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蛮进犯中原,作为木鹏举大帅的儿子,木家军的年轻领袖,木霄汉做梦也想率领父亲留下的这支木家军冲下凤鸣山跟北满拼个你死我活。
朝廷一日不为鹏举大帅翻案,木霄汉和木家军就一日不能光明正大出现在战场。
报国心切,年轻气盛的木霄汉已经等不及了,他想乔装改扮下山去,杀几个北蛮过过瘾。
牛嵩脸色微微一沉,语带严厉的开口:“霄汉,万万不可。朝廷何时为你爹平反昭雪,咱们木家军何时下山去。你想杀敌报国叔叔都懂,朝廷不还你爹清白,咱们报哪门子国呢?你不仅是木家军的少帅,更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还有梅儿娘三个也需要你护着。”
虽然木霄汉是木家军的核心领袖,实际上真正说了算的则是牛嵩牛二叔。
原本牛嵩就是个占山为王的土匪,当年木鹏举率兵经过牛嵩所占领的山头儿时两边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三招之内木鹏举将牛嵩挑于马下。
被挑马下的牛嵩非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对这位年轻俊秀,气度不凡,武功高强的年强将官由衷生出敬意。
急需为朝廷招揽人才的木鹏举见面前的黑脸汉子有侠义心肠,虽武功不及自己,却也不差。
木鹏举便同牛嵩推心置腹的攀谈起来,就这样俩人不打不相识,结拜为异姓兄弟。牛嵩率领自己的二百多名山上弟兄投身到木鹏举的军营之中。
自结拜为弟兄那一天起素来好自由自在的牛嵩一心一意追随他的鹏举大哥,追随鹏举大哥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多少场战役牛嵩都是木大帅帐前的先锋官,他忠的从来不是朝廷,不是天子,而是他的结拜大哥木鹏举。
当年木鹏举被朝廷十二道金牌从前线调毁开封,临行之前他已预感到了不测,故而嘱咐牛嵩若果真有不测,便让他率领自己的弟兄离开。
牛嵩自己带出来二百多弟兄,多年征战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只剩下三十多人。
木鹏举很清楚牛嵩忠的是他们肝胆相照的这份兄弟情,而不是谁家朝廷。他木鹏举可以自己精忠报国,却不忍拖累匠一片丹心都交付给自己的好弟兄。
所以他才在最后关头叮嘱牛嵩把自己带来的弟兄带走,其实就是让牛嵩跟他木鹏举再无瓜葛。
牛嵩在听闻鹏举大哥被下狱后,他便率领当初跟随自己投身军营的弟兄们离开,没想到听到风声的木家军弟兄们纷纷要跟着牛二爷远走他乡。
木家军的嫡系是当初木鹏举亲自从老家以及周遭州县招募的弟兄,十余年他们跟着木大帅出生入死,杀贼无数。
眼见着收费山河,一心报国,满门忠烈的的鹏举大帅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冤杀,最早追随木大帅的这帮木家军的嫡系瞬间血冷。
他们宁可背上恶名也要跟着牛将军离开,他们的征袍因鹏举大帅而穿,他们的领袖已经不在了,身上的征袍再继续穿着又何意义呢?
牛嵩不是没想过率领弟兄们去开封将木大帅从监狱里救出来,他知道即便自己率领弟兄们砸开监狱,鹏举大哥也不可能跟他们走的。
鹏举大哥的背上刻着精忠报国,因为这狗屁朝廷他木鹏举几次出生入死,险些丧命,少帅木凌霄,木云霄弟兄两个更是为国献身。他们还那么年轻,连个后都不曾留下。
鹏举大哥抱着儿子那被敌人的箭雨刺刺城筛子的冰冷尸身哭的肝肠寸断,哭罢他便继续持枪上马为国杀贼。
牛嵩正因为了解鹏举大哥的脾气,故而他才没有率领木家军杀往开封,就在木鹏举被冤杀的噩耗传来牛嵩没有哭,而是果断的率领弟兄们远走他乡。
与此同时,牛嵩又派了数名心腹去接鹏举大哥的家小。
只是他们赶到木家庄的时候,木家庄早就沦为一片废墟。
牛嵩带着鹏举大哥的嫡系在凤鸣山落草,他此生溯源就是等到朝廷还鹏举大帅清白,若一直不能,那自己就尽量保全大哥残存的一点点血脉。
只是牛嵩没想到那葬身火海的侄女木梦梅竟还活着,她要以自己的方式为父报仇,为父翻案。
如此牛嵩对于鹏举大哥能否被平反昭雪比过去有了大半的信心。
鹏举大哥的一双儿女都还在人间,牛嵩觉得无比欣慰,他誓死都要帮大哥将木家的这两滴血保全了,如此百年之后自己到了那边才有脸跟大哥大碗儿喝酒,大块儿吃肉。
牛嵩唯恐木霄汉感情用事,非得跑去前线杀北蛮,他不得不以长辈的身份给木霄汉施压,将年轻人将要喷涌出的的一腔热血狠狠摁回身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