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深知原材料问题迫在眉睫,第二天一早,他便匆匆赶到林场。一路上,他反复思考着如何说服林场增加竹子供应并降低价格。到了林场,他径首找到林场负责人。
“张场长,您好啊。这次来,还是想跟您商量下竹子供应的事儿。您也知道,我们顾家坳的竹筐生意现在越做越大,最近接了个大订单,对竹子的需求量大增。您看能不能多给我们供应些竹子,价格方面,也麻烦您再考虑考虑,稍微降一降?”顾明远满脸诚恳,眼中满是期待。
张场长面露难色,无奈地摇摇头:“老顾啊,不是我不帮你。最近竹子需求量都大,我们的产量就这么多,要供应的地方也不少。价格也是随行就市,我实在没办法再降了。”
顾明远心里一沉,但仍不死心:“张场长,您看我们合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订单对我们村子太重要了,要是搞砸了,不仅我们的生意受影响,村里那么多靠编竹筐为生的村民也得跟着遭殃。您就再想想办法,帮我们一把。”
张场长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老顾。我也理解你的难处。竹子供应量我最多再给你增加两成,价格方面,最多降个一成,这己经是我的极限了。”
顾明远心中有些失望,但也知道这己经是目前最好的结果了。他咬咬牙,说道:“行,张场长,那就先谢谢您了。两成的增量和一成的降价,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大的帮助了。”
离开林场后,顾明远并没有首接回家。他知道,即便林场增加了供应,可能还是无法满足订单需求。于是,他决定去周边几个县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其他竹子来源。
顾明远一路奔波,走访了好几个县的林场和种植户。大多数地方的竹子价格都很高,而且供应量也有限。正当他感到绝望的时候,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他遇到了一位种植竹子的老农。
老农的竹林规模不大,但竹子的品质却非常好。顾明远和老农交谈后,得知他正为竹子的销路发愁。顾明远心中大喜,赶忙说道:“大叔,我是顾家坳的,我们村子做竹筐生意,对竹子的需求量很大。您这片竹林的竹子我们都要了,价格方面,肯定不会让您吃亏。”
老农有些犹豫:“你们真能要这么多?我这竹子虽然好,可运输是个大问题啊。”
顾明远笑着说道:“大叔,运输的事儿您别担心,我们来想办法。只要您愿意合作,咱们现在就可以商量具体的细节。”
经过一番商讨,顾明远和老农达成了合作协议。虽然从老农这里采购竹子的成本比林场略高一些,但好在解决了原材料不足的问题。
顾明远回到家后,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沈曼和顾薇听了,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太好了,爸。这下原材料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可以安心准备订单了。”顾薇高兴地说道。
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由于订单对竹筐的设计有较高要求,一些村民在编制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导致竹筐的次品率增加。
沈曼看着一堆不合格的竹筐,眉头紧皱:“这可怎么办?这么多次品,不仅浪费了原材料,还影响交货时间。”
顾薇想了想,说道:“妈,我觉得我们可以再组织一次培训,针对这次订单的设计要求,给村民们详细讲解和示范。”
沈曼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再次召集村民们进行培训。顾薇亲自示范,耐心地向村民们讲解每一个设计细节和编制技巧。村民们学得很认真,经过几天的培训,竹筐的次品率明显降低。
在顾家人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竹筐的生产逐渐步入正轨。看着一批批合格的竹筐堆积如山,顾家人心中充满了欣慰。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负责运输竹筐的货车在途中遭遇了暴雨,道路泥泞不堪,车辆陷入了泥坑。司机赶紧给顾明远打电话告知情况。
顾明远得知后,心急如焚。他立刻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带上工具,冒雨赶到货车被困的地方。
到达现场后,只见货车深陷在泥坑中,车轮不停地打转,却无法前进。顾明远和年轻人二话不说,纷纷跳下泥坑,用工具清理车轮周围的泥土,然后在车轮下垫上木板和石块,试图帮助货车脱困。
雨越下越大,大家浑身都被雨水湿透了,但没有一个人退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货车终于缓缓驶出了泥坑。
“太好了,终于出来了!”大家欢呼起来。
顾明远看着疲惫但满脸笑容的大家,心中充满了感动。“谢谢大家,要不是大家齐心协力,这次可就麻烦了。”
货车重新上路,竹筐按时送到了客户手中。客户对竹筐的质量和设计非常满意,不仅结清了货款,还表示希望能和顾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顾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这次订单的成功完成,不仅让顾家的竹筐生意更上一层楼,也让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然而,顾家人知道,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竹筐生意虽然暂时取得了成功,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必须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在商海中立足。而远在大学的顾宸和顾阳,又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哪些新的故事呢?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他们去勇敢面对……
与此同时,在大学校园里,顾宸和顾阳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校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还组织了学术研讨会。顾宸和顾阳对这次活动十分重视,他们提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准备在研讨会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研讨会上,顾宸和顾阳认真聆听专家们的演讲,积极参与讨论。他们的观点新颖,思路清晰,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关注。
一位来自国外的专家对顾宸和顾阳的研究成果很感兴趣,会后,他主动找到顾宸和顾阳,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你们的研究很有价值,我想邀请你们参与我正在进行的一个科研项目,你们愿意吗?”专家用流利的英语说道。
顾宸和顾阳听了,心中既惊喜又激动。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他们也知道,参与这个项目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顾宸和顾阳对视一眼,然后坚定地说道:“我们愿意!”
他们能否在这个科研项目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又会在其中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而顾家的竹筐生意在未来又将如何发展?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等待着他们去勇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