苦了,这次调整算法虽然耗费了不少时间,但能让我们的项目更加精准和完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明天再去农田把新算法安装到传感器上,看看实际效果如何。”顾宸说道。

与此同时,在顾家坳,沈曼满心期待着客户对新一批刺绣产品的反馈。然而,几天过去了,客户那边却迟迟没有消息。

“沈姐,客户怎么还没给咱们反馈呀?不会又出什么问题了吧?”一位代工妇女有些担忧地问道。

沈曼心里也有些忐忑,但还是安慰大家:“别着急,可能客户那边忙,还没来得及检查产品。再等等看。”

又过了两天,客户终于打来电话。

“沈曼啊,你们这批产品确实比上次好多了,质量没什么问题。不过,我们最近了解到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类似的刺绣产品,价格比你们的低不少,这对我们的销售造成了一定影响。你们能不能考虑降低一下价格?”客户在电话里说道。

沈曼心中一紧,说道:“老板,我们这批产品的成本本来就不低,原材料、手工制作,每一个环节都花了很多心思。如果降价,我们可能就没什么利润了。”

客户犹豫了一下,说道:“沈曼,我也知道你们不容易,但市场竞争就是这么激烈。如果你们不降价,我们可能就只能减少订单量了。你考虑一下吧。”

挂了电话,沈曼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客户的要求是个难题,如果不降价,可能会失去一部分订单;但如果降价,代工生意的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甚至可能影响到大家的收入。

晚上,顾家的煤油灯会议气氛略显凝重。顾宸和顾阳讲述了算法调整的情况,沈曼则说了客户要求降价的事情。

“孩子们,宸儿、阳阳,算法调整虽然麻烦,但能让项目更好,这是好事。曼儿,客户要求降价确实是个难题,你得好好权衡一下。既要考虑保住客户,又要保证生意的利润。”顾明远说道。

“爸,我明白。我在想要不要从原材料采购和制作工艺上想办法降低成本,这样既能满足客户降价的要求,又能保证一定的利润。”沈曼说道。

顾宸说道:“妈,您这个思路挺好的。或许可以和供应商再谈谈,看能不能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另外,也可以组织大家一起研究一下,看看制作工艺上有没有可以优化的地方,提高生产效率。”

顾阳也点头说道:“对呀,还可以开发一些新的款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样即使价格不变,也能更有竞争力。”

一家人在煤油灯下,围绕着沈曼代工生意的难题,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应对之策。顾宸和顾阳调整后的算法能否在农田中顺利应用?沈曼又能否找到合适的办法,既满足客户降价要求,又保证代工生意的盈利?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和解决……

接下来,顾宸和顾阳带着新算法来到农田,准备进行安装。

“阳阳,这次安装新算法,一定要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不能再出任何差错。”顾宸一边将设备连接到传感器,一边叮嘱顾阳。

“放心吧,哥。我己经把安装步骤反复看了好几遍,绝对没问题。”顾阳说道。

安装过程中,一位农户好奇地走了过来:“娃们,恁们这又是在弄啥嘞?”

顾宸笑着解释道:“大叔,我们之前发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有些不太准确,所以调整了一下算法,现在把新算法安装上去,以后采集的数据就更准了,能给您提供更好的种植建议。”

农户挠了挠头,说道:“俺也不懂恁们这些高科技,不过只要能让俺们庄稼长得好,咋弄都行。”

安装完成后,顾宸和顾阳立刻开始测试新算法运行后的效果。看着屏幕上逐渐稳定且更符合预期的数据,两人相视一笑。

“看来这次调整成功了,数据比之前准确多了。”顾阳兴奋地说道。

“嗯,不过还得持续观察一段时间,确保不会出现其他问题。”顾宸说道。

在顾家坳,沈曼开始着手解决客户要求降价的问题。她首先联系了染料供应商刘老板。

“刘老板,您好啊。我是顾家坳的沈曼。这次想跟您商量个事儿,您看能不能给我再优惠点价格?最近市场竞争激烈,客户要求降价,我这成本实在有点扛不住了。”沈曼说道。

刘老板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沈曼啊,俺给你的价格己经是很实在的了。不过看在咱们合作这么久的份上,我可以再给你降一点点。但再多的话,俺这小本生意也实在没办法了。”

沈曼心中一喜,说道:“太感谢您了,刘老板!您看能不能再稍微多降点?我这边订单量也不少,以后肯定还会长期和您合作的。”

刘老板思索了一下,说道:“行吧,看在你这么实在的份上,我再给你降5%。这己经是我的极限了。”

沈曼连忙说道:“好的,刘老板,太感谢您了!您放心,以后有生意我肯定优先找您。”

挂了电话,沈曼又召集代工妇女们开会,讨论制作工艺优化的问题。

“姐妹们,客户要求降价,我们得想办法降低成本。大家一起想想,制作工艺上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提高效率,又不影响产品质量。”沈曼说道。

张婶说道:“沈曼,俺觉得在刺绣的时候,有些针法虽然好看,但太费时间了。咱们能不能简化一下,用一些更简洁但效果也不错的针法?”

一位年轻的代工妇女也说道:“对呀,沈姐。而且我们在裁剪布料的时候,有时候会浪费一些边角料。其实可以想办法把这些边角料利用起来,做一些小装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沈曼听了,眼前一亮:“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张婶,您先示范一下您说的简化针法,看看效果怎么样。”

张婶拿起绣绷,熟练地演示起来:“就像这种平针绣,稍微调整一下针脚的排列方式,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保持一定的美观度。”

大家围过来仔细观看,纷纷点头表示可行。

“行,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先尝试制作一批样品,看看效果如何。如果可行,以后就按照这个方法制作。”沈曼说道。

经过几天的努力,沈曼和代工妇女们制作出了一批使用新针法和利用边角料做装饰的样品。

“沈姐,您看这批样品怎么样?”一位代工妇女拿着样品递给沈曼。

沈曼仔细端详着样品,满意地说道:“很不错!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产品的特色。相信客户会喜欢的。”

然而,就在沈曼准备将样品寄给客户时,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村里一位负责运输的大叔突然生病,无法按时将样品送到县城的快递点。

“这可怎么办?样品要是不能及时寄出去,可能会影响和客户的合作。”沈曼焦急地说道。

这时,一位代工妇女说道:“沈姐,要不我骑车送去县城吧?虽然远点,但肯定能按时送到。”

沈曼犹豫了一下,说道:“这路途不近,太辛苦你了。而且路上万一出什么意外……”

“沈姐,您放心吧。俺骑车技术好,肯定能安全送到。”代工妇女坚定地说道。

沈曼感激地说道:“那就麻烦你了,一定要注意安全。”

代工妇女带着样品,骑着车向县城赶去。沈曼在村里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心中默默祈祷一切顺利。

顾宸和顾阳这边,新算法在农田中持续稳定运行,他们根据数据为农户提供的种植建议也初见成效,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明显改善。

“娃们,恁们这办法还真管用!俺家这庄稼看着比以前长得好多了。”一位农户高兴地对顾宸和顾阳说道。

“大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能帮到您,我们就开心。”顾阳笑着说道。

然而,他们也不敢掉以轻心,依然每天密切关注着数据变化,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顾家坳,沈曼终于等到了代工妇女安全送达样品的消息,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接下来,就看客户对这批样品的反应了。

晚上,顾家的煤油灯会议上,顾宸和顾阳分享了新算法应用成功以及农作物生长改善的好消息,沈曼则说了样品寄出但过程中遇到波折的事情。

“孩子们,宸儿、阳阳,项目能取得这样的成果,说明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曼儿,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样品己经寄出去了,希望能得到客户的认可。无论结果如何,大家都尽力了。”顾明远说道。

“爸,我们会继续努力的。新算法虽然目前运行良好,但还得长期监测,确保项目持续发挥作用。”顾宸说道。

沈曼也说道:“我也希望这批样品能让客户满意,保住我们的订单。不管怎样,我们都会想办法把代工生意做好。”

一家人在煤油灯下,继续为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顾宸和顾阳的科研项目在新算法的助力下能否持续取得更好的成果?沈曼的代工生意又能否凭借这批样品赢得客户认可,化解降价危机?未来依旧充满挑战,等待着他们去一一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