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危机四伏与希望曙光

2025-08-16 3088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在黑市事件后,顾家表面上恢复了平静,但实际上却被一层看不见的阴霾所笼罩。李建军对顾家怀恨在心,整日盘算着如何报复,而顾家对此也有所察觉,每个人都暗自警惕着。

清晨,顾阳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帮会计核对账目,尽管之前因为此事遭受陷害,但他并未退缩。沈曼担忧地看着他,叮嘱道:“阳阳,去了之后做事小心点,别又着了别人的道。”

顾阳笑着安慰母亲:“妈,您放心吧,我会注意的。我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放弃,我要让大家知道,我们顾家做事问心无愧。”

顾阳来到会计室,发现会计老周对他的态度比以往更加冷淡,只是将账本扔给他,便不再理会。顾阳没有在意,静下心来仔细核对账目。

与此同时,顾明远在村里西处走动,试图寻找新的机会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他路过晒谷场时,听到几个村民在议论。

“听说隔壁村有人搞了个副业,编竹筐拿到镇上卖,赚了不少钱呢。”一个村民说道。

“真的吗?那咱们村咋不试试?”另一个村民回应道。

“哼,就咱们这手艺,能编出啥好东西?别到时候竹筐卖不出去,还浪费了竹子。”又一个村民不屑地说。

顾明远心中一动,他想,也许自己可以利用现代的工艺知识,改良竹筐的编制方法,提高竹筐的质量和产量,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这样既能改善自家的处境,也能赢得村民们更多的信任。

顾明远回到家,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

“这主意不错啊,爸。咱们可以先自己试着编一些,看看效果。”顾宸表示赞同。

“可是,我们对竹筐编制一窍不通,能行吗?”顾薇有些担忧地问道。

“不懂可以学嘛。”顾明远自信地说,“我去跟村里的老篾匠请教,再结合一些现代的设计理念,说不定能做出不一样的竹筐。”

于是,顾明远开始向老篾匠学习竹筐编制的基础技巧。老篾匠起初对顾明远心存疑虑,但在顾明远的真诚请求下,还是答应传授他一些基本的方法。

顾明远学得十分认真,回到家后,便和家人一起动手尝试。他们从山上砍来竹子,破竹、削篾,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然而,第一次尝试的结果并不理想,编出的竹筐歪歪扭扭,根本无法使用。

“看来这竹筐编制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顾明远看着失败的作品,无奈地笑了笑。

“爸,别灰心,咱们再试试。”顾阳鼓励道。

就在顾家努力钻研竹筐编制的时候,李建军却在暗中策划着一场针对顾家的阴谋。他找到村里几个游手好闲的青年,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商议着。

“顾家最近太得意了,我们得想个办法整整他们。”李建军恶狠狠地说道。

“那该怎么办呢?”一个青年问道。

“听说顾明远在学编竹筐,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等他们编好竹筐准备拿去卖的时候,我们就去举报他们搞投机倒把,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李建军阴险地笑着。

“好主意啊!这样就能让他们好看了。”其他青年纷纷附和。

日子一天天过去,顾家的竹筐编制手艺逐渐有了起色。他们编出的竹筐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在设计上也别具一格。顾明远决定带着一些样品去镇上的供销社,看看有没有销路。

“如果供销社愿意收购,那我们就可以扩大生产,还能带着村民们一起干。”顾明远满怀希望地说道。

然而,当顾明远带着竹筐来到供销社时,却遭到了供销社主任的拒绝。

“你们这些竹筐虽然看着新奇,但我们供销社己经有固定的竹筐供应商了,实在没办法收购你们的。”主任无奈地说。

顾明远心中一阵失落,但他没有放弃。他决定在镇上的集市上摆摊,首接向老百姓推销竹筐。

集市上,人来人往。顾明远将竹筐整齐地摆放好,开始叫卖起来。起初,并没有人关注他的竹筐。但随着他不断地向路人介绍竹筐的优点,渐渐地,一些人开始围拢过来。

“这竹筐看着确实不错,比我们平时用的结实多了,而且这设计也挺新颖的。”一个大妈说道。

“多少钱一个啊?”另一个村民问道。

“不贵,就比普通竹筐多两毛钱。”顾明远回答道。

尽管价格略高,但还是有一些人觉得物有所值,纷纷掏钱购买。这让顾明远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打开销路。

然而,就在顾明远在集市上忙碌的时候,李建军带着那几个青年来到了集市。

“就是他,在这儿搞投机倒把!”李建军指着顾明远大喊道。

周围的人听到喊声,纷纷围了过来。集市管理员也闻讯赶来。

“怎么回事?你说他搞投机倒把,有什么证据?”管理员严肃地问道。

“他私自贩卖竹筐,没有经过生产队和供销社的同意,这不是投机倒把是什么?”李建军理首气壮地说道。

顾明远心中一紧,他没想到李建军会来这一招。但他很快冷静下来,解释道:“同志,我这是自己手工编制的竹筐,想赚点辛苦钱。而且我也问过供销社了,他们说不收,我才来集市上卖的。”

管理员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虽然现在政策有所松动,但这种私自贩卖的行为还是不太符合规定。这样吧,你先把东西收起来,跟我去供销社一趟,把情况说清楚。”

顾明远无奈,只能收拾好竹筐,跟着管理员去了供销社。在供销社里,顾明远将自己的想法和目前的处境详细地告诉了主任。

主任听后,沉思片刻,说道:“其实你的竹筐质量和设计都不错,只是我们供销社的采购渠道比较固定。这样吧,我给你指条路,你可以去找镇上的一些杂货店,他们或许会愿意收购你的竹筐。”

顾明远心中大喜,连忙道谢。离开供销社后,他没有理会李建军等人,首接去找杂货店。在一家杂货店,老板对顾明远的竹筐很感兴趣,当场就下了一个小订单。

“只要你能保证质量和供货量,以后我们可以长期合作。”老板说道。

顾明远兴奋地回到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全家人都为他感到高兴,同时也意识到,他们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又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然而,李建军看到顾明远没有被自己的阴谋打倒,反而找到了销路,更加恼羞成怒。他决定联合村里一些对顾家心怀不满的人,在村里散布谣言,说顾家在外面惹了麻烦,连供销社都不要他们的竹筐,以后跟着顾家干肯定没好下场。

这些谣言在村里迅速传开,一些原本对顾家编竹筐感兴趣的村民,开始犹豫起来。顾家再次陷入了困境,他们该如何应对这些谣言?又能否成功带领村民们一起走上致富之路?而李建军是否会继续使出更恶毒的手段?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顾家去勇敢面对和解决。

当晚,顾家再次召开了煤油灯会议。

“这些谣言太可恶了,我们不能就这样坐视不管。”顾薇气愤地说道。

“嗯,我们得想个办法,让村民们知道真相。”顾明远皱着眉头说道。

“我觉得我们可以挨家挨户去解释,把我们在镇上的经历告诉大家,让大家相信我们。”顾阳提议道。

“这是个办法,但这样太费时间和精力了。”沈曼说道,“我们可以在村里组织一次展示会,把编好的竹筐展示给大家看,再把杂货店的订单拿出来,让大家亲眼看到我们的成果。”

“妈,这个主意好!”顾宸赞同道,“我们还可以现场演示竹筐的编制过程,让大家了解我们的用心和努力。”

一家人经过讨论,决定按照沈曼的提议,在村里组织一次竹筐展示会。他们希望通过这次展示会,消除村民们的疑虑,打破李建军的阴谋,为自己和村民们开辟一条新的致富道路。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李建军得知这个消息后,又在策划着新的破坏行动,顾家的未来依旧充满了变数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