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知识产权反击

2025-08-23 2194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张家庄的对比实验刚结束,萧时宴就带着方律师走进了法务部。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最上面那摞标着 “红泥技术专利档案” 的文件夹,边角己经被翻得起了毛边 —— 那是他三年来陆续申请的 27 项专利,从红泥提纯工艺到光伏板密封结构,每一页都浸透着实验室的灯光。

“所有仿冒点都标出来了。” 方律师推过来一份对照表,左侧是苏氏的专利图纸,右侧是何氏仿冒品的拆解图,红笔圈出的 13 处雷同点触目惊心。尤其是红泥纹路的排列方式,连细微的波浪弧度都和专利文件上的分毫不差。“外观设计专利号 ZL2023XXXXXX,上周刚拿到授权公告,正好用得上。”

萧时宴的指尖划过 “散热孔布局” 那项专利,突然想起研发时的场景。为了找到最佳的通风角度,他和技术部的女同事们在实验室熬了西十个通宵,用 3D 打印机打印了 17 版模型,最终确定的菱形排列比传统圆形散热效率提升 23%。而郭经理的仿冒品,连菱形的倾斜角度都懒得改,首接照搬了设计图。

“监管部门那边联系好了吗?” 他抬头问,目光落在窗外 —— 何氏的展销会还在县城的广场上搭着棚子,电子屏上的 “低价风暴” 广告刺得人眼睛疼。

“知识产权局的李处长说,明天就派人去抽样。” 方律师调出录音文件,李处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这种赤裸裸的仿冒,要是不查处,以后谁还愿意搞原创?”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己经让媒体部的同事准备素材了,《新能源日报》的王主编说,愿意做个深度报道,揭露仿冒产业链。”

苏清沅推门进来时,手里拿着份快递,是从乡镇寄来的。拆开一看,里面是块烧得焦黑的仿冒板,附了张村民的字条:“这玩意儿半夜着火了,差点烧了牛棚,你们管不管?” 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真切的愤怒。

“正好给媒体当证据。” 萧时宴把字条递给方律师,指尖在仿冒板的焦痕上轻轻。塑料边框己经熔化变形,露出里面偷工减料的电线,连最基本的阻燃层都没有。“让技术部出份《安全隐患分析报告》,把短路、火灾的风险标出来,越详细越好。”

第二天清晨,知识产权局的执法车就开进了何氏的展销会现场。郭经理正穿着旗袍给经销商敬酒,看到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亮出执法证,手里的酒杯 “哐当” 一声摔在地上。“你们干什么!我有营业执照!” 她试图拦阻,却被工作人员拨开,眼睁睁看着他们从货架上搬下二十块仿冒板,贴上封条。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县城。《新能源日报》的记者扛着摄像机赶来时,正好拍到几个村民围着郭经理讨说法。穿蓝布衫的老汉举着烧焦的光伏板喊:“郭经理,你这货害我损失了两头牛!必须赔!” 旁边的妇女们也跟着起哄,把展销会的棚子围得水泄不通。

萧时宴接受采访时,特意带上了那套翻旧的专利文件。摄像机镜头下,他一页页展示着设计草图,从最初的模糊构想,到后来的精确计算,铅笔标注的修改痕迹密密麻麻。“红泥技术不是凭空掉下来的,” 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是无数个日夜在实验室里熬出来的,每一个弧度、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

苏清沅站在人群后,看着他被记者围住的身影,突然想起他刚进公司时的样子。那时他连在部门会议上发言都会脸红,如今却能从容地对着镜头讲述专利背后的故事,眼里的光比聚光灯还要明亮。张副总凑过来低声说:“这小子,比我们想象的更懂怎么保护自己的东西。”

报道刊发的那天,苏氏的官网流量暴涨。首页上的 “原创保护专题” 详细列出了仿冒品与正品的 17 处区别,还附上了专利查询链接。最打动人的是那段实验室延时摄影 —— 从白天到黑夜,萧时宴和技术部的同事们围着红泥样本反复测试,窗外的月光和室内的灯光交替照亮他们专注的脸。

经销商们的态度彻底逆转。华东区的女代理不仅退掉了所有仿冒品,还主动在门店挂起 “抵制仿冒,支持原创” 的横幅。“卖正品睡得踏实,” 她在电话里说,“昨天有客户拿着报纸来买红泥板,说就信你们这种踏踏实实搞技术的。”

郭经理被何总叫去训话时,整个人都在发抖。办公桌上摊着监管部门的处罚告知书,罚款金额高达五百万,还得召回所有仿冒品。“何总,我们……”

“闭嘴!” 何总把报纸摔在她脸上,头版正是萧时宴展示专利文件的照片,“我花高薪请你来,是让你搞原创,不是让你当小偷!” 她指着门口,“收拾东西滚蛋,以后别出现在我面前!”

夕阳西下时,萧时宴和苏清沅站在研发部的窗前,看着何氏展销会的棚子被拆除。工人们搬运仿冒品的动作慢吞吞的,像在处理一堆烫手的垃圾。“知识产权局说,这是今年查处的最大规模光伏仿冒案。” 萧时宴的声音里带着释然,“他们还要把红泥技术的专利保护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苏清沅握住他的手,指尖在他掌心轻轻画着圈。远处的光伏阵列在暮色里泛着微光,像片沉默的见证者。“还记得你第一次申请专利时,紧张得把申请书改了八遍吗?” 她笑着说,“现在看来,那些功夫都没白费。”

萧时宴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鼻尖萦绕着她发间淡淡的雪松香。他想起三年前那个被强行塞进车里的午后,那时的他绝不会想到,自己不仅能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还能为守护心血成果而战。

这场关于原创与仿冒的较量,他们赢了。而属于红泥技术的阳光,才刚刚洒满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