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体制边缘的坚守与奋进

2025-08-16 1896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在大学校园里,顾宸和顾阳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忐忑,踏入了学术交流的礼堂。礼堂内人头攒动,来自不同院校的学者和学生们正热烈交谈,气氛热烈而紧张。

顾宸和顾阳刚一入场,就吸引了一些同学的目光。他们的穿着相较于其他穿着考究的学生显得朴素,但眼神中透露出的自信与坚定却让人无法忽视。

“看,那就是顾宸和顾阳,听说他们的科研项目很厉害,就是家庭条件好像不太好。”一位同学小声对旁边的同伴说道。

“嗯,不过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做出成果,真的很了不起。”同伴点头回应。

顾宸和顾阳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他们专注地寻找自己的座位,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这时,他们的导师走了过来,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别紧张,把你们的研究成果自信地展示出来。这是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要好好把握。”导师微笑着鼓励道。

顾宸和顾阳感激地看着导师:“老师,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学术交流开始后,顾宸和顾阳认真聆听着每一位学者的演讲,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信息。轮到他们展示时,顾宸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的科研项目聚焦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顾宸的声音清晰而洪亮,他有条不紊地介绍着项目的背景、方法和成果。顾阳则在台下配合默契,适时切换展示的图表和数据。

展示过程中,台下的听众们专注地听着,不时有人露出赞许的目光。当顾宸讲到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时,一位老师提问道:“你们提到模型具有普适性,能否详细说明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应用效果?”

顾阳立刻站起身来,从容地回答:“老师,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测试,包括黏土、砂土和壤土。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在各类土壤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资源利用优化效果。比如在黏土地区,通过精准灌溉和施肥,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了……”

顾阳详细的数据和清晰的阐述,赢得了台下一阵掌声。展示结束后,不少同学和老师围了过来,与他们交流项目细节,顾宸和顾阳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你们的项目真的很有创新性,希望你们能继续深入研究,取得更优异的成果。”一位教授微笑着鼓励道。

“谢谢老师,我们会努力的。”顾宸和顾阳兴奋地说道,这次学术交流的成功,让他们对未来的科研之路充满了信心。

与此同时,在顾家坳,顾明远设计可拆卸木床的事情却引发了轩然大波。村里的公告栏前,围满了村民,大家看着公告上对顾明远“修正主义”的批判,议论纷纷。

“老顾怎么会搞修正主义呢?他平时为人那么正首,一心为村子着想。”一位大叔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这其中肯定有误会。这可拆卸木床我见过,确实方便又实用,怎么就成修正主义了?”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但也有一些村民受到风气影响,持不同看法。“上面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不能跟着犯错。”一位大妈说道。

“对呀,这种时候,咱们得跟上面保持一致。”另一位村民点头道。

顾明远站在公告栏前,看着上面的批判内容,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在这个特殊时期,自己很难解释清楚。这时,几个红卫兵模样的人走了过来,手里拿着顾明远的设计图纸。

“顾明远,你的这些图纸我们要当众烧毁,以后不许再搞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领头的人嚣张地说道。

顾明远看着自己心血绘制的图纸,眼中满是不舍,但他知道此刻无力反抗。图纸在火中燃烧,化作灰烬,顾明远的心也仿佛被重重一击。

“老顾啊,别太难过,这事儿总会弄清楚的。”一位好心的村民走过来安慰道。

顾明远苦涩地笑了笑:“希望如此吧。”

沈曼得知消息后,匆匆赶来。她看着地上的灰烬,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明远,别灰心,我们还有其他办法。”沈曼轻声说道。

晚上,顾家的煤油灯会议气氛格外沉重。顾明远讲述了设计图纸被烧毁的事情,一家人都感到无比气愤和无奈。

“爸,您别难过,等以后有机会,您再重新设计。”顾薇说道。

“是啊,爸,我们相信您。这只是暂时的困难。”顾阳在电话里也说道。

顾明远看着家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有你们在,我就有信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一起挺过去。”

一家人在煤油灯下,相互鼓励,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他们依然坚定地握紧彼此的手,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在这个体制边缘的困境中,顾家能否坚守信念,找到新的出路?顾宸和顾阳在科研道路上又会遇到什么新的机遇与挫折?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他们去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