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经历暴雨洗礼后的顾宸和顾阳迅速调整状态,重新规划科研项目。他们针对极端天气对农业资源利用的影响,在模型中加入了更多应对灾害的参数设置。每天,他们在实验室里对着电脑反复模拟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场景,试图让模型更加完善。
“哥,你看这个参数调整后,在模拟暴雨场景时,农作物的受灾程度明显降低了。”顾阳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兴奋地说。
顾宸凑过来仔细查看,点头道:“嗯,有进步,但还不够精准。我们再微调一下这个参数,看看效果。”
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气象学和灾害预防相关知识,希望从多个角度提升模型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图书馆里,他们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查阅大量相关书籍和文献,密密麻麻的笔记写满了好几个本子。
“阳阳,你看这篇论文提到的通过提前监测气象数据来调整农业生产策略的方法,或许可以融入我们的模型。”顾宸一边说着,一边在本子上记录要点。
“好啊,哥。这样可以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减少灾害对资源利用的影响。”顾阳回应道,眼神中透露出对新方法的期待。
然而,调整模型并非易事,每一个参数的改变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需要反复验证和优化。他们常常因为一个参数的调整,而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的时间进行实验和分析。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他们身心俱疲,但为了科研项目的成功,他们始终咬牙坚持。
在顾家坳,面对原材料价格飞涨的困境,顾明远和村民们继续西处寻找新的竹子供应商。他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周边各个乡镇,打听竹子的供应情况。每到一处,他们都详细询问价格、质量和供应量等细节。
“老板,您这儿竹子怎么卖啊?质量咋样?”顾明远走进一家竹材店,向老板询问。
老板打量了一下顾明远,说道:“最近竹子价格都涨了,我这儿也不例外。质量肯定没问题,都是上好的竹子,你要多少?”
顾明远心中一紧,还是耐心地与老板讨价还价:“老板,我们是顾家坳做竹筐生意的,用量比较大。您看能不能便宜点?我们长期合作。”
老板犹豫了一下,说道:“看你这么有诚意,最多给你降个一成,不能再低了。”
顾明远觉得价格还是太高,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寻找下一家。
几天下来,他们找了十几家供应商,价格都不理想。就在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顾薇突然想起邻村有一片闲置的竹林,一首无人打理。她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顾明远。
“爸,邻村那片竹林说不定可以利用起来。我们可以和村里商量,承包下来自己砍伐,这样既能保证原材料供应,又能降低成本。”顾薇说道。
顾明远听后,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办法!我明天就去邻村问问。”
第二天,顾明远带着几个村民代表来到邻村。他们找到邻村的村长,说明了来意。
“李村长,你们村那片竹林一首闲置着,我们想承包下来,用来做竹筐生意。您看怎么样?”顾明远诚恳地说道。
李村长有些犹豫:“这片竹林虽然闲置,但毕竟是村里的资产,承包出去得征求村民的意见。”
顾明远赶忙说:“李村长,您看我们顾家坳和你们村一首关系不错。我们承包下来后,会合理开发利用,也会给村里一定的租金,还能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
李村长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样吧,我先召集村民开个会讨论一下。你们等我消息。”
顾明远等人只能先回去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顾家人和村民们心里都七上八下的,不知道邻村村民是否会同意承包竹林。
与此同时,竹筐生意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销量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一些顾客觉得竹筐价格变高,性价比不如以前,购买意愿降低。
“这竹筐怎么涨价了?以前买一个的钱,现在都能买两个其他家的了。”一位顾客在集市上抱怨道。
“是啊,虽然样式好看,但价格太贵了。我再考虑考虑吧。”另一位顾客附和道。
看着顾客们的反应,沈曼心急如焚。她和顾薇商量着如何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竹筐的成本,吸引顾客。
“薇儿,咱们得想个办法。这样下去,竹筐生意可就危险了。”沈曼说道。
顾薇皱着眉头思考着:“妈,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包装和宣传上做文章。让竹筐看起来更有档次,增加附加值。”
于是,顾薇开始设计新的竹筐包装,采用环保材料,印上精美的图案和“顾家优品”的标志。沈曼则带着几个妇女,在集市上向顾客详细介绍竹筐的优点和独特之处。
“大姐,您看我们这竹筐,不仅设计新颖,而且质量非常好,用的都是上等竹子。虽然价格稍微高了点,但耐用啊,能用好多年呢。”沈曼微笑着向一位顾客介绍道。
顾客听了沈曼的介绍,又看了看新包装的竹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掏钱买了一个。
晚上,顾家的煤油灯会议上,大家汇报了各自的进展。顾明远讲述了去邻村协商承包竹林的情况,沈曼和顾薇分享了竹筐销售策略的调整。
“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的。”顾明远鼓励大家道。
“对,爸妈,我和哥在学校也会加快科研进度,说不定能给家里的生意带来新的转机。”顾阳在电话里说道。
一家人在煤油灯下,相互鼓励,共同为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但邻村是否会同意承包竹林?顾宸和顾阳的科研项目又能否取得新的突破?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等待着他们去勇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