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授权?” 萧时宴首起身,指尖还沾着红泥粉末,“他们倒是会顺水推舟。” 他接过苏清沅手里的平板,欧洲合作方的邮件里写着 “愿以合理价格获得反光材料专利使用权”,字里行间透着急于止损的迫切。
苏清沅靠在实验台边,看着他用酒精棉擦拭指尖:“何总大概还不知道,你半年前就跟南方的石英矿签了保底协议。” 她想起某次深夜,萧时宴在书房整理的供应商名单,每个主渠道后面都跟着两个以上的备选,备注栏里详细写着应急响应时间。
“做红泥技术的哪能没点危机感。” 萧时宴笑了,拿起桌上的供应链图谱,主供应渠道被红笔圈出的地方,早己用蓝笔标注了替代方案,“上个月让张家庄建的小型选矿厂,今天正好投产。” 他调出实时监控画面,几辆满载红泥矿的卡车正缓缓驶入厂区,传送带的轰鸣声透过屏幕都能听见。
此时的何氏总部,何总正对着采购部的报告发脾气。女主管低着头,声音带着颤抖:“苏氏的生产线根本没停,他们的红泥原料好像是从…… 张家庄的新矿场来的,我们的人去打听,说是萧总监半年前就参股了。”
“参股?” 何总抓起桌上的水晶花瓶,猛地砸在地上。碎片西溅,其中一块弹到 “本土市场份额第一” 的奖牌上,留下道醒目的划痕。“他早就料到我会断供应链?” 她想起郭经理之前的提醒,突然觉得一阵心慌 —— 这个总被她视为 “靠关系上位” 的男人,远比她想象的缜密。
消息传到生产线时,工人们正在给红泥 Pro 版贴新的标签。标签右下角多了行小字:“本土原料,稳定供应”。李记电器的李老板带着经销商们来参观,看到传送带上源源不断的组件,突然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就冲这供应链,我再订五百块!”
萧时宴陪着参观团走到原料仓库,指着堆积如山的石英砂笑:“这些都是隔壁县运来的,以前没人要,现在成了宝贝。” 他拿起块提纯后的石英锭,阳光透过晶体折射出彩虹般的光,“何总大概想不到,她断的是我们的‘外援’,却让我们发现了本土的宝藏。”
最让何总崩溃的是反光颗粒的供应。她派去收购最后一家供应商的团队传回消息,对方不仅拒绝了三倍报价,还主动与苏氏签订了 “战略保障协议”。女老板在电话里说:“萧总监半年前就跟我们一起研发石英砂替代技术,这种共赢的合作,比一次性的暴利靠谱多了。”
傍晚的视频会议上,联盟企业的老总们看着苏氏稳定的生产数据,纷纷松了口气。西南区的女企业家笑着说:“我就说萧总监是个有后手的,上次跟他聊供应链,他就说‘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 华东区的代表立刻接话:“我们的备用仓库也堆满了,何总要是敢断我们的货,正好试试新渠道。”
萧时宴挂了电话,转头看见苏清沅正对着窗外笑。夕阳给苏氏大厦镀上金边,远处的张家庄方向,新投产的选矿厂烟囱正冒着淡淡的白烟。“何总刚才又摔东西了,” 她拿出手机,行业群里有人发了张何氏办公室的照片,满地碎片中,仿冒品的样品被踩得变了形,“听说她把负责供应链的副总都撤职了。”
萧时宴走到窗边,晚风卷起他的衬衫衣角,带着红泥特有的土腥味。他望着张家庄方向渐次亮起的灯火,那里不仅有新投产的工厂,还有因红泥技术而返乡的年轻人。
“其实做实业就像种红泥,” 他忽然开口,声音被晚风吹得很轻,“得提前把根须铺展开,遇到风雨才站得稳。”
苏清沅走到他身边,指尖轻轻勾住他的小指,像握住了一截温暖的红泥。“那我们算不算…… 把根须缠在一起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眼里的光比远处的灯火更亮。
萧时宴转过头,恰好撞进她漾着笑意的眼眸,突然低头在她额间印下一个轻吻。“缠得很紧,” 他说,“这辈子都解不开了。”
远处何氏大厦的灯光明明灭灭,而这里的光,却稳得像扎在红泥里的根,亮得坚定而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