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展示会风波与转机乍现

2025-08-16 3653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距离顾家计划的竹筐展示会只剩两天,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顾明远和顾宸将编好的竹筐仔细擦拭,摆放得整整齐齐,还在上面系上了鲜艳的红绸带。顾薇和沈曼则准备着展示会要用的材料,将编制竹筐的工具一一清点,还写好了详细的说明。顾阳在一旁帮忙搬运东西,同时在心里默默演练着展示会上要给村民们说的话。

然而,李建军得知顾家要举办展示会,心里又打起了坏主意。他找到村里几个游手好闲的青年,给他们使了个眼色,几个人便凑到一起嘀咕起来。“这顾家要是真把竹筐生意搞起来了,以后咱们可就没好日子过了。”李建军恶狠狠地说道,“咱们得在展示会上给他们找点麻烦,让村民们都不敢跟他们合作。”几个青年听了,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展示会当天,阳光明媚,顾家的院子里早早地就围满了村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顾家的竹筐充满了好奇。“听说顾家编的竹筐可好看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啊,我还听说他们在镇上找到了销路,不知道是不是吹牛。”村民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顾明远站在院子中间,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乡亲们,今天把大家请来,是想让大家看看我们编的竹筐。这段时间,我们一家人努力学习编制手艺,还对竹筐做了一些改进。”说着,他拿起一个竹筐,向大家展示竹筐的细节,“大家看,这竹筐的做工精细,而且设计合理,比普通竹筐更实用。”

顾宸接着说道:“我们还和镇上的杂货店谈好了合作,这是订单。”他将订单举起来,让村民们传阅。村民们看到订单,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一些人开始对顾家的竹筐生意有了兴趣。

就在这时,李建军带着那几个青年突然闯了进来。“哼,顾家这是在忽悠大家呢!”李建军大声喊道,“这订单说不定是假的,他们就是想骗大家一起干,到时候出了问题,你们都得倒霉!”

村民们听了李建军的话,又开始犹豫起来。顾明远皱着眉头,严肃地说道:“李建军,你不要在这里造谣生事。我们顾家做事向来光明磊落,这订单是真的,竹筐的质量也是有保证的。”

“就是,你们凭什么说我们家是骗人的?”顾薇气愤地说道。

“大家别听他们的。”李建军继续煽动着村民,“顾家成分不好,以前就爱搞些歪门邪道,这次肯定也没安好心。”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突然有人喊道:“不好了,那边的竹筐着火了!”众人转头一看,只见院子角落里摆放的几个竹筐不知何时燃起了大火。原来是李建军带来的人趁大家不注意,偷偷点燃了竹筐。

“这……这是怎么回事?”村民们惊慌失措,纷纷往后退。

顾家人立刻反应过来,顾明远喊道:“大家别慌,宸儿、阳阳,快去打水!”顾宸和顾阳迅速跑向水井,顾薇和沈曼则拿起扫帚,试图扑灭火焰。村民们见状,也纷纷帮忙,有的跑去打水,有的用土掩埋火焰。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火终于被扑灭了。但那几个竹筐己经被烧成了灰烬,现场一片狼藉。顾明远看着被烧毁的竹筐,心中既愤怒又无奈。他知道,这肯定是李建军搞的鬼。

李建军却趁机说道:“大家看看,这顾家的竹筐质量肯定有问题,不然怎么会突然着火?”

“你胡说!”顾阳气得满脸通红,“这明明是你们故意放的火!”

村民们听了,开始交头接耳,一些人相信了李建军的话,认为顾家的竹筐可能真的有问题;而另一些人则觉得李建军的行为太过恶劣,对他的话半信半疑。

就在局面陷入混乱的时候,老支书赶来了。他看着现场的情况,脸色十分难看。“李建军,你太过分了!”老支书严厉地斥责道,“你为什么要故意破坏顾家的展示会?”

“老支书,我……我没有。”李建军还想狡辩。

“还敢说没有?有人都看见了,是你带来的人放的火!”老支书怒目而视,“你平时就爱惹是生非,这次竟然做出这种事!”

村民们听老支书这么一说,纷纷指责李建军。李建军见势不妙,低下了头,不敢再说话。

老支书转向村民们,说道:“乡亲们,顾家这段时间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他们想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这是好事。我们不能被李建军这样的人破坏了机会。而且,刚才我也看了顾家的竹筐,质量确实不错。”

听了老支书的话,村民们的态度开始转变。一些原本对顾家持怀疑态度的村民,也开始相信顾家的竹筐生意是可行的。

“老支书说得对,我们应该相信顾家。”

“是啊,李建军太坏了,差点就被他骗了。”

村民们纷纷表示愿意给顾家一个机会。顾明远感激地看着老支书,说道:“老支书,谢谢您!我们一定会努力,不让大家失望。”

老支书点点头,说道:“嗯,我相信你们。不过,这次的事情也给你们提了个醒,以后做事要多留个心眼。”

经过这场风波,顾家的竹筐展示会虽然受到了破坏,但也让村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李建军的真面目,同时也赢得了更多村民的信任。

展示会结束后,不少村民主动找到顾明远,询问竹筐编制的事情,希望能跟着顾家一起干。顾明远很高兴,他详细地给村民们介绍了竹筐编制的流程和利润分配。

“大家放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把竹筐生意做好。”顾明远信心满满地说道。

然而,要扩大生产,还面临着不少困难。首先就是原材料的问题,需要大量的竹子。顾明远决定和村民们一起上山砍竹子,但山上的竹子分布比较分散,砍伐和运输都很不方便。

“这竹子不好砍啊,而且从山上运下来也不容易。”一个村民说道。

“是啊,这样下去,成本会很高的。”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顾明远陷入了沉思,他想,必须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这时,顾宸突然说道:“爸,我觉得我们可以和山上的林场合作,让他们给我们提供竹子,这样既能保证竹子的质量和数量,也能节省运输成本。”

顾明远听了,眼前一亮,“宸儿,你这个主意好!我们明天就去林场谈谈。”

第二天,顾明远和顾宸来到林场。林场负责人听了他们的来意后,有些犹豫。“我们林场的竹子是有其他用途的,而且和你们合作,我们也得考虑风险。”负责人说道。

顾明远赶忙说道:“您放心,我们会和您签订合同,保证按时按量收购竹子。而且,我们的竹筐生意如果做起来了,对林场也是有好处的,可以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

林场负责人听了顾明远的话,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我们先合作试试。如果你们能按照合同履行,以后我们可以长期合作。”

顾明远和顾宸高兴极了,他们和林场负责人签订了合作合同。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技术培训。顾明远和家人决定对愿意参与的村民进行集中培训,确保大家都能掌握竹筐编制的技巧。

培训过程中,村民们积极性很高,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些村民年纪大了,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有些年轻村民则不够耐心,编制的竹筐质量不过关。

“这竹筐怎么老是编不好啊?”一个老奶奶着急地说道。

“我都编了好几遍了,还是不行。”一个年轻小伙子也有些气馁。

顾薇和沈曼耐心地指导着大家,“奶奶,您别急,慢慢来,这个地方要这样编。”“小伙子,你要细心一点,注意每一个步骤。”

经过几天的培训,村民们的编制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一批由村民们编制的竹筐终于完成了,看着这些整齐漂亮的竹筐,大家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哇,没想到我也能编出这么好看的竹筐。”

“是啊,看来跟着顾家干,肯定能行!”

顾明远看着大家,说道:“乡亲们,这只是个开始。我们要继续努力,把竹筐生意做大做强。”

然而,就在顾家带领村民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又传来了一个消息。镇上的杂货店老板突然找到顾明远,说因为一些原因,他们不能再收购顾家的竹筐了。这个消息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大家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顾家又将面临怎样的困境?他们能否再次找到出路,让竹筐生意起死回生?而李建军又是否会趁机再次捣乱?一切都充满了变数,等待着顾家去勇敢面对……

当晚,顾家再次召开煤油灯会议。

“这杂货店老板怎么说变就变啊?”顾阳气愤地说道。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顾宸皱着眉头说道。

“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放弃。”顾明远坚定地说道,“我们得再去找其他销路。”

“可是,我们该去哪里找销路呢?”顾薇有些担忧地问道。

一家人陷入了沉思,灯光在风中摇曳,仿佛也在为顾家的未来担忧。突然,沈曼眼睛一亮,说道:“我听说县城里有个贸易公司,专门收购各种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我们可以去那里试试。”

“对呀,妈,您这个主意好!”顾宸说道,“明天我和爸去县城看看。”

“嗯,你们去的时候多带些竹筐样品,好好跟人家谈谈。”沈曼叮嘱道。

顾家能否在县城找到新的销路?他们又将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各种挑战?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这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家庭,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坚定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