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时宴将湿地生态模型推到桌中央,3D 打印的芦苇丛里,白鹭模型的翅膀还带着未干透的白漆 —— 这是王经理的助理昨晚熬夜赶制的,翅膀的弧度比图纸上更柔和些。
“观鸟台的木质结构必须用防腐处理过的杉木。” 萧时宴的指尖在模型边缘轻轻敲击,木刺勾住了他深灰色西装的袖口,拉出根细细的线头,“文旅局的生态评估里特别强调,不能用化学防腐剂。”
青禾科技的 CEO 林深突然笑出声,推眼镜的动作带着科学家特有的专注。“萧总监研究得够细啊。”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块木板,断面的纹路里嵌着细碎的铜丝,“我们用的是电解防腐技术,通电后铜离子会形成保护膜,比化学药剂耐用三倍。”
萧时宴的指尖抚过木板表面,触感温润得像块老玉。他想起上周考察时,实验室墙角堆着的报废样品,每个断面都贴着详细的测试记录,最近的日期就在昨天。这种对细节的偏执,像面镜子,照出某些合作方惯用的 “差不多就行” 有多敷衍。
“但成本会增加 15%。” 财务总监推过来的预算表上,红色的赤字像道醒目的伤疤,“董事会己经在问,为什么要在看不见的地方花这么多钱。”
张经理悄悄拽了拽萧时宴的衣角 —— 这是城南项目时约定的信号,提醒对方别太较真。但萧时宴只是翻开另一份文件,里面是社区居民的签名请愿书,“保护白鹭栖息地” 的字迹里,有王奶奶歪歪扭扭的指印。
“上个月做的居民调研显示,” 萧时宴的指尖在 “89% 支持生态保护” 的数字上停顿,“愿意为环保设施多支付门票费用的家庭,占比超过七成。” 他抬眼时,目光与林深相撞,对方镜片后的眼睛亮了亮,像找到共鸣的星火。
林深突然从抽屉里掏出个铁皮盒,生锈的锁扣打开时,掉出堆褪色的照片。最上面那张里,年轻的她蹲在湿地边,手里举着刚孵化的白鹭雏鸟,背景里的观鸟台还是简陋的木架子。“十年前我就在这做志愿者,” 她的指尖在照片边缘,“那时的门票钱,只够买得起最便宜的防腐漆。”
萧时宴的喉结轻轻滚动。他想起福利院的老院长总说:“能把往事说进眼里的人,心里都揣着真东西。” 他将项目宣传册推过去,封面上的观鸟台隐在芦苇丛里,只露出个弧形的屋顶,像只展翅的白鹭。
“我们的宣传重点不是‘科技感’,而是‘共生’。” 他的指尖在 “生态教育基地” 的字样上划过,“青禾的传感器可以做成科普展品,让游客看到数据如何保护候鸟,这样既宣传了技术,又能申请政府的科普补贴。”
林深的手指突然在桌下攥紧了拳头。她办公桌上的台历还停留在去年,某页用红笔圈出的日期旁写着 “环保展被拒”—— 那时的青禾还没名气,精心准备的生态监测系统,被主办方以 “不够酷炫” 为由塞进了角落。
“这个主意好!” 技术总监突然拍桌子,圆框眼镜滑到鼻尖,“我们可以开发 AR 解说系统,扫码就能看到白鹭的迁徙路线,数据首接对接我们的监测终端!”
财务总监的钢笔在预算表上悬了很久,最终在 “科普补贴” 的条目下画了道横线。“但设备维护的责任划分,” 她的指尖在 “双方共同承担” 的条款上重重一点,“必须明确。如果因为游客不当操作导致损坏……”
“我建议设立专项维修基金。” 萧时宴调出城南项目的维修记录,红色的标记显示三年来的故障中,80% 是人为损坏,“门票收入提取 1% 作为基金,由第三方机构监管,双方都不能擅自挪用。”
林深突然起身走向窗边,晨光在她洗得发白的冲锋衣上流动。楼下的篮球场里,青禾的员工正和附近小学的孩子们打球,穿校服的男孩投进三分球时,技术部的年轻人欢呼着把他举起来 —— 这种不加修饰的活力,和某些公司刻意营造的 “狼性文化” 截然不同。
“基金比例可以提到 1.5%。” 她转身时,镜片后的目光格外坚定,“但传感器的核心代码,我们必须保留所有权。” 这是谈判桌上的底线,像湿地里的界碑,绝不能退让。
萧时宴的指尖在协议上轻轻敲击。他知道林深担心什么 —— 去年有家合作方偷换了传感器的算法,把生态数据卖给了地产商,导致整片湿地被违规开发。那些血淋淋的教训,让每个真正在乎环保的人都筑起了高墙。
“我可以在协议里加补充条款。” 他的声音比平时沉了半度,“任何涉及代码修改的操作,必须有双方工程师在场,且修改记录永久存档,文旅局有权随时调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墙上的生态地图,“我们要的是伙伴,不是小偷。”
会议室里的空气突然松弛下来。林深推过来的马克杯里,枸杞在热水里舒展成小小的红球,这是萧时宴特意带来的城南特产,王奶奶说喝了能明目。“萧总监去过鄱阳湖?” 她的指尖在杯沿画着圈,“那里的老渔民说,白鹭是湿地的晴雨表,它们愿意来,就说明水是干净的。”
“上个月刚去考察过。” 萧时宴的手机里调出组照片,晨光中的湖面浮着层薄雾,几只白鹭掠过水面时,翅膀划破的涟漪里,能看见青禾的传感器在水下闪着微弱的光,“你们的设备在零下五度还能正常工作,渔民都说是‘水里的哨兵’。”
林深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像被点燃的航标灯。她从书架上抽出本泛黄的笔记,里面贴着各种鸟类羽毛,最新的一页夹着根白鹭的尾羽,标签上写着 “2023.10.15,青禾传感器安装后首次观测到的成年白鹭”。
“其实我在意的不是代码,是这些小家伙。” 她的指尖轻轻拂过羽毛,动作温柔得像在抚摸易碎的梦,“如果合作能让它们多一片栖息地,少些干扰,青禾可以少赚点。”
财务总监的钢笔在 “利润分成” 的条款上停顿,最终将青禾的比例从 45% 降到了 40%。“但付款方式必须改,” 她的声音里带着如释重负的疲惫,“首付 30%,设备安装验收后付 50%,剩下的 20% 要等候鸟迁徙季结束,确认没有影响才能付。”
张经理突然咳嗽起来,啤酒肚顶得桌子都在晃。“这太苛刻了!” 她掏出城南项目的付款记录,“我们从来都是首付 50%,哪有……”
“可以。” 萧时宴打断她的话,指尖在 “候鸟迁徙季” 的日期上圈了个红圈,“但如果因为青禾的设备提前完成监测,让文旅局追加了补贴,这部分收益要五五分。”
林深突然哈哈大笑,推眼镜的动作差点把镜片推掉。“萧总监真是会算账。” 她抓起钢笔在协议上签下名字,字迹龙飞凤舞里藏着股韧劲,“就这么定了,让财务把补充协议拟出来。”
技术总监己经拉着小李在黑板上画起了 AR 系统的草图,粉笔灰在晨光里像飘落的雪花。张经理还在嘟囔着 “太冒险”,却被萧时宴塞了块青禾食堂做的绿豆糕 —— 味道和王奶奶做的很像,清甜里带着点草木的涩,像这场谈判,有妥协,更有坚持。
午饭时,林深非要拉着萧时宴去员工食堂。打饭窗口的阿姨戴着青禾的 LOGO 围裙,给萧时宴的餐盘里多舀了勺红烧鱼:“林总说你是懂白鹭的人,得多吃点。”
鱼块的刺很少,显然是特意挑过的。萧时宴看着林深和研究员们讨论传感器参数,突然明白那些合作细节上的分歧,其实是好事 —— 真正的伙伴不会因为分歧而疏远,反而会在碰撞中找到更坚实的平衡点,就像湿地里的水流,遇到礁石会绕开,却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奔涌。
下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食堂,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萧时宴掏出手机给苏清沅发消息,附上刚签下的补充协议照片。很快收到回复,只有个竖起的大拇指,后面跟着只简笔画的白鹭,翅膀比王经理画的更舒展些。
他抬头时,正好看见林深在给新来的实习生讲白鹭的习性,手里的筷子在餐桌上划出迁徙的路线。那些曾经让财务总监头疼的预算数字,此刻都化作了生动的画面,在食堂的烟火气里,渐渐长成了有血有肉的模样。
离开青禾科技时,篮球场的孩子们还在打球。穿校服的男孩投进压哨球,和技术部的年轻人击掌时,不小心撞掉了对方口袋里的传感器样品。林深弯腰去捡的瞬间,萧时宴清楚地看见,样品外壳上印着的白鹭图案,翅膀的弧度和他带来的模型一模一样。
车驶出产业园时,张经理突然说:“其实林总刚才偷偷跟我说,愿意把代码授权给我们应急使用,只是不好意思在财务总监面前松口。”
萧时宴的目光落在后视镜里,青禾科技的招牌在夕阳里泛着温暖的光。他想起谈判桌上那些看似针锋相对的时刻,原来每个坚硬的外壳下,都藏着柔软的诚意,就像湿地深处的泥土,看似冰冷,却孕育着整个春天的生机。
“明天带周姐来,” 他突然说,“让她和林总聊聊航模改装,说不定能找到监测设备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