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会议的气氛比想象中更热烈。苏清沅刚讲完应对何氏资本冲击的方案,华东区的女企业家就拍了桌子:“我出两个亿,成立应急资金池,谁被何氏挖墙脚,我们帮着补窟窿!” 西北区的代表紧随其后:“我们的稀土矿可以优先供应苏氏,价格比市场价低 10%。”
萧时宴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合作意向,突然想起第一次参加行业峰会时的情景。
那时红泥技术还被视为 “旁门左道”,这些企业老总看他的眼神里满是怀疑。而现在,他们的指尖都指着同一个方向 ——“保住红泥,就是保住我们自己的市场”。
苏清沅的指尖在联盟协议上签下名字,钢笔划过纸张的声音格外清晰。“何总以为砸钱就能摧毁我们,” 她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但她忘了,本土企业的根,是扎在一起的。”
会议结束后,萧时宴立刻带着供应链团队奔赴张家庄。
红泥原料的主产区就在这里,张婶的丈夫是世代挖红泥的老手,能一眼看出矿土的纯度。“萧总监,何氏的人昨天来了,说要包下所有矿场,” 张婶递过来一杯热茶,“我们没答应,就信你这红泥能长出金疙瘩。”
萧时宴蹲在红泥矿坑边,抓起一把的矿土在指间搓揉。
细腻的颗粒里混着微光,那是红泥特有的石英砂。“我们要建自己的选矿厂,” 他对随行的工程师说,“从开采到提纯一条龙,把中间环节的成本砍掉 15%。”
苏清沅那边的联盟也迅速落地。她带着几家企业的老总拜访了市场监管总局,提交了何氏低价倾销的证据;又联系了《新能源报》,连载 “本土技术保卫战” 的系列报道,把红泥 Pro 版的研发故事讲得深入人心。当何氏的平价超市还在靠赠品吸引客流时,苏氏的门店己经挂出了 “联盟企业联合质保” 的招牌。
最让何总头疼的是,萧时宴真的把成本压了下来。通过优化供应链,红泥 Pro 版的生产成本降低 15%,即使跟着何氏的节奏小幅降价,利润率仍保持在 18%。张副总在晨会上展示最新报表时,眼里的笑意藏不住:“何氏的补贴己经让他们的现金流出现缺口,而我们,还能给员工发季度奖。”
这天傍晚,萧时宴在实验室调试新的红泥配方,苏清沅悄悄走了进来。
她手里拿着份何氏的内部财报,是联盟企业的内线送出来的。“他们的资金只够支撑两个月的补贴,” 她将财报放在实验台上,指尖划过 “库存积压” 的条目,“仿冒品卖得越多,售后投诉就越多,光维修费就是笔不小的开销。”
萧时宴放下手里的烧杯,红泥溶液在玻璃壁上留下蜿蜒的痕迹,像条正在生长的根。“我们再推一把,” 他突然笑了,“明天发布‘红泥互助计划’,允许经销商用何氏的仿冒品折价换购 Pro 版,折价比例定在三成。”
苏清沅的眼睛亮了:“这招够狠。既回收了仿冒品,又打击了何氏的库存。” 她靠在实验台边,看着萧时宴专注的侧脸,突然想起他刚进公司时,连跟供应商谈判都会脸红。
而现在,他的每个决策都精准得像实验室的天平,总能找到最巧妙的平衡点。
“其实何总输的不是资本,是人心。” 萧时宴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笃定,“她以为钱能买到市场,却不知道,经销商要的是长期稳定的利润,老百姓要的是靠谱的产品,员工要的是有前途的平台。”
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在红泥溶液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清沅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他的腰。
实验室里弥漫着红泥特有的土腥味,混着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构成一种让人安心的气息。“明天我陪你去发布会,” 她的下巴抵在他的肩胛骨上,“看我们的红泥,怎么把资本的泡沫戳破。”
何总收到 “红泥互助计划” 的消息时,正在给财务总监打电话,语气己经带着焦躁:“无论如何,必须再融一笔钱,我一定要看到苏清沅认输!” 电话那头传来犹豫的声音:“何总,几家投资机构都在犹豫,他们说…… 更看好苏氏的联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