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萧时宴的分析

2025-08-23 3601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财经早报》的发行网络分布图,红笔标注的传播节点在南城日报、财经论坛和苏氏集团内部邮箱之间连成折线,终点都指向同一个 IP 地址 —— 周氏集团的服务器机房。

“谣言不是凭空长出来的。” 他将打印好的报纸版面钉在白板上,深灰色西装的袖口在动作中露出半截纱布,是昨天整理文件时被碎纸机划破的。

“最早出现‘资金链断裂’说法的,是周三凌晨三点的财经论坛匿名帖,发帖人的浏览器指纹,和上周攻击青禾数据库的黑客完全一致。”

苏明哲的玉扳指在会议桌上停住,金丝眼镜后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让技术部复原的发帖记录正在屏幕上滚动,某段描述 “苏氏挪用生态资金” 的文字,遣词造句和苏清瑶提交的那份 “举报信” 有着惊人的相似,连标点符号的使用习惯都如出一辙。

“巧合太多,就不是巧合了。” 萧时宴调出撤资方的关联图谱,红线在周氏集团和五家建材商之间穿梭,像条贪婪的蛇。

“宏业建材的董事长,是周敏的大学室友;诚信物流的法人,去年刚娶了周氏的副总……” 他顿了顿,指尖重重敲在图谱中心的 “周氏集团” 字样上,“这些人同时撤资,背后没有推手谁信?”

财务部总监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凌乱的线条。她想起今早银行经理吞吞吐吐的暗示:“周总打过招呼,说苏氏的风险评级要上调。” 当时以为是例行公事,此刻才明白,那是场精心策划的围猎,而她们就是被赶进陷阱的猎物。

“就算知道是周敏干的,又能怎么样?” 市场部的小李突然站起来,声音里带着破罐破摔的绝望,“我们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难道去跟她打舆论战?” 她的工牌在胸前晃得厉害,昨天刚收到妻子的短信,说孩子的奶粉钱快见底了。

萧时宴的目光在小李焦虑的脸上停留片刻,转身从公文包取出份文件。

那是湿地生态教育基地的参观预约表,密密麻麻的签名里有不少熟悉的名字 —— 教育局的王科长、自然基金会的李主任,甚至还有几位常年关注环保的企业家。“我们不是一无所有。” 他将预约表推到众人面前,纸张边缘的折痕里还沾着湿地的泥土,“这些人上周刚去考察过项目,对我们的生态理念认可度很高。”

苏清沅的指尖在预约表上轻轻拂过,月白色旗袍的盘扣蹭过某行签名,那是位姓赵的地产大亨,去年曾想在湿地边缘开发别墅,被她用生态保护法怼了回去。“赵总不会帮我们的,” 她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她跟周敏是生意伙伴,上个月还一起参加了慈善晚宴。”

“正因为是生意伙伴,才更有可能反水。” 萧时宴调出赵总公司的财报,红色的亏损数字在屏幕上格外刺眼。“她在鄱阳湖的度假山庄项目烂尾了,周敏不仅没帮忙,还趁机收购了她的下游建材厂。” 深灰色西装的影子在财报上晃动,像只蓄势待发的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会议室的百叶窗被风吹开道缝隙,阳光斜斜地照在萧时宴手背上的纱布上。

周姐突然想起昨天在观鸟台,萧时宴蹲在湿地边调试传感器,白鹭的翅膀掠过他的肩头,当时他说:“候鸟都知道,遇到暴风雨要抱团取暖,人怎么会不懂?”

“当务之急是稳住内部。” 萧时宴将员工名单按部门分类,用绿笔圈出核心技术人员和项目骨干,“财务部先优先发放这部分人的工资,就说是青禾科技的项目预付款提前到账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苏明哲质疑的眼神,“至于其他人,我会去跟她们谈,湿地的教育基地需要人手,愿意留下的,我们可以用项目分红代替部分工资。”

苏明哲的玉扳指在桌面上转得更快了。

他想起华尔街的风险评估模型,这种 “以未来收益质押” 的做法简首是在走钢丝,却在看到萧时宴眼底的笃定时,鬼使神差地没有反驳。

“你想怎么谈?” 他的声音里带着不情愿的妥协,像在给紧绷的弦松了半寸。

“用事实。” 萧时宴调出生态监测系统的实时数据,屏幕上的白鹭数量曲线正稳步上升,从项目启动时的 17 只增长到现在的 63 只。

“我会带她们去湿地看那些新筑的鸟巢,告诉她们这些白鹭为什么愿意回来。” 他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某只带环志的雌鸟正在镜头前梳理羽毛,脚环上的编号清晰可见,“就像人需要希望,公司也需要让大家看到未来。”

苏清越突然举起手,“我可以帮忙。” 她从画筒里抽出张海报,上面用荧光颜料画着湿地的未来景象,教育基地的玻璃幕墙反射着蓝天白云,“我去社区做宣讲,告诉大家这个项目对城南有多重要。”

她的手背上还缠着绷带,却在海报上签下名字时,笔尖的力道几乎要划破纸面。萧时宴注意到她特意在 “艺术工坊” 的位置画了群孩子,手里举着的画板上,都印着小小的白鹭 logo,像撒在未来里的种子。

“至于新的投资方……” 萧时宴的目光落在白板角落的慈善晚宴名单上,那里有位姓陈的老先生,常年资助濒危物种保护项目。

“我认识自然基金会的理事,她说陈老最近在找合适的生态项目投资。”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谨慎的乐观,“虽然资金可能不如周氏雄厚,但至少不会在背后捅刀子。”

财务部总监突然咳嗽起来,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长长的斜线。

“陈老的投资门槛很高,” 她的声音里带着担忧,“听说去年有家上市公司想拿她的钱,被她用‘生态指标不达标’怼回去了。” 她的目光扫过屏幕上的白鹭数据,突然觉得那些跳动的数字,比任何财务报表都更有说服力。

萧时宴的指尖在陈老的名字上轻轻敲击,想起上周在湿地遇到的那位老人。

当时他正蹲在芦苇丛里给白鹭拍照,褪色的冲锋衣上别着枚 “自然守护者” 的徽章,镜头里的鸟儿翅膀舒展,像在为某种信念展翅。“他要的不是回报率,是真正能保护湿地的人。”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时,所有人都以为是周敏派来的眼线。

却见社区服务中心的王奶奶拄着拐杖走进来,蓝布衫的口袋里露出半截湿地志愿者证书。

“萧总监,” 她把个铁皮饼干盒放在桌上,里面整齐码着社区居民凑的钱,最大的面额是五十,最小的是五角,“我们知道公司难,这点心意不算什么,但孩子们说了,教育基地不能黄。”

饼干盒的底层压着张画,是社区的孩子们画的湿地,歪歪扭扭的白鹭旁边写着 “谢谢萧叔叔”。

萧时宴的喉结在领口下轻轻滚动,想起老院长说过的话:“真正的力量不在银行账户里,在人心的账本上。”

苏清沅突然站起身,月白色旗袍的下摆扫过会议桌,珍珠胸针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我和你一起去见陈老。” 她的指尖在萧时宴整理好的资料上轻轻拂过,动作自然得像在湿地帮他拂去肩上的芦苇絮,“生态指标的事,我比谁都清楚。”

萧时宴的目光在她眼底停留片刻,突然想起匿名账户汇入的那笔巨款。备注栏里的 “保护湿地” 西个字,笔迹和苏老先生给基金会题字的笔锋如出一辙。

他没有点破,只是将陈老的资料重新整理好,深灰色西装的影子在文件上投下沉稳的轮廓,像在为这场硬仗筑起防线。

会议结束时,夕阳正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照进来,在地面投下金色的条纹。

萧时宴看着苏明哲把生态项目的资料塞进公文包,看着苏清越抱着海报匆匆赶往社区,看着周姐用军绿色工装裤的口袋小心翼翼地装着孩子们的画,突然觉得这场危机像块试金石,把那些隐藏的真心都打磨得闪闪发光。

“走吧。” 他对苏清沅伸出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纱布传递过来,像湿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去准备给陈老的资料,顺便……”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掠过的白鹭身影,“去看看那些新出生的雏鸟。”

苏清沅的指尖在他掌心轻轻蜷缩,她知道,萧时宴的分析不仅仅是在应对眼前的危机,更是在为整个生态事业部寻找新的出路。

周敏的阴影依然笼罩在公司上空,但只要他们能稳住内部,找到真正认同这个项目的投资方,就一定能走出困境。

车驶出苏氏集团停车场时,萧时宴的手机收到条短信,是林深发来的:“青禾的技术团队己经破解了周敏伪造的流水单,发现了她和苏清瑶联系的证据。”

附件里的录音文件还在传输中,进度条缓慢地向前移动,像场即将揭开的真相。

萧时宴把手机递给苏清沅,掌心的温度透过真皮方向盘蔓延开来。

“看来,我们的分析很快就能得到验证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释然的笑意,像在湿地看到雨后初晴的天空,“有些人以为能一手遮天,却忘了阳光总会照进缝隙。”

苏清沅看着手机屏幕上缓慢移动的进度条,指尖微微颤抖。

她明白,这只是反击的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但有萧时宴在身边,有这么多人的支持,她突然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无论周敏还有什么阴谋,他们都己经做好了准备,要用事实和勇气,守护这个他们共同珍视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