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学梦前的艰难筹措

2025-08-16 1920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随着顾宸和顾阳高考作弊的误会澄清,顾家的生活似乎重回正轨,但上大学所需的费用却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全家人的心头。距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顾家人越发忙碌起来,每个人都在为凑齐学费想尽办法。

顾明远天不亮就起身,背着竹筐前往竹林。他挑选最粗壮、质地最好的竹子,用锋利的斧头小心砍伐。每一根竹子倒下,都仿佛承载着他对儿子们大学梦的期望。砍完竹子,他又马不停蹄地将竹子背回院子,开始破竹、削篾。粗糙的竹片在他手中来回翻动,很快,他的手上就磨出了血泡,但他顾不上疼痛,只是咬咬牙,继续手中的动作。

“这些竹筐多编一些,多卖几个钱,孩子们的学费就能多凑一点。”顾明远一边编着竹筐,一边自言自语。

沈曼则在集市上摆起了小摊,售卖家里自制的竹篮、鞋垫等手工艺品。她守在摊位前,眼巴巴地望着过往行人,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大姐,看看这竹篮,纯手工编制,结实又好看,买一个吧。”沈曼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个路过的人。然而,集市上的竞争激烈,顾客们总是挑挑拣拣,砍价声不绝于耳。一天下来,沈曼卖出的东西并不多,她看着手中微薄的收入,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但想到儿子们的学费,她又打起精神,盘算着明天去更远的集市碰碰运气。

顾薇也没闲着,她利用自己的绘画特长,在竹筐上绘制精美的图案。她一笔一划,用心勾勒,原本普通的竹筐在她的笔下变得生动起来。“这样竹筐就能卖个好价钱了。”顾薇看着自己的作品,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她还和顾阳一起,挨家挨户向村民们收集各种旧物,打算整理后拿到县城的废品收购站卖掉。

顾阳每天放学后,就和顾薇穿梭在村子的大街小巷。他们敲开一家又一家的门,向村民们说明来意。“张大伯,您家有不用的旧物件吗?我们想收去卖点钱。”顾阳礼貌地询问着。村民们都很支持他们,纷纷拿出家里的旧农具、废铜烂铁等。

“孩子,这些你们都拿去吧,希望能帮上你们的忙。”张大伯和蔼地说道。

“谢谢张大伯!”顾阳和顾薇感激地说道。每次收到村民们的帮助,他们心中都充满温暖,也更加坚定了要凑齐学费的决心。

顾宸和顾阳在学习之余,也加入到赚钱的行列。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为村里的孩子们辅导功课,换取一些微薄的报酬。每天傍晚,他们在院子里摆上几张桌子,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听顾宸和顾阳讲解题目。

“小明,这道数学题应该这样解……”顾阳耐心地说道。孩子们的家长为了表示感谢,会送一些自家种的蔬菜、鸡蛋等。虽然这些东西不值多少钱,但顾家人都十分感激,因为这代表着乡亲们的一份心意。

然而,尽管全家人拼尽全力,凑到的钱距离学费仍有不小的差距。一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气氛沉重。顾明远看着手中的账本,眉头紧皱:“照这样下去,学费还是不够啊。”

沈曼无奈地叹了口气:“要不,我回娘家再借点?”

顾明远沉默片刻后说道:“你娘家也不富裕,能帮的都帮了。再去借钱,恐怕也难。”

顾宸和顾阳看着父母发愁的样子,心中十分不忍。顾宸说道:“爸妈,要不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实在不行,我和阳阳就先休学一年,等凑够学费再去上大学。”

“不行!”顾明远坚决地说道,“你们考上大学不容易,怎么能休学?我们再想想办法。”

就在一家人陷入困境时,老支书得知了他们的情况。第二天,老支书来到顾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老顾啊,我跟村里的乡亲们说了你们家的难处,大家都很愿意帮忙。咱们村子决定,从村集体的公积金里拿出一部分,资助两个孩子上大学。”

顾家人听后,既惊讶又感动。顾明远眼眶,紧紧握住老支书的手:“老支书,这……这怎么好意思?乡亲们的恩情,我们无以为报啊!”

“说什么呢!”老支书笑着说道,“咱们村子能出两个大学生,是全村的骄傲。大家都希望孩子们能有出息,将来为村子争光。”

在老支书和乡亲们的帮助下,顾宸和顾阳终于凑齐了学费。开学的日子到了,顾家人早早地为他们收拾好行李。沈曼将煮好的鸡蛋、烙好的饼塞进他们的背包,千叮咛万嘱咐:“在学校要照顾好自己,别舍不得吃穿。”

顾明远则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别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顾宸和顾阳含着泪点头:“爸妈,你们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顾家人和村民们一起将顾宸和顾阳送到村口。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大家心中充满了期待。顾宸和顾阳带着家人的期望和乡亲们的祝福,踏上了前往大学的征程。在大学里,他们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顾家又将在这个时代的浪潮中经历哪些故事?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他们去勇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