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里,顾宸和顾阳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科研项目难题的工作中。他们像两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知识的花丛中辛勤采撷。每天,实验室的灯光总是最早亮起,最晚熄灭。
顾宸紧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眼睛布满了血丝。他不断地调整参数,尝试不同的算法,希望能找到那个缺失的关键环节。“阳阳,你看这个地方,按照这个新的算法,似乎能让模型的逻辑更顺畅一些。”顾宸一边说着,一边快速地在纸上记录着思路。
顾阳凑过来,仔细地看着,时而点头,时而提出自己的疑问。“哥,这里的变量设置是不是还需要再斟酌一下?感觉对整体的影响有点微妙。”顾阳拿起笔,在纸上圈圈画画,试图找出更优的方案。
为了验证新的想法,他们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实验。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实验器材,他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都不敢有丝毫马虎。从样本采集到数据分析,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大量的心血。
“这个样本的采集一定要精准,否则会影响整个实验结果。”顾宸一边说着,一边仔细地测量着样本的各项数据。顾阳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眼神专注而坚定。
然而,实验并非一帆风顺。一次,在进行关键的模拟实验时,仪器突然出现故障,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实验数据瞬间丢失,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怎么会这样!”顾阳忍不住大喊一声, frustration和疲惫在这一刻几乎将他淹没。
顾宸也感到一阵绝望,但他深知此刻不能慌乱。他深吸一口气,安慰顾阳道:“别着急,阳阳。仪器故障是科研中常见的问题,我们重新来就是了。先检查一下仪器,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两人迅速冷静下来,开始检查仪器。他们仔细地查看每一个部件,查阅仪器的使用手册,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原来是一个关键部件老化损坏,导致仪器运行异常。
顾宸和顾阳马不停蹄地联系学校的维修部门,更换了损坏的部件。经过一番努力,仪器终于恢复正常,他们又重新开始了实验。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顾宸和顾阳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模型构建思路。按照这个思路,他们成功地解决了之前模型存在的缺陷,实现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初步设想。
“哥,我们成功了!”顾阳兴奋地跳了起来,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顾宸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几天的疲惫一扫而空。“是啊,功夫不负有心人。但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与此同时,在顾家坳,顾薇设计的新竹筐款式己经完成。她拿着设计图,挨家挨户地向村民们展示,讲解新竹筐的特色和优势。
“婶子,您看这个竹筐,我在边缘设计了这种波浪形的纹路,不仅好看,还增加了竹筐的强度。而且上面的图案是现在城里很流行的样式,肯定能吸引顾客。”顾薇耐心地说道。
村民们围在顾薇身边,看着设计图,纷纷点头称赞。“薇儿这设计真不错,看着就吸引人。”
“是啊,要是编出来肯定好看,我觉得能卖个好价钱。”
然而,当开始实际编制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新设计的竹筐编制工艺更加复杂,一些村民在编制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进度十分缓慢。
“这编法有点难啊,我老是编错。”一位大妈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这比以前的款式麻烦多了,我都有点打退堂鼓了。”另一位大叔也说道。
顾薇知道,这是推广新竹筐必须克服的困难。她决定挨家挨户地指导村民编制,确保每一个竹筐都能达到设计要求。
每天,顾薇都会早早出门,带着工具和材料,到村民家里手把手地教他们。“婶子,这里要先这样起头,然后按照这个纹路编下去,注意力度要均匀。”顾薇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讲解。
在顾薇的努力下,村民们逐渐掌握了新的编制技巧,竹筐的编制工作顺利进行。第一批新竹筐编制完成后,顾明远和沈曼带着竹筐来到集市上销售。
集市上,新竹筐一摆出来,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顾客们围在摊位前,对新竹筐赞不绝口。
“这竹筐设计得真别致,和以前的不一样。”
“是啊,看着又实用又好看,我买一个。”
新竹筐的销量远超预期,这让顾家人和村民们都看到了希望。
晚上,顾家再次召开煤油灯会议。灯光下,一家人脸上洋溢着喜悦。
顾明远高兴地说:“今天新竹筐的销售情况大家都知道了,这多亏了薇儿的设计和大家的努力。看来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只要不断创新,就能在市场上立足。”
沈曼也笑着说:“孩子们都长大了,能为家里出一份力。宸儿和阳阳在科研上取得进展,薇儿在竹筐设计上也有突破,我们顾家会越来越好的。”
顾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妈,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顾阳在电话那头说道:“爸妈,姐,我们在学校会继续努力,争取在科研项目上取得更大的成果。”
顾宸也说道:“对,我们要让家里人都为我们骄傲。”
一家人在煤油灯的温暖光芒下,畅想着未来的发展。然而,他们知道,未来依旧充满变数。顾宸和顾阳的科研项目后续还会面临哪些挑战?顾家坳的竹筐生意在市场上又能否持续保持优势?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等待着他们去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