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里,解决了传感器高温问题后,顾宸和顾阳的科研项目实地测试进展顺利。连续一周,传感器稳定地采集着各类数据,为模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丰富且准确的信息。团队成员们每天都在田间和实验室之间忙碌穿梭,对数据进行细致分析。
“你们看,根据这一周的数据,模型在智能传感器的辅助下,对资源的调配精准度提高了近15%,这是个非常可观的进步。”顾阳指着电脑上的数据分析图表,兴奋地对团队成员们说道。
“没错,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接下来要分析这些数据背后的规律,看看能不能进一步挖掘模型的潜力。”顾宸补充道。
就在大家沉浸在研究中时,学校科研处传来消息,省级科研成果评选的初评结果出来了,他们的项目顺利通过初评,进入了复评阶段。团队成员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欢呼雀跃。
“太棒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进入复评就有更大机会获奖了。”一位同学激动地说道。
“大家先别高兴得太早,复评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我们还得继续努力完善项目。”顾宸提醒大家。
为了在复评中脱颖而出,顾宸和顾阳组织团队成员再次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他们邀请了学校不同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举办模拟评审会,提前演练项目展示并收集意见。
“我觉得你们在展示项目创新性的时候,可以更突出智能传感器与模型结合的独特之处,这是你们项目的一大亮点。”一位参与模拟评审的老师建议道。
“还有在阐述实际应用价值时,多加入一些具体案例和数据对比,会更有说服力。”一位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顾宸和顾阳认真记录下每一条意见,带领团队成员对项目展示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与此同时,在顾家坳,虽然供应商答应更换原材料,但发货延迟还是给代工生意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了按时完成订单,沈曼组织代工妇女们制定了详细的生产计划。
“姐妹们,原材料晚几天到,我们的时间更紧了。大家按照这个计划,等原材料一到,就立刻投入生产,争取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沈曼说道。
“沈姐,您放心吧,我们一定努力,保证按时完成订单。”代工妇女们纷纷响应。
然而,等待原材料的过程中,一些村民开始有些焦虑。
“这原材料到底什么时候能到啊?时间越来越紧了,要是耽误了订单可怎么办?”一位村民担忧地说道。
“是啊,我们都准备好了,就等原材料开工了。”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沈曼一边安抚大家的情绪,一边频繁联系供应商询问发货进度。终于,在焦急的等待中,原材料送到了村子。
“姐妹们,原材料到了,咱们开工!”沈曼一声令下,代工妇女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生产中。
生产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编织速度快的村民主动帮助速度慢的,确保整个生产进度一致。
“王婶,您这里的编织手法有点问题,我来帮您调整一下,这样速度能快一些。”一位年轻的代工妇女说道。
“谢谢你啊,闺女。我眼神不好,手法也生疏了,多亏你们年轻人帮忙。”王婶感激地说道。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代工生意的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此时,又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一位代工妇女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受伤了,虽然伤势不严重,但还是让大家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这可怎么办?人手本来就紧张,现在又有人受伤了。”一位村民着急地说道。
沈曼立刻赶了过来,查看受伤妇女的情况后,说道:“大家别慌,先送她去医务室处理伤口。剩下的人调整一下分工,我们一定能按时完成订单。”
晚上,顾家的煤油灯会议气氛紧张。顾宸和顾阳分享了科研项目进入复评的好消息以及准备复评的计划,沈曼则讲述了代工生意在原材料和人员受伤方面遇到的问题。
“孩子们,宸儿和阳阳的科研项目进入复评是好事,但不能掉以轻心,要全力准备。家里这边代工生意的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克服。受伤的姐妹好好养伤,其他人加把劲,一定要按时完成订单。”顾明远说道。
一家人在煤油灯下,共同商讨应对之策。在这个曙光与阴霾激烈碰撞的时刻,顾宸和顾阳的科研项目能否在复评中脱颖而出?顾家坳的代工生意又能否克服重重困难,按时交付订单?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他们去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