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语汐心想乡下人的观念就是保守,不敢迈出大胆的一步,什么时候可以发家致富?尽管李氏催着白语汐快些回家,但她执意来到了溢香酒楼,找李景云。
白语汐跟李景云合作的很好,按照提前说好的给白语汐两成收益,每个月白语汐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所以她现在花钱也可以很有底气。
李景云笑说:“语汐妹子莫不是又有新吃食的方子了?”白语汐说:“李大哥你对县城比较熟悉,我想买个小一点的铺子给我大堂哥他们做吃食生意用,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铺子?”
李景云一听,笑了:“这不是巧了吗,我酒楼斜对面有一家铺面正要售卖,他们原本是一个小面馆,一对老夫妇经营,现在儿子有出息了去了皇城置办了田产,就接两位老人去京城,所以这个铺子着急出售。”
白语汐一听,着急的跟李景云说:“那咱们现在去看看铺面吧?”
说着白语汐和李景云就一起出了酒楼到了对面的小铺子,挺干净的,后面有一个小院子,可以住人,一个小厨房,屋里可以放西五张桌子,可以在铺面吃东西,也可以在外面摆几张桌子,这个铺子收拾的挺好,可以首接使用,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位置也好,这一条街正好是商业街,许多买东西的村民可以在这样的小食摊子吃东西,因为来县城的人不都是有钱人,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舍得去酒楼吃饭。
李景云先跟老人询问这个铺子多少钱出售,老人说:“因为着急出售,就100两银子,不还价。”白语汐觉得这个价格挺合适,没有犹豫就应承着要买,于是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出售的契约。
白语汐问:“不知道这原来的铺子里有没有雇人?”老人说:“有一个妇人,家就住这县城,人老实本分,干活也勤快。”于是白语汐问了老人那妇人家住何方?
因为天色己晚,所以白语汐恳请李景云明天上午帮忙去官府将契约换了官契,这样这铺子就是她的了。又让李景云找人帮忙通知原来在铺子干活的妇人明天中午来铺子看看,如果可以,会继续雇佣那妇人。
一切嘱咐好,白语汐就乘坐李景云借给她的马车回去了,出了县城有一段官道,往村子走的方向就不是管道了,是比较僻静的小道,两边有杂草,虽然有些寂静,但是白语汐来来回回走了很多次,所以对于这道路很熟悉,也就不害怕了,更何况哪个村子都要经过这样一段僻静道路才能走到官道。
等白语汐到了家,乔氏着急的问白语汐今日怎么回来的这样晚?白语汐不好意思的说:“让娘你们担忧了,实在是因为大堂哥他们摊子有点忙不过来,所以我干脆买了一个铺面借给他们用。”乔氏不由得吃惊的说:“你居然买了一个铺子?”白语汐笑说:“娘,您不必吃惊,只是一个小的吃食铺子,不大的。”乔氏这才恢复正常的神情。自从白语汐会赚银子了,家里大部分钱都是由她保管的,平时给乔氏他们一些银钱以备不时之需,或者买家里用的东西。白语汐明白乔氏是怕树大招风。
白语汐又将崔氏娘家人的事说给白墨安和乔氏听,突然她又想到给白老太太做寿的事,说:“爹晚饭后,您去一趟老宅把给奶奶做寿的事给他们说一声,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大堂哥和嫂子想办几桌席面,请村里比较好的几家来热闹一下。”白墨安应承着,饭后去了老宅商量给白老太太做寿的事了。
白语汐在家则是想着大堂哥小吃铺子的事,想想那家原来的面摊就挺好,不用重新装潢,雇佣一个人,他们夫妻俩应该可以忙的过来,毕竟是小本买卖,也不用太复杂。
第二天中午前白语汐先到了县里的溢香酒楼,拿到了官府的契约,就着急的到了白宁的吃食摊子,她将买铺子准备给他们夫妻俩用的事情告诉了白宁,白宁听后感动的都有些哽咽。白语汐不等白宁再说什么,就将铺子的钥匙交由他手上,说:“我己经帮你物色了一个帮工,大堂哥可以先去铺子里看看,人合适就留用,不合适再说。”
收了吃食摊子,几个人去了新买的铺子,一切都合适,白宁说:“我们尽快搬过来开业,明天去摊子告知大家,尽量后天过来开张。”因为一切都是现成的,所以白宁夫妻俩很快将吃食铺子开起来了,叫“白记小吃。”