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里,提交了省级科研成果评选申报材料后,顾宸和顾阳及团队成员们表面上维持着正常的学习与科研节奏,但内心都隐隐期待着评选结果。课间休息时,大家也会不自觉地讨论起评选的事情。
“你们说,咱们这次能获奖吗?我心里还是有点没底。”团队中的一位同学有些担忧地说道。
顾阳笑着安慰道:“别担心,我们己经尽了最大努力,把项目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了。不管结果如何,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
“是啊,而且我们的项目确实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我相信评委们会看到我们的努力的。”另一位同学充满信心地说。
顾宸也点头表示赞同:“大家都放宽心,这段时间我们继续推进项目的后续研究,不能因为等待评选结果就懈怠了。”
在等待的日子里,团队成员们依然忙碌在实验室和试验田之间。他们对环境自适应模块进行了更深入的优化,尝试将其与更多的农业生产环节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模型的综合效能。
与此同时,导师也密切关注着他们的状态和项目进展。一天,导师把顾宸和顾阳叫到办公室。
“你们最近状态不错,没有因为评选的事情而分心,这很好。科研就是要有这种平常心。无论评选结果怎样,都要持续深耕项目。”导师语重心长地说道。
顾宸和顾阳认真地点头:“老师,我们明白。我们会继续努力的。您觉得我们这次获奖的可能性大吗?”
导师微微一笑:“从专业角度来看,你们的项目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但评选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要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结果上,专注于项目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在顾家坳,沈曼按照大家在会议上讨论的对策,带领代工人员积极行动起来。负责联系客户的小组西处奔波,拜访邻村的商家,向他们介绍顾家坳代工团队的优势和产品特色。
“老板,您看看我们做的这些产品,质量绝对有保证,而且价格也很实惠。您要是有订单,交给我们准没错。”一位代工妇女拿着样品,向一位商家介绍道。
商家接过样品,仔细查看后说道:“东西做得确实不错,不过我得先考虑考虑,最近市场行情不太好,订单量也有限。”
尽管遭遇了一些拒绝,但大家并没有气馁,继续寻找下一个潜在客户。而负责与供应商谈合同的小组同样面临挑战。
“老板,我们希望能和您签个长期合同,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您看这价格和供应条款,能不能再商量商量?”沈曼诚恳地对供应商说道。
供应商皱着眉头:“沈曼啊,现在原材料成本一首在涨,我也很为难。合同条款恐怕不好变动。”
沈曼耐心地与供应商沟通:“老板,我们合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您也知道我们的用量稳定。如果能长期合作,对您也有好处。您看能不能稍微调整一下价格涨幅,我们也能接受。”
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供应商终于同意在价格涨幅上做出一定让步,并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
“太好了,这样原材料的问题就暂时解决了。”沈曼松了一口气。
然而,寻找订单的小组进展依旧缓慢。村里的代工人员们开始有些焦虑起来。
“这订单怎么这么难找啊,再这样下去,大家都要没活儿干了。”一位村民着急地说道。
沈曼鼓励大家:“大家别着急,订单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我们再坚持坚持,多跑几个地方,肯定会有收获的。”
晚上,顾家的煤油灯会议气氛有些压抑。顾宸和顾阳分享了在学校等待评选结果以及继续推进项目研究的情况,沈曼则讲述了寻找订单的困难。
“孩子们,遇到困难很正常,科研和生意都是如此。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宸儿、阳阳,继续做好项目研究;曼儿,找订单的事再想想其他办法,大家一起努力,总会有转机的。”顾明远坚定地说道。
一家人在煤油灯下,相互打气,在波折中坚定地保持着前行的决心。顾宸和顾阳的科研项目评选结果究竟如何?顾家坳的代工生意能否成功找到足够的订单,摆脱困境?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他们去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