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日光灯管在头顶嗡嗡作响,萧时宴将最后一份检测报告塞进文件夹,女助理刚把刘淑琴在茶室密谋的录音转成文字,“萧时宴就是个靠苏总关系混饭吃的” 这句话被红笔圈了三重,旁边还附着三位小股东的附和 —— 她们的持股证明加起来刚好够提案门槛。
女助理的指甲在播放键上悬着,这段音频足以让刘淑琴因恶意诽谤被起诉。
窗外的研发楼里,李婉容正带着女工程师们调试新配方,红泥铁颗粒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完美的分散状态,抗腐蚀性能又提升了 7%。
入职十五个月,他主导的十二个项目像串珍珠在屏幕上展开:从最初的芦苇纤维绝缘层改良,到如今的 “渔光互补” 系统,每个条目都附着成本核算、收益预测和村民反馈。
“法庭是最后的手段,” 他将鼠标停在 “光伏板寿命延长方案” 上,这个项目为公司节省了年均两百三十万的更换成本,“股东大会上,数据比录音更有说服力。”
深夜的档案室飘着旧纸张的霉味。
萧时宴蹲在铁皮柜前翻找原始凭证,手电筒的光束照亮了去年冬天的差旅费报销单 —— 为了测试低温环境下的设备性能,他在零下五度的湿地守了三夜,住宿费每天不超过八十元。
“刘股东说这些钱花得不值,” 他将报销单与同期的设备故障率报表钉在一起,那段时间的故障记录为零,“但数据不会说谎。”
女会计师抱着账本进来时,发现萧时宴的办公桌上己堆起半人高的文件。
她将一份利润分析表推到最上层,蓝色曲线从萧时宴入职前的平缓状态,突然在第三个月开始陡峭上扬,“这是扣除所有关联交易后的纯利润,” 她的钢笔在 “27.3%” 这个数字下划了道线,“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11 个百分点,其中有 63% 来自您主导的技术改进。”
凌晨三点,萧时宴的 PPT 己修改到第三十七版。首页的时间轴上,每个项目节点都插着两张照片:左边是改造前的设备,锈迹斑斑的支架歪歪扭扭;右边是改良后的光伏阵列,蓝黑色的面板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他特意在 “追光系统” 页插入张叔的鱼塘对比图,改造前的亩产数据被红框圈住,改造后的数字用加粗的绿色字体标注,涨幅恰好是 47%。
“这里该加段视频。” 萧时宴突然想起什么,调出孙浩团队拍摄的夜间监测画面。
光伏板在鱼塘上空缓缓转动,传感器传回的水温、溶氧量和发电量数据在屏幕上跳动,与村民手机 APP 上的实时收益同步更新。“刘股东说村民不爱用这套系统,” 他将这段视频设为自动播放,“但上周的用户活跃度是 98%。”
李婉容拄着拐杖出现在门口时,正看见萧时宴在核对专利证书。
老人的老花镜滑到鼻尖,目光在 “芦苇纤维复合支架” 的专利文件上停留 —— 这个专利让公司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成本降低了 40%,“我年轻时也遇到过这种质。”
她用拐杖指着证书上的发明人署名,萧时宴的名字后面跟着七个女工程师的名字,“团队的成绩,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功劳。”
萧时宴突然在 PPT 里加了页新内容:“技术团队贡献占比图”。
他的名字只占 23%,剩下的份额分给了材料组、结构组和现场测试组,每个名字旁都附着具体贡献 —— 比如王工改良的防水涂层,让设备寿命延长了两年。
“刘股东说我独断专行,” 他对着屏幕轻笑,“但这些签名会证明,我们是群人在战斗。”
股东大会前一天,萧时宴带着报告去养老院。
李婉容的手指在 “长远效益分析” 页轻轻敲击,这里预测 “渔光互补” 模式将在五年内带动湿地周边 GDP 增长 12%,创造三百多个就业岗位。
“要加上这个,” 老人从铁皮盒里翻出份泛黄的报告,是她五十年前做的芦苇纤维研究,“技术的价值,往往在十年后才真正显现。”
下午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报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萧时宴将李婉容的旧报告扫描存档,与自己的新方案放在一起,形成跨越半个世纪的技术对话。
女助理突然闯进来,手里的平板显示刘淑琴又在股东群里发文:“萧时宴拿不出任何核心技术成果,全靠苏总撑腰。”
“把这个发出去。” 萧时宴将 “专利授权清单” 推过去,二十三项专利中有十七项是他主导申请的,其中五项己被国际企业提出购买意向。
当这份清单出现在股东群时,原本热闹的讨论突然安静了十分钟,随后有人发来私信:“明天能详细讲讲那个红泥配方吗?我老家也有类似的湿地。”
股东大会当天清晨,萧时宴站在会场外的回廊里,最后检查了一遍报告。
三百二十七页的内容被装订成三本,每一页都有原始凭证支撑,重要数据旁贴着村民手写的感谢信。
李婉容派来的女工程师抱着笔记本电脑,里面是实时更新的项目监测数据 —— 截至今早六点,“渔光互补” 系统己为村民创收八十七万。
刘淑琴带着六位联名股东走过时眼神扫过萧时宴,
“准备好卷铺盖了吗?” 她的身后,小股东们抱着提案文件,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笑容。
萧时宴的指尖在报告封面轻轻一叩,那里印着行小字:“所有数据均来自公司档案室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可追溯,可验证。”
远处的湿地在朝霞里苏醒,光伏板阵列像片蓝色的海洋,正随着太阳升起缓缓转动,每块面板都在无声诉说着技术创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