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春花和云海的?
那不等于,就是听春花的?
整个家,都由春花当家做主?
烟老太心里不禁咯噔一沉。
她这个做婆婆的,以后要全方位在儿媳妇手里讨生活了?以前,起码她还能做云涛的主,现在连云涛的主,都不能做了?
那她岂不是越活越回去了?
可形势比人强。
春花说,只要听她和云海的安排,他们夫妻俩能管梓淇姐妹仨,就连梓昌,也不用云涛多操心。
这样。
云涛就没了累赘,想找个媳妇,可要简单得多。
想到这些,烟老太就有些气短的问,“你们俩想怎么安排?”
“我在市里做了服装生意,等双抢结束后,云涛就不在家里种地了,跟我去城里做生意。做生意赚钱,有了钱,梓淇他们几个孩子读书的钱,买房,成家立业的钱,就都解决了。有了钱,云涛想再婚,找到合适的人选就能结。”
“做生意?!”
烟老太激动的站起来,“不行的呀!做生意不行的呀。我们家有云海撑着,他的工资,够我们全家吃喝的。再加上云涛在村里种地,我们计划着来,能过不错的日子。何必冒险去做生意?”
“做生意,那可是资本家,往前走十年,资本家是什么下场,你们不知道?黄婆全家怎么离开的?顾家是怎么家破人亡,只留下顾煜晨姐弟俩的,还有江瑶当初来青山村插队的待遇。春花,你比我清楚。虽说现在风口好了,允许个体户做生意。可将来的事,谁说的定呢?还是不要冒险了吧。”
不能说婆婆短视。
别说婆婆这样想。
以前的春花,也是这样想的。
靠着在青山村种地,还有云海的工资,全家就能过得不错。
何必犯险,去做别的事。
因为她和婆婆经历过那段艰苦的岁月,知道做生意的人下场有多凄惨。
可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春花知道一时间想改变婆婆的想法,没那么简单。
她只说,“妈,现在都让做生意,只要我们的生意是合法的,就不怕那些事。再说,正式放开,己经五年。湘南市第一批下水的,早就己经赚得钵满盆满的。那个刘能的小舅子,早些年做的生意不合法,藏了有上百万巨款呢。就连谢文泽,少说也有好几十万的身价。你算算,那是多少钱。”
烟老太倒吸一口冷气:“这么多?”
“那是当然,没有这个数,我说得出来吗?他们做大生意的都没事,何况我做这点小打小闹的服装生意。不瞒你说,上次云海去出差,我带回来两千块钱货,不到一周就全卖了出去,大赚一千多块钱。正经做服装生意,卖得没那么快,但也很有赚头。”春花又抛出一个重磅。
她还是没把上次跟云海出差赚的钱的数目给婆婆托底。
那太多了,怕她受不住。
烟老太难以置信的瞪大双眼,“这么赚钱?!”
去一趟羊城,买两千块钱货回来,倒手就赚一千多块钱。
云海升职后,工资加了点。
可一年的总工资,也才两千出头。
春花跟着去一趟羊城,就把云涛大半年的工资给赚回来了?
“肯定赚钱,不然谢文泽的轿车,拿什么买?”
“那我们可以赚一笔钱之后就不干吗?”烟老太终于有些动摇了。
那可是轿车啊。
十几万。
谢文泽说买就买,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看来,做生意真的是很赚钱。
“等赚到足够多的钱,云涛不想干,要回村种地过小日子,我不会勉强他。”春花对婆婆,施行的是缓兵之计。
只要婆婆对钱动心。
愿意让云涛去市里做生意,开了头之后,一切就都由不得婆婆的想法了。
春花又补充,“我向你保证,一旦风口不对,我就会把财产捐出去,明哲保身。有云海在,我们可以很早就抽身,不会被牵连遭殃的。”
烟老太连连点头,“那倒也是。万一到时候风口不对,我们大不了就把赚的钱都给捐了。最起码在这之前,云涛的婚事,梓淇他们读书的问题,都有了安排。我们怎么也能自己多留点钱。”
春花无语。
跟云海对视一眼。
她就知道,用金钱,可以打动婆婆。
以前婆婆拉着云涛不让他去市里,因为那时云涛去市里拿工资,能赚的钱,还不够多,比起村里没太大优势。
话锋一转,烟老太说,“只是春花啊,等云涛去了市里,家里的地,怎么办?”
“租出去吧。”春花说,“云涛都不在村里,谁管?除了租给别人种,没有别的办法。”
“那谁交公粮?”
“谁租咱们家的地,谁交公粮。或者租金给我们,我们自己交公粮。”
烟老太想了想,才说,“今年的地,我们己经种了一季,连二季稻的种子都下了。半途租给别人,别人不一定会要。不如让云涛在家里弄完秋收,再去城里行不行。万一服装生意没那么好做,云涛来年还能回来继续种地。”
后半句话,才是你的重点吧。
是想确定她在城里的生意能做稳定,再让云涛去市里,这样就能万无一失。
反正秋收在十月。
晚三个月,也没什么关系。
春花就答应了下来。
烟老太暗中松了口气。
反正,她做事喜欢做两手准备。
如果可以的话,她并不希望云涛去城里讨生活。
农闲的时候,去城里打工,赚些钱回来过年,改善改善生活,那可以。
可如果把家里的田都租给别人种,孤注一掷的跑去城里做生意讨生活,她不赞同的。
当然。
如果春花的服装生意真有她说的那么好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等秋收后,春花的服装生意肯定稳定了下来。
到时,云涛怎么选,都不会亏。
若是云涛能赚到谢文泽那么多钱,她的棺材本可以多好几倍。
值得冒险一试。
春花当然知道婆婆的小心思,也懒得计较,揭穿。
反正服装店会赚钱,云涛去市里,是板上钉钉的事。
夫妻俩回自己的房间。
云海感叹,“可算让妈改变主意了。”
“云涛若能赚到很多钱,妈的养老就不愁钱了。虽然她还是会担心风口拉紧,但这点担心,在很多很多养老的钱面前,就又不值一提了。”
“媳妇,辛苦你了。”
“我这么做,也是为我自己。等云涛去了市里,我也轻松点。很多事,指挥云涛去做就行。”
云涛或许没什么赚钱头脑。
但在是头猪都能被吹起来的风口,只要云涛不傻,听从她的意见,怎么也能在市里赚不少钱。
等过渡到梓晖大学毕业,他们家的日子,那就是躺赢的。
本来,她就是打算等写完《碧瑜传》后再开始做生意。
那时候,也该秋收前后了。
然后,她再把云涛叫到市里去。若是张剑英闹事,阻拦云涛去市里帮自己,或者逼着她拿做生意赚的钱补贴张家,那就顺势让他们离婚。谁知道张剑英先闹事,把婚离了。
云海又恰巧去羊城,她跟着进了批货回来试试水,结果还不错。她也只好把开店的计划提前。
张剑英到了城里讨生活,眼看越来越有个城里人的样子,以张剑英的手段,嫁给城里人,应该不难。她不能让云涛被张剑英比下去。绝不能。
若是张剑英嫁给城里人,她也要给云涛找个城里的姑娘。出身如何不要紧,只要云涛喜欢,也是个本分人,能善待梓淇他们姐弟西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