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老沈陪大哥出差

2025-08-19 3858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先不说老沈这个人好与不好,单说他傍晚开车去野外挖荠菜给我,雨中送我回家,就让我颇为感动。

人间的善意,像一根火柴,能把潮湿的心烘热,能把一根干柴点燃,能把黑夜燃成天明。

老沈笑了,也不说话,就微微歪着头,看向我。

我说:“哥,你笑啥?”

老沈还是不说话,默默地看着我。

一会儿,天都让你看黑了。

我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了,说:“走吧,出门儿一路顺风。”

我用力关上车门,老沈忽然降下车窗。我以为他要说两句热乎的话,不料,这个家伙说:“车门不用那么大力地关,轻轻关上就好。”嘿,他心疼他的车呢。

我刚要发作,车子却己经掉头,缓缓地开走了,开出我的视线。

小区门口,几家送快递的车停在路边,地上一摞摞的快递,我买了一箱香蕉,快递小哥给我找出来,让我验货。

超市的香蕉6、7块钱一斤,我快递来的香蕉不到3元一斤。不过,打开纸箱一看,香蕉都是绿色的。

快递小伙说:“香蕉绿色的就砍下来发货,要是黄色的就是熟了,黄色的发货,到咱家这里就烂了。”

他让我打开箱子查看,是否有折的,烂的香蕉。

我打开装着香蕉的袋子,发现一个两半的香蕉,然后又发现一个折的香蕉,后来又发现裂纹的,折的,一共是六个。

之前我没有网购过香蕉,也没有经验。这个快递小伙很热心,教给我怎么操作,怎么上网跟商家协商这件事。

还有协商的机会吗?我原本要自认倒霉的。没想到跟客服一协商,还不错,对方给我倒回6元钱。

只是,看着碧绿碧绿的香蕉,我怎么下口吃啊,还要等多久,香蕉才能变成金黄色的呀?

我问商家的客服,客服说:“你在香蕉里放一个苹果,很快就把香蕉催熟了。”

我不太相信一个苹果有这么大的功效。抱着一箱沉甸甸的绿色香蕉往小区里走。

走了不远,就听到有人在后面大声地喊:“哎,那个拿香蕉的大姐,你东西落我这里了。”

我一听,好像是叫我呀。一回头,看到快递的小伙手里拎着一兜东西,冲我摇晃呢。

那不是老沈送我的荠菜吗?这要是丢了,我用啥包饺子?咋给老沈冻两盒饺子呀?

老沈出差回来,向我要饺子,我要是说没有了,他肯定认为我一开始就没想给他包饺子吃,说给他留饺子,纯属是戏言。

赶紧走回去,从快递小伙的手里接过我的荠菜。小伙子笑着说:“大姐,这兜荠菜你不要了,给我也行。”

我笑了,说:“你自己开车到野外挖荠菜呗。”

小伙子说:“哪有功夫啊?天天琢磨挣钱呢。”

往家走时,回头对小伙子说:“以后见到我,别给我叫大姐,给我叫阿姨。”

我心情愉快地回家了,再不给我叫阿姨就晚了,过两年,小孩子见到我,就得给我叫奶奶。

这箱绿香蕉可真沉呢,搬到楼上累的够呛。

大乖以为是给他买的东西,用爪子扒着箱子看。我把绿香蕉放到储藏室,让它慢慢地变黄吧。

我把荠菜放到冰箱的冷藏里,等明天午后回家包饺子。

晚上啥活儿也不干了,累了,写会儿字,刷刷手机,就是深夜。

后背有些麻,有些疼,我就跪在垫子上,拉伸一会儿身体。

夜色悄悄地围上来,为窗子拉上大幕。我去卧室铺床,只听暗夜里传来哒哒的微小的脚步声,不用看,也知道是大乖跟来了。

把大乖抱到床上,他冲我摇了两下尾巴,趴在我脚边,睡下了。

以前有一段时间,我不让大乖上床,也不让他进卧室,睡到半夜,听见他蹲在卧室门口哼哼唧唧地哭,像委屈的小孩子。

开门放他进来,他就一溜烟地跳到床上,稳稳地入了梦乡。大约是前年吧,他跳不到床上了,那时他12岁。

我想,好了,这回你跳不上床,你就不会再上我的床了。

可是,午夜梦回,却听到他趴在我床下的拖鞋上,发出甜蜜的鼾声。夜夜如是。

不忍心他凉着,在床下给他铺了垫子,他呢,踩着垫子往床上跳,摔下来,摔疼了,哼哼唧唧地哭了半天。

后来我想,那我就抱他上床吧。有个小家伙无限信任地要陪伴我,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一早起来,我就去储藏室看香蕉。结果,香蕉还是碧绿的,一点变黄的意思都没有。

啥时候能吃到嘴呢?等到香蕉成熟的时间,看来会很漫长啊。

上午去许家。

穿过我家居住的小区时,在一家羊肉馆门前,看到一群人围着什么,我也凑上去看热闹,原来地上是两个大洗衣盆的鱼。

一个盆里是鲫鱼,一个盆里是胖头鱼。鲫鱼是活着的,胖头是不动的。胖头鱼刺多,一般人家不吃它。

鲫鱼香,洗衣盆里的鲫鱼大约一根有半斤重吧,看颜色像野生的,但现在野生的应该不多。

旁边一男一女在剋鱼呢。男的西装笔挺,剋鱼的动作倒是很麻利。

看着鱼好像是大安的鱼,我一问,剋鱼的男的抬头对我说:“是大安的鱼。”

男的一抬头,我认出来了,就是整天在小铺里玩麻将的那个男人。

我成天在小区遛狗,大家不认识我,但认识我家的大乖。他说:“哎,你的狗咋没带着呢?”

我说:“我去上班,不能带狗。”我让他给我称两斤鱼。

佩华昨晚给我列的食物清单里有鱼。男人从洗衣盆里捞出几条鱼,称好斤两,我用手机付账。

给许家采购食物,如果不在超市买货,我就用手机付账,这是凭证,免得账目不清楚。

许先生每月给我的菜钱,都存到手机里,不跟我的钱掺和到一起。

到许家,我把食材拎到厨房,就从茶桌下面拿出账本,开始下账,用手机拍下来今天的账单,连同手机里付账的支付账单,一并发给许先生。

如果我当天所有的食材都是在超市买的,都有小票,就不会给许先生拍照,我只要记好账,把超市的小票贴在账本上,把账本放到茶桌下面就可以了。

许先生有时间,留着他自己慢慢查吧。

苏平快干完活了,她拿着抹布在抹着厨房门上的玻璃。

我说:“小平,厨房的玻璃你别收拾了,这活儿应该是我的。”

苏平说:“我方便就我干吧。”

厨房的门,细算起来,是我和苏平两个人的活儿。冲客厅的一面,归苏平收拾,冲厨房那面,归我清理。

不过,我和苏平每次收拾这扇门,我们俩都是里外收拾一遍。看似很简单的一件小事,也能折射出朴素的道理。

苏平是个闲不住的勤快人,她在许家要是没活干,她就扎着两只手,有些局促和拘谨,就着急回家了。

见到我来了,她的眼睛活泛起来,她看到我买的鱼,就说:“这鱼新鲜。”

我低声地说:“呀,你赶上佩华了,隔着袋子都知道鱼新鲜。”

苏平听到我提佩华,就把我推进厨房,并回手关上了房门,她把鱼帮我拎到水池里,帮我洗鱼,一边低声地说:“华姐摊上事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莫非佩华的事有结果了?

苏平说:“我听见她打电话,是借钱,原本亲戚答应今天借给她,但后来这事黄了,华姐就在电话里央求亲戚——”

我说:“亲戚后来答应帮她了吗?”

苏平摇摇头,叹口气:“看来是大事,这事谁摊上,谁都得麻爪儿,没有办法。”

苏平帮我洗好鱼,她看着盘子里的鲫鱼说:“你这几条鲫鱼挺好,在哪买的,我想给赵大爷买两条鱼。”

我笑了,苏平现在啥都想着大赵大爷:“你估计买不到了,我们小区里卖的,可能早就没了。”

苏平看着盘子里的鱼,犹豫了一下,说:“红姐,你匀给我两条鱼吧。”

也可以。苏平帮过我太多,而她请我帮忙的事情却很少。

我给苏平拿走一半鱼,收了苏平钱。我拿出账本下账。把苏平拿走两条鱼的事情记在账本里。

佩华到厨房给许夫人炖鱼汤,她看到苏平拿了两条收拾干净的鱼走了,我担心她误会,就把苏平己经付过钱的事情,对佩华说了。

佩华淡淡地说:“红姐,别人的事情我不管,我的工作就是照顾好宝宝和宝妈。”

佩华还是一贯的敬业,她有条不紊地做鱼汤。我在旁边摘菜。

老夫人己经把冻的排骨拿出来,她每天中午必吃排骨炖豆角,还要放两块南瓜。

冰柜里的速冻豆角己经吃没了,我在超市里买的豆角是白架豆,现在豆角便宜很多,白架豆是6块钱一斤。

我摘好豆角,洗好。又把米饭焖到锅里。

许家人的饭好做,一般情况下,中午晚上大家都吃一样的,要么都吃米饭,要么都吃面条,要么都吃饺子。

偶尔也有例外,比如新苞米下来了,许先生喜欢吃煮熟的苞米,许夫人喜欢喝香喷喷的玉米汁,老夫人则喜欢把苞米插成玉米浆,蒸成玉米饼。

幸运的是,我这个吃货,这三样美食我都喜欢吃。我也愿意做。

新鲜的豆角要做菜时,老夫人叮嘱我要先把豆角放到锅里炒,炒干水分,再放油,放葱花。

炒豆角的时候,佩华己经把鱼汤炖上。许夫人在房间里看护妞妞,佩华就静静地在灶台上给许夫人做吃的。

许夫人今天中午想吃面片,佩华刚才看到我做米饭时,就说:“红姐,你少做一个人的米饭,我吃面片。”

佩华做面片,不用我做。她动作干脆利索,一点看不出像家里遇到大事情的人。

我打量佩华,觉得她似乎己经有了办法,不像没有办法,没借到钱的样子。她看起来比昨天和前天笃定了很多。

但愿她的事情己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