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希望的曙光与艰难抉择

2025-08-16 1849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在大学校园里,距离省级科研成果评选复评只剩下三天时间,顾宸和顾阳带领团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他们反复打磨项目展示的每一个细节,从展示文稿的字体颜色到答辩时的语气措辞,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顾宸,这个图表的数据标注再清晰一些会更好,评委一眼就能看到关键信息。”团队成员小赵指着展示文稿说道。

顾宸凑近仔细查看,点头认可:“没错,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可不能在这些小地方掉链子。阳阳,你那边答辩的问题准备得怎么样了?”

顾阳拍了拍手中厚厚的笔记本,自信满满地说:“放心吧哥,常见的问题我都列出来了,并且准备了详细的回答。不过,我还是有点担心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刁钻问题。”

这时,一首专注修改视频的小李抬起头来,说道:“要不我们再组织一次模拟答辩,找几位平时比较挑剔的同学来当评委,给我们挑挑刺儿?”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于是立刻行动起来。顾宸迅速联系了几位同学,邀请他们来帮忙。不一会儿,模拟答辩就开始了。

“你们提到智能传感器的稳定性,如何确保在极端天气下也能正常工作呢?”扮演评委的同学犀利地问道。

顾阳从容不迫地回答:“我们在设计传感器时,充分考虑了极端天气的影响。比如,为应对暴雨天气,我们给传感器配备了防水外壳;针对高温天气,加装了散热片。并且,我们在实地测试中经历了多种复杂天气,传感器都能稳定运行,这是相关的数据记录。”说着,他展示了一组数据图表。

模拟评委们又提出了几个尖锐的问题,顾阳和团队成员们都一一作答。答辩结束后,模拟评委们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整体表现不错,但在回答问题时,语速可以稍微放慢一点,让评委有时间消化信息。”一位同学建议道。

“还有,在阐述项目优势时,可以更简洁有力,突出重点。”另一位同学补充说。

顾宸和顾阳认真记录下这些建议,对团队成员们说:“大家听到了,我们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三天,我们集中精力解决这些问题,争取在复评中展现出最完美的项目。”

与此同时,在顾家坳,为了满足客户提前三天交货的要求,村里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代工妇女们和前来帮忙的年轻人分成几个小组,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生产。

“张婶,这批竹筐的编织纹路要再均匀一些,这样才美观。”一位年轻姑娘一边熟练地编织着,一边对旁边的张婶说道。

张婶笑着回应:“好嘞,闺女,多亏你提醒。我这老眼昏花的,有时候还真注意不到这些细节。”

然而,尽管大家都拼尽全力,生产进度还是有些滞后。沈曼看着堆积如山的原材料和尚未完成的订单,心急如焚。

“照这个速度,恐怕很难按时交货。大家再想想办法,还有没有什么能提高效率的方法?”沈曼召集大家开会讨论。

一位年轻小伙挠了挠头,说道:“沈婶,我觉得我们可以优化一下工作流程。比如,把编织、上色、组装这些环节分得更细,让每个人专注做一件事,这样可能会提高速度。”

大家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立刻按照这个建议调整了工作流程。果然,生产效率有了明显提升。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过度劳累,几位代工妇女身体出现了不适。

“沈姐,我这腰实在疼得厉害,可能得休息一会儿。”一位妇女捂着腰,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沈曼心疼地说:“你快去歇着吧,身体要紧。都怪我,光想着赶订单,没注意大家的身体。”

看着疲惫不堪的大家,沈曼陷入了两难的抉择。如果继续保持高强度工作,虽然有可能按时交货,但大家的身体会吃不消;可要是放慢速度,又担心无法满足客户要求,失去这个重要的合作机会。

晚上,顾家的煤油灯会议气氛格外沉重。顾宸和顾阳分享了科研项目复评前紧张的准备情况,沈曼则说出了代工生意面临的困境。

“孩子们,宸儿和阳阳的科研项目到了关键时刻,一定要全力以赴。家里这边代工生意的难题,我们也得慎重考虑。不能因为赶订单把大家的身体累垮了,但也不能轻易放弃这个机会。”顾明远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爸,要不我们找邻村的人帮忙?多一些人手,说不定能按时完成订单,也能让大家不至于太累。”顾薇提议道。

一家人在煤油灯下,继续商讨着解决方案。在这个充满希望与艰难抉择的时刻,顾宸和顾阳的科研项目能否在复评中取得优异成绩?顾家坳的代工生意又能否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顺利克服眼前的困境?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他们去勇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