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突破困境与创新尝试

2025-08-16 1869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在大学校园里,等待省级科研成果评选结果的日子里,顾宸和顾阳并没有干等,他们思索着如何进一步提升科研项目的创新性,决定尝试将更多后世的高科技理念融入其中。

课间休息时,顾宸和顾阳与团队成员们聚在校园的长椅上,热烈地讨论着。

“我觉得可以引入智能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这样模型就能更精准地做出资源调配决策。”顾宸兴奋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光芒。

“可是,现在哪有这么先进的智能传感器啊?”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

顾阳笑着解释道:“我们可以尝试自己研发简易版的。利用现有的电子元件,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设计出能满足基本监测需求的传感器。”

大家听后,都觉得这个想法虽然大胆,但值得一试。于是,团队成员们开始分工合作,查阅资料、设计电路、制作样品。

在实验室里,顾宸和负责电路设计的同学对着电路图,反复研究。“这里的电路连接应该没问题,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感应元件,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顾宸说道。

“是啊,这得花些时间筛选和测试不同的元件。”同学点头赞同。

与此同时,顾阳和其他同学在试验田搭建测试平台,准备对制作好的传感器进行实地测试。

“把传感器安装在这里,这样能更好地监测土壤湿度和温度。”顾阳指挥着大家。

经过几天的努力,简易智能传感器的样品制作完成。他们迫不及待地将其安装在试验田,开始收集数据。

“哇,传感器工作正常,数据也在不断传输,看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看着电脑上显示的数据,一位同学兴奋地喊道。

然而,在数据校准过程中,他们发现传感器测量的数据与实际值存在一定偏差。

“这偏差有点大,得想办法校准。”顾宸皱着眉头说道。

大家又开始分析原因,经过反复测试和调整,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成功校准了传感器。

“这下好了,有了这个简易智能传感器,我们的模型就能获取更准确的实时数据,资源调配也会更加精准。”顾阳高兴地说道。

他们的导师得知这个消息后,来到实验室。

“你们的想法很有创新性,将智能传感器技术融入农业资源利用模型,这在当前的科研领域是一个很前沿的尝试。不过,要确保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对于后续模型的优化至关重要。”导师说道。

“老师,我们会继续完善的。有了这个传感器,我们感觉项目又有了新的突破。”顾宸自信地说道。

在顾家坳,代工生意寻找订单的困境依旧存在,但沈曼和代工人员们没有放弃。他们在村里组织了一场产品展销会,邀请周边村子的村民和商家前来参观。

“大家快来看看我们顾家坳的特色产品,都是手工精心制作的。”一位代工妇女在展销会上大声吆喝着。

周边村子的村民们围了过来,对展出的产品赞不绝口。

“这手艺真不错,比外面卖的好多了。”一位村民说道。

“是啊,而且价格也实惠。”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一些商家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你们这些产品确实有特色,不过我想知道,你们的生产规模和供货能力怎么样?”一位商家问道。

沈曼连忙介绍道:“老板,我们有足够的人手,只要您有订单,我们一定能按时交货。而且我们的产品质量有保证,您可以放心。”

商家考虑了一下,说道:“那行,我先下一批小订单试试,如果市场反馈好,以后再加大订单量。”

沈曼听后,心中大喜:“好的,老板,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一定会做好的。”

展销会结束后,代工人员们都很兴奋,终于有订单了,大家看到了希望。

“沈姐,这次展销会真成功,多亏了你想出这个办法。”一位代工妇女感激地说道。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还要继续想办法扩大订单量。”沈曼说道。

晚上,顾家的煤油灯会议充满了希望的氛围。顾宸和顾阳讲述了将智能传感器技术融入科研项目的进展,沈曼分享了展销会获得订单的好消息。

“孩子们,你们在学校和家里都做得很好。继续保持这种创新和努力的精神,相信无论是科研项目还是代工生意,都会越来越好。”顾明远欣慰地说道。

一家人在煤油灯下,畅想着未来的发展。然而,他们知道,无论是科研项目中智能传感器的进一步完善,还是代工生意订单量的持续扩大,都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顾宸和顾阳的科研项目能否凭借新的技术融合在评选中脱颖而出?顾家坳的代工生意又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他们去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