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多面困境与希望探寻

2025-08-16 2066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在大学校园里,顾宸和顾阳因为科研项目获得优秀并被推荐参加更高层次学术交流的消息,在学校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学们纷纷投来羡慕和敬佩的目光,老师们也对他们赞赏有加。

课间休息时,几个同学围在顾宸和顾阳身边。

“顾宸、顾阳,你们俩可真是太厉害了!这次科研项目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有什么秘诀吗?”一个同学好奇地问道。

顾阳笑着挠挠头:“哪有什么秘诀,就是多花时间,多下功夫呗。我们在实验室和试验田泡了不知道多少个日夜,遇到问题就想尽办法解决。”

另一个同学接着问:“那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放弃啊?”

顾宸认真地回答:“当然有过,特别是在实验数据不理想,或者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时,压力特别大,感觉都快坚持不下去了。但一想到这个项目对农业发展的意义,还有家人对我们的期望,就咬咬牙继续坚持了。”

这时,他们的导师走了过来,欣慰地说:“顾宸、顾阳,你们这次的表现非常出色。不过接下来的学术交流,会面对来自不同院校的优秀团队,竞争会更加激烈。你们要做好充分准备,把我们学校的科研水平展现出来。有什么问题,随时来办公室找我。”

顾宸和顾阳连忙点头:“谢谢老师,我们一定会努力的。我们正打算这几天找您请教一些关于学术交流的注意事项呢。”

导师微笑着说:“嗯,学术交流不仅要展示你们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要与其他团队进行思想碰撞,学习他们的长处。在展示过程中,一定要思路清晰,突出重点,对于别人提出的问题,要冷静回答。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表现得很出色。”

与此同时,在顾家坳,竹筐质量改进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顾薇的培训让村民们的编制技术更加熟练,质量监督小组的严格把关也确保了竹筐的品质。

“李大爷,您看您这个竹筐的提手,编得比之前好多了,又结实又好看。”顾薇笑着对一位正在编制竹筐的老人说道。

李大爷乐呵呵地说:“多亏了你啊,薇儿。要不是你耐心教,我这老骨头还真编不好。现在我知道了,只要用心,啥都能做好。”

质量监督小组的成员们也在认真履行职责。“张大哥,你这个竹筐上的图案有点歪了,得重新印一下,不然就影响美观了。”一位成员仔细检查后说道。

张大哥连忙说:“好嘞,我马上改。我以后一定注意,不能因为赶时间就马虎。”

然而,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却让顾家人和村民们忧心忡忡。顾明远在村子里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商量应对之策。

“乡亲们,现在咱们竹筐生意遇到了资金难题。原材料要买,可货款又没完全收回来,大家都想想办法,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顾明远看着大家,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一位村民站起来说:“顾叔,要不我们去催催那些还没给货款的商家?”

另一位村民摇头道:“催过了,有些商家说他们资金也紧张,一时半会儿拿不出来。”

这时,一位年轻的村民提议:“顾叔,咱们能不能找银行贷款啊?现在国家政策好,说不定能贷到款解决咱们的问题。”

顾明远沉思片刻后说:“贷款倒是个办法,不过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咱们得想想拿什么抵押。而且贷款也有利息,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沈曼也说道:“是啊,贷款不是个轻松的事。但目前来看,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可以先去银行咨询一下具体的贷款政策和手续。”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先由顾明远和沈曼去银行了解贷款事宜。第二天,顾明远和沈曼早早地来到了镇上的银行。

“同志,我们是顾家坳做竹筐生意的,现在遇到了资金周转困难,想问问能不能贷款?”顾明远客气地向银行工作人员询问。

银行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详细介绍了贷款的政策、条件和手续。“贷款需要有抵押物,比如房产、土地或者其他有价值的资产。而且我们会对你们的经营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评估。”

顾明远和沈曼听后,心中有些担忧。他们的房产和土地价值有限,不知道能否满足银行的要求。

回到村子后,顾明远和沈曼将银行的要求告诉了大家。村民们听后,也都觉得有些棘手。

“这可怎么办?咱们的房子和土地估计抵押不了多少钱。”一位村民无奈地说道。

“是啊,要是贷不到款,原材料供应不上,竹筐生意就得停了。”另一位村民焦急地说。

晚上,顾家的煤油灯会议再次讨论起资金问题。一家人围坐在煤油灯下,灯光昏暗,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

“爸妈,要不我和哥把科研项目获得的奖金拿出来,先救救急?”顾阳在电话里说道。

顾宸也连忙说:“对,虽然奖金不多,但能解一时之困。”

顾明远听了,心中一阵感动:“孩子们,你们的心意爸妈领了。但那是你们努力得来的成果,不能随便动用。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

一家人陷入了沉思,在这资金困境的压力下,顾家能否找到解决办法,让竹筐生意继续蓬勃发展?顾宸和顾阳在学术交流中又会遭遇什么挑战?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他们去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