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澄清谣言

2025-08-23 1974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屏幕上滚动播放着红泥光伏板的生产流程 —— 从张家庄采集红泥的原始画面,到李婉容实验室的配比测试,每个环节都标注着时间戳和负责人签名。

“确保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萧时宴对身旁的苏清沅说,指尖拂过桌角的检测报告,封面上 “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的公章鲜红夺目。

苏清沅的目光落在嘉宾名单上。环保局的王科长、农业大学的教授、各乡镇的村民代表…… 甚至还有两位从德国赶来的独立检测专家,都是她连夜通过祖父的人脉邀请的。

“张叔带着村里的老人己经在后排坐好了,” 她轻声提醒,“他们说要亲眼看着谣言被戳穿。”

礼堂外突然传来骚动,郭经理的金丝眼镜在人群中闪了下。

他被两名保安拦在门口,鳄鱼皮公文包紧紧抱在怀里,嘴里嚷嚷着 “我是来监督的”,却在看到萧时宴投来的目光时下意识后退。

吴老板的蓝布工装像团火焰冲过去,手里举着村民拍到的视频:“监督?我看你是来看看自己怎么完蛋的!” 视频里,郭经理正指使手下往鱼塘里撒死鱼,伪造红泥板污染水质的假象。

上午九点整,说明会准时开始。

萧时宴没有急着展示报告,而是先播放了段视频 —— 他赤脚站在鱼塘里操作光伏板的画面,被放慢了二十倍,每滴水珠落在面板上的瞬间都清晰可见。

“乡亲们最关心的是安全,” 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礼堂,“现在,让我们用科学说话。”

国家检验中心的李工走上台,手里的检测报告厚如砖块。

“我们对随机抽取的三十块红泥光伏板进行了全方位检测,” 老人推了推眼镜,将关键数据投影到大屏幕,“绝缘电阻 2000 兆欧,远超国家标准的 500 兆欧;重金属含量为零,红泥和芦苇纤维都是纯天然材料,甚至达到了食品接触级标准。”

台下的村民发出惊叹,张叔的烟袋锅在鞋底磕得梆梆响。

德国专家的检测结果更具说服力。

他们带来的便携式光谱仪当场对红泥样本进行分析,屏幕上的元素图谱与欧能机型的对比鲜明 —— 红泥中不含任何有害物质,而欧能降价机型的铅含量超标 2.3 倍。

“在欧洲,这样的产品是不允许进入市场的,” 金发专家的中文带着口音,却字字清晰,“萧先生的技术,比某些所谓的国际品牌更安全。”

穿碎花裙的小股东突然举起手机,首播画面切到某村民的鱼塘。

安装红泥光伏板的水域里,鱼苗正欢快地游动,水质检测笔显示各项指标均为优良。

“这是今早刚拍的,” 女人的声音带着哽咽,“那些说鱼都死了的,自己睁大眼睛看看!” 后排的老人纷纷点头,有人举起自家的电费单,上面的数字比安装前少了一半还多。

萧时宴话锋一转,屏幕上突然出现郭经理伪造检测报告的证据链。

从 PS 的公章到雇佣水军的转账记录,甚至还有他在电话里教唆 “往死里黑” 的录音。

“我们己经向警方报案,” 苏清越的律师袍在侧门闪了下,手里的立案通知书副本被投影出来,“诽谤罪的量刑,最高可判三年。”

郭经理的脸瞬间惨白,手里的公文包 “啪” 地掉在地上,滚出几页未发出去的谣言传单。

他想偷偷溜走,却被后排的村民堵住去路。

张叔的烟袋锅指着他的鼻子:“年轻人,挣钱要走正道,坑蒙拐骗是要遭报应的!” 周围的斥责声此起彼伏,有人举起手机录像,要让这个造谣者在网上 “火” 一把。

萧时宴突然开口制止了骚动。“我们今天不是为了报复,”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是为了证明,好技术不怕质疑,真金不怕火炼。”

他当场宣布,将免费为所有安装红泥光伏板的农户提供终身质保,还会定期派技术员上门检测维护。“这是我们的承诺,” 他举起检测报告,“也是红泥和芦苇给大家的保证。”

说明会结束时,郭经理被警方带走调查。

他的金丝眼镜掉在地上摔碎了,鳄鱼皮公文包被没收,里面的伪造文件将成为呈堂证供。

吴老板看着他狼狈的背影,突然觉得蓝布工装比任何名牌都体面。

“萧总监,” 他递过来份新订单,是刚才在会场的村民代表签的,“各乡镇加起来,一共订了两百套!”

夕阳西下时,萧时宴和苏清沅站在文化中心的台阶上。

村民们的欢呼声还在耳边回响,张叔带着老人送来的锦旗上写着 “为民造福” 西个金字。

环保局的王科长打来电话,说要将红泥光伏板作为环保推荐产品,在全县推广。“谣言虽然可恨,” 苏清沅的声音带着释然,“却让更多人知道了我们的技术有多可靠。”

萧时宴看着远处湿地的光伏板亮起,像一片星星落在水面上。

郭经理的教训像块警示牌,立在市场竞争的道路上 —— 捷径或许能走一时,但唯有真诚和品质,才能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