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室内,导播狂躁地撕扯着打印纸,倔强地怒喊着:“我没杀于尚,也不认识什么秦玉莲、马芸,更不是什么连环杀手!”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慌乱,眼神中闪烁着不安。
两名警员紧紧按住导播,林晓风拍打着临河电台工作记录,声音严厉地说:“你撒谎!这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07年3月7日晚上、4月5日一整天,你根本不在岗上。你说你没杀人,那好,那你告诉我,3月7日晚上、4月5日,这两天你在哪,和谁,干什么了,谁能证明?”
“哪天?”导播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
“3月7日晚上和4月5日清明节!”林晓风又提高了声音。
导播思考了一下,咬了咬颤抖的嘴唇,低头说:“这是我的隐私。”
“什么?这时候你谈起隐私了!”
林晓风腾地拍桌子站起来怒吼,“说了半天不还是有事儿吗,你到底在哪,干了什么,快说!于尚连续两年的4月1日晚上都给你们电台打电话,而且都是你接的,但又都没有切换给当时的主持人,为什么?说!”
“嗙”的一声巨响,林晓风双手势大力沉地拍在桌子上,导播一惊,随即又思考了一下,也提高着声音说:“我说过,这是我的隐私!”
“好,隐私是受合法保护的,可你给我听清楚了,是合法!不能用隐私犯法,更不能用隐私隐瞒犯罪!”
林晓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说,是不是你先发帖子制止了‘剽窃风波’,于尚找你理论,甚至往电台打电话,首至最后,你恼羞成怒,于4月5日伪装成送书员,潜入艺术家公寓将其杀害,并放火焚烧现场的?”
“不,不,不……”导播狂躁地大喊着,“不是不是,你们搞错了,你别问了,关于帖子的事儿我什么都不会说的……”
说到这里,导播想了一下,又恶狠狠地说:“不过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那则帖子根本就不是我发的,如果要是我知道了是谁发的,也会同样会不惜任何代价地去杀了他!”
“什么?帖子不是你发的?!”
林晓风愣住了,手中的笔停在半空中,眼神中满是震惊。
审讯室外,潘岩、公西远、史可清三人也是一愣。
史可清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着审讯室里的导播,喃喃自语:“这怎么可能啊,文风明明亲口说的就是他发的啊,怎么这会儿又不是了啊……”
史可清转头看向潘岩和公西远,又看向导播。
此时,审讯室里的导播肯定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真的,真的不是我发的。”
“唉……”史可清刚想继续追问,一首仔细观察着导播的公西远就开始摇头,沉思着说:“他真的不是。他不是我们要找的临河第一连环杀手。”
“什么?!”史可清扭头看向公西远,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凭什么?就凭他说的几句话,就凭他说帖子不是他发的?你这结论下的也太草率了吧?”
不待公西远回答,警员就火速来报:“潘队,不好,文风老娘抢救不及,己经过世。文风发誓,静身斋戒,面壁思过,三日之内,天大的事儿,也不予理睬。但文风也再次信誓旦旦地确认,帖子就是导播发的。”
潘岩皱着眉头,陷入沉思。
史可清立刻看向公西远,说:“你看,文风还说就是他发的呢!你们凭什么就说他不是连环杀手啊……”
“不,不,不……”公西远依旧看着导播,不等史可清说完就摇头说:“那他也不是我们要找的连环杀手。潘队,我想找林晓风聊聊。”
说着,公西远转头看向潘岩,潘岩点了点头,走进审讯室,公西远则转身离去。
史可清站在原地,左看一眼,右看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服气:“嘿,我今天就不信了!”
说着,她腾地一下,迈步急走,紧跟在公西远身后。
公西远快步走向林晓风的办公室,史可清紧追不舍,一边跑一边喊:“公西远,你给我站住!你凭什么说他不是连环杀手?你到底有什么依据?”
公西远停下脚步,转过身,眼神中带着一丝严肃:“史可清,你冷静一下。我有我的理由,但我需要先和林晓风确认一些细节。”
“什么细节?!”史可清急切地追问。
公西远深吸一口气,说:“导播的反应,他的情绪,他的眼神,还有他刚才说的那些话。这些都和我们之前分析的连环杀手的特征不符。他可能有其他问题,但绝对不是我们要找的连环杀手。”
史可清愣住了,她看着公西远,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那……那文风怎么说帖子是他发的呢?”
“文风可能被误导了,或者他有其他原因。”公西远回答道,“我们需要重新梳理线索,重新分析。”
史可清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好吧,那我这就给林晓风打电话,让他来!”
林晓风走进办公室,公西远关上门,严肃地说:“林晓风,我们需要重新梳理一下整个案件的线索。从头开始,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所以我的问题可能会很繁琐。”
“没问题啊,又不是第一次合作,我了解你的风格。问吧!”
在弗吉尼亚的匡堤科中心,犯罪心理学部门也被称为犯罪行为科学部,简称行为科学。顾名思义,这是一门专注于研究罪犯主体行为的科学。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分析犯罪主体的行为,来理解其背后的动机、心理状态以及犯罪过程。
公西远找林晓风,就是希望借助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导播的行为及其犯罪心理进行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林晓风从昨天晚上跟踪到今天抓捕导播的全过程,事无巨细地讲给了公西远。他详细地回忆了每一个细节,从导播的行动路线,到他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再到抓捕时的反应。
林晓风的叙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仿佛将整个过程重新展现了一遍。可公西远只是点了点头,并未做出决断。
然而就在林晓风刚要出门的时候,公西远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叫住了林晓风。
“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